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138章 亚泥俺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8章 亚泥俺峡
    郑鸿逵回到大明也有好些日子了,因为郑芝龙的缘故,再加上之前出使欧罗巴,郑鸿逵回到大明后才发现强横一时的郑氏集团已经在皇帝手中被肢解了,福建水师成为了南洋海军,而原本由他掌控的山东水师也成为了北洋海军。
    虽然郑鸿逵不可能继续担任北洋海军的提督,但皇帝依旧给了他另一个机会,那就是着手组建一支新的海军。
    和之前的南北洋海军不同,这支新的海军主要的任务是远洋。假如说南北洋海军一个是确保南洋海域,另一个是坐镇北方海域的话,两支海军的责任基本是以防守和地区压制为主,但郑鸿逵所新组建的这支海军却不同,它是用来进行远洋开拓和渡海作战需求的。
    远洋开拓顾名思义,这个不用太多解释,至于渡海作战却和之前不同。之前的渡海作战无非就是从山东到辽东,或者从福建到小琉球,这样的渡海仅仅只是短距离的渡海,航程一般也就两三日的时间,最长也不过三五日而已。
    但这支舰队的渡海作战却是远洋渡海作战,而它的第一次首航就承担了从大明到新大陆的航行。虽然新大陆那边未来是实施分封制,大明会陆续把宗室藩王陆续外封,从而和西方各国抢夺新大陆的地盘和资源。
    可在分封制的实施同时,大明也必须要确保在新大陆的统治力和影响力。所以掌控大明到新大陆的航线,并且拥有一支能够远洋和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舰队是必须的。
    未来大明会在新大陆分封的同时选择新大陆建立港口,派驻海军,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举动。不仅能确保分封制度的推行和实施,也能确保大明对新大陆的宗主地位,而郑鸿逵就是负责这支海军的首任提督。
    大明军中,尤其是海军中,唯独郑鸿逵能够胜任。要知道无论是领兵的经验还是指挥海军作战的能力,郑鸿逵在这个时代都是出类拔萃的。再加上他还有曾经出使欧罗巴的经历,另外他对大明的忠心也得到了考验,为此郑鸿逵毫无异议地坐上了这个位子,并亲自率舰队开始了第一次前往新大陆的航行。
    整个舰队规模庞大,总计人数超过了六千余人,光是大小船只、战舰就达到了四十六艘,而且这些船都是具有远洋能力的大船,和南北洋海军的主力战舰相比丝毫不差,甚至还有过之。
    在皮岛,整个舰队的集结、补给和陆续登舰持续了整整四日时间,等全员登舰完成,郑鸿逵以总指挥的名义下令启航。浩浩荡荡的舰队开出了皮岛,沿着北方的海岸线绕过朝鲜半岛然后向北航行,十日后穿过鞑靼海峡,抵达了苦兀岛附近区域,然后舰队继续北航,又过几日到达苦兀岛的北部地区,这里大明的北洋海军已在此处修筑了港口和军镇,岛上有千人守卫,同时还囤积了不少物资。
    这个港口不仅是守护苦兀岛,也是为确保西边奴儿干地区的稳定,一旦奴儿干地区出现状况,大明的军队就能第一时间从这里出发,直扑奴儿干。同时这个港口也承担了未来大明前往新大陆的重要补给基地的责任,朝廷已着手陆续向苦兀岛陆续移民,移民的力度虽不及辽东,却也不小,未来至少确保苦兀岛有万人以上的移民居住,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苦兀岛被大明彻底掌控。
    舰队在苦兀岛停泊补给和休整一周,同时也是等待季风和洋流的变化。这里不得不说当初探索航线的舰队做事极为仔细,不仅记载了航线的海图,还对季风和洋流的变化也做了相当的准备。等了一周后,郑鸿逵得知季风应约而来,洋流也产生了变化,他果断下令继续启航,这一次他们后续的补给点已没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要面临仅探索舰队走过的新航线,一直要等到抵达新大陆后才能获得新的补给。
    从苦兀岛继续向北,沿着北方的海岸线航行,然后转向东走。
    这一路可不好走,虽然南方这时候已渐入初夏,但北方依旧很冷,在船上远远望着海岸线那边,许多地方还有着大片的白雪冰封。而且这片区域荒凉的很,放眼望去许多地方几乎都是一个模样,至于人影更是见不到半个。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都是在这样航行中渡过,假如不是舰队的准备完善再加上之前探索的海图,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简直都要疯了。无休无止的航行给人带来的压力是极大的,而随着航行的时间越久,船上的补给物资也是越紧缺,食物这些也就罢了,关键在于淡水问题,大海虽然到处都是水,可海水是不能喝的,没有淡水人根本活不下去,而船上储存的淡水一般最多使用一周多的时间,时间久了淡水变质,非但味道变得难闻,也无法入口。
    郑鸿逵按照欧罗巴人远洋的经验在船上携带了大量的淡酒,以此来解决淡水缺乏的问题。此外,在一路前进的路途中,郑鸿逵还派出几艘中小舰队登陆寻找淡水,略微补充了淡水不足的需求。
    这一日,郑鸿逵和平时一样来到旗舰的甲板,手里拿着望远镜看着东北方向,同时心中计算着离亚泥俺峡(白令海峡)的距离。
    “郑帅,我们还有多久能到新大陆?”正当他聚精会神眺望的时候,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郑鸿逵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回头一看,就见到朱敏澄和朱慈炤站在他的身后。
    “两位殿下,算距离已不远了,如我没计算错的话,明日舰队就能抵达亚泥俺峡,等过了这个海峡后就是新大陆了。”
    听到这个回答,朱敏澄和朱慈炤同时一喜,他们这些日子在船上实在是呆够了,刚刚出海的时候还有点新鲜,可没几天就有些受不了海上的生活。大海一望无际,实在是枯燥乏味,而且他们出海后第二日就晕船了,这晕船可不好受,不仅吃什么吐什么,更连站都站不稳,肚子里翻江倒海一般,几乎和快要死了似的。
    好不容易熬过了晕船的难关,接下来近一个月的航行中更是每日煎熬。尤其是在旗舰上,虽然这艘旗舰是舰队中最大的船只,足以装载近五百人,可就算这样平日活动的空间也是有限,每天除了能在风浪小的时候上甲板透透气外,基本都是呆在船舱里,这样的日子很是难熬。
    “总算快到了,这海上的日子真是难熬,再这样下去人都快疯了。”朱敏澄自嘲笑了起来,一旁的朱慈炤嘴角的弧度也不由得翘了起来,虽然两人的身份不同,一个是当今皇帝的嫡子,另一个是退位太上皇的庶子,可毕竟都是老朱家自己的人。
    而且相比已经是成年人的朱敏澄,朱慈炤还是一个半大孩子,在离开京师的时候朱慎锥特意交代过朱敏澄要善待朱慈炤,作为都是外封的藩王,以后都在新大陆生活,离大明这么远到了那边要携手并进,不能陷入内斗,而且朱由检是朱由检,朱慈炤是朱慈炤,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再加上外封之事极为重要,他们可以说是外封的先驱,如果朱慈炤在新大陆过的不好,甚至出了什么意外的话,这个政策以后再想推行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朱敏澄自同朱慈炤一起出京后对他颇为照顾,再加上朱慈炤也是一个聪明人,一路上对朱敏澄马首是瞻,并表达了到了新大陆后一切听从朱敏澄吩咐的想法,就这样两个本就岁数相差不大的同宗皇室子弟成了不错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也越发密切起来。
    “殿下说笑了,两位殿下第一次出海能有这样的表现已极是不错,我当年第一次出海还不如您呢。”郑鸿逵笑着说道,这倒不是假话,虽然两人一上船没多久就晕船,可晕了几日后就恢复了过来。而且这些日子他们只要天气好,有空的时候就会来找自己,询问航海和海战的事宜。
    对此郑鸿逵也不藏着掖着,基本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毕竟对方可都是外封的藩王,尤其是朱敏澄的身份更是特殊,再加上出发前皇帝对自己的交代,郑鸿逵怎么可能拒绝呢?
    三人在甲板上聊了一个多时辰,谈论了不少话题,随后见海风渐起,风浪渐大,为确保他们的安全郑鸿逵亲自把两位送回了船舱。
    接着,舰队继续向前航行,郑鸿逵计算的没错,等到第二日午后的时候亚泥俺峡终于出现在了他们面前。得知马上要到新大陆,朱敏澄他们再一次来到甲板,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个海峡,心中对即将踏上新大陆充满着憧憬。
    亚泥俺峡并不宽,最窄的地方仅仅只有七十里的距离,冬天最冷的时候,海峡还会结冰,这时候不用船只就能从这一头直接通过冰面走到另一头去。
    舰队从亚泥俺峡南部继续向东航行,了一天的时间穿过了亚泥俺峡区域,这时候整支舰队可以说已经抵达新大陆的区域了,但这里是新大陆的北方,和他们从苦兀岛向北的气候没多少区别,因为天气的缘故这里不适合居住,所以舰队沿着海岸线继续航行,一路向南,找寻南方合适登陆和生活的地方。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