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142章 主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2章 主子
    “中书舍人方以智见过驸马都尉。”方以智反应过来后连忙上前行礼。
    王海急忙回礼,连道客气。他这番举动让方以智对王海的好感大增,方以智万万没想到这个看起来粗狂的蒙古人不仅是大明的驸马都尉,还如此懂礼,实在令他意外。
    方以智进入官场的时间不长,也没经历过当年朱慎锥刚刚登基时塔娜母子来京观礼,自然对目前蒙古这边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他虽然知道土默特和察哈尔的顺义王,顺宁王是大明册封,却不清楚腾格尔兄弟和皇帝之间的真正关系,对于塔娜就更不了解了。不过方以智倒是听说过,皇帝之前有一个侄女,这个侄女是皇帝从小一手养大的,待她极为亲厚,和亲生女儿没什么两样。
    皇帝登基后,就册封了两位公主,一位是皇帝的姐姐长公主殿下,而另一位就是这位公主了。
    但后者据说很早就外嫁出去了,这件事方以智只是耳闻却不清楚细节,更没可能去求证过。而刚才皇帝指着王海告诉了他对方的身份,并告诉方以智这个蒙古人正是这位公主的驸马都尉,而且他还有一个汉名叫王海的时候,方以智这才恍然大悟。
    大明的驸马都尉并不稀奇,大明从开国以来驸马都尉可以说是多如牛毛,虽然驸马都尉的品级很高为正一品,其地位还在伯爵之上,侯爵之下,可作为皇亲,实际上驸马都尉是没有实权的,说白了就如同之前的勋贵一般仅有一个名头罢了。
    可那是以前不是现在,朱慎锥当上皇帝后,大明的许多规矩都有了改变,其他的暂且不说,如今勋贵和武将的地位不同往日可比,随着皇帝对朝堂各党的打压还有地方士绅集团的分化瓦解,被一直压了近两百年的勋贵集团和武将集团终于扬眉吐气,逐步拥有了一定影响力和话语权。
    扶持起勋贵和武将集团,同文官集团在朝廷形成三足鼎立的平衡,改变之前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永明朝的两位驸马都尉都不简单。周安民就不用说了,他是长公主的丈夫,同时还是大明的伯爵,而且他成为锦衣卫一把手的时候还没有驸马都尉的头衔的,夫凭妻贵这种说法根本按不到他的头上。虽然现在周安民不再负责锦衣卫,可要知道警察司却握在他的手中,而且周安民还掌控大明对外情报机构,手中的权利不比当初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使时候来得小。
    而面前这位王海也是如此,作为大明驸马都尉外还是土默特蒙古地位仅次于塔娜和腾格尔的万户大将,如此身份的人物怎能轻视?方以智虽有着读书人的傲气,却不是死读书的呆子。
    简单介绍了下后,方以智行完礼就退了下去,接着朱慎锥也不客气,直接拉着王海上了皇帝的车驾。
    这番举动更让随同的官员们看得目瞪口呆,皇帝车驾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坐的,哪怕对方是驸马都尉也没这个资格啊!可偏偏皇帝这么随意,而王海也坦然受之,这实在让人无法想象。
    反而是在车驾周围警戒的新军和侍卫们却对此见怪不怪,要知道当年王海可是和王晋武一起统帅的新军,在新军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丝毫不亚于王晋武。现在的新军中大部分中高级官员都是王海曾经的部下,有些人还是王海一手带出来的,他们当然明白王海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如何,别说同坐一辆车驾,哪怕就是同骑一匹马都只是件小事。
    至于侍卫们就更不用说了,这一次因为是来蒙古,朱慎锥带着的侍卫除少部分勋贵子弟外,其他人都是当初跟随他回到大明的蒙古侍卫,这些蒙古人和新军一样本就是王海的部下,自然对此没有任何异议,反而因为王海的到来和皇帝的态度都情不自禁露出了笑容。
    “主子……。”上了车驾,没了外人,王海忍不住喊出了原来的称呼。
    可还没等他说出下面的话,朱慎锥就打断他:“不是早说了么,怎么还这样喊?以前也就罢了,可你现在的身份早就不同,再这样称呼不妥。”
    “这有什么不妥的,主子永远是奴才的主子,哪怕主子当了皇帝也是这样。天下人谁都能称您为陛下,可唯独只有奴才才能喊您为主子啊!”王海如此道,看着他固执而坚定的神色,朱慎锥也拿他没办法,不过同时心里很是感慨。
    抬手在王海的肩膀上拍了拍,朱慎锥的神色变得柔和许多,叹了声后开口询问:“这一路来可顺利?归化城那边眼下如何?”
    “让主子牵挂,奴才来的这一路顺利的很。”王海道:“归化城那边女主子和小主子都已做好了准备,原本小主子打算亲来迎主子的,但女主子说城中需要小主子坐镇不能离开,而且按照之前主子的吩咐,这几日蒙古各部台吉、首领已陆续抵达归化,这些人都要先行安置,另外察哈尔那边的小主子算时日估计也就这两日也能到归化城,小主子实在是走不开,所以奴才主动请缨来迎主子。”
    朱慎锥微微点头,虽然他从大同出发前提前通知了归化城那边,可实际上这一次前来蒙古早就做好了安排,并且事先写了书信送至归化城。
    这一次朱慎锥以大明皇帝的身份来蒙古,目的是为了在蒙古召集蒙古各部在归化城举行会盟,以确定大明对蒙古各部的宗主身份,并正式宣布大明对蒙古草原的统治地位。
    这是一件大事,更是未来确保大明和蒙古双方地位和长期稳定和平的要事。所以早在辽东之战结束后,朱慎锥就把这个意图分别告知了塔娜母子,让其做好准备,同时派出使者通知草原各部,要求他们前来归化城会盟。
    草原会盟对于蒙古人来说意义不凡,早在蒙古人刚刚崛起时期,铁木真就是在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台大会,最终确立了他在蒙古各部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被所有蒙古人尊称为“成吉思汗”,从而建立了蒙古帝国。
    在之后,蒙古各部的会盟就成了惯例,凡是大事都需蒙古各部择地会盟召开大会,这其中包括当时蒙古帝国大汗的继承在内。这种情况直到忽必烈建立大元,忽必烈以中原王朝皇帝的身份取代了之前的蒙古大汗,这样的会盟才逐步消失。
    但元朝灭亡后,残余的北元力量逃回蒙古,蒙古大汗再一次取代了皇帝的称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人之前的这种会盟方式又重捡起来了,在这两百多年中,蒙古各部有多次会盟发生,但无论其规模还是影响力却大大不如从前,从而导致蒙古人的会盟已成了一种形式,召开会盟的蒙古大汗只能影响到自己影响力的各部,至于其他各部甚至连参加都懒得参加。
    在这种情况下,草原的会盟可以说是名存实亡,等到林丹汗时期更没人把他这个所谓的大汗看在眼里。所以从这点来看,这一次在归化城召开的会盟政治意义重大,朱慎锥不仅想要通过这次会盟确定大明在蒙古的统治地位,更要看看如今整个蒙古的具体情况。
    从王海这边得知,塔娜母子在接到朱慎锥的书信后就着手开始准备了此事,向漠南、漠北、漠西各蒙古部落派出了使者,以菊尔汗和大明顺义王的名义传达大明天子即将在归化城会盟的消息,要求各部落尽快派出使者前来归化城。
    “现在来了多少人?”朱慎锥问道。
    “土默特各部离的最近基本都到了,察哈尔各部现在来了一半,此外漠北、漠西蒙古也来了部分人,估计过几日后续的人都会陆续抵达。”
    微微点头,朱慎锥也没说什么,他知道现在来的人也算正常,土默特和察哈尔如今本就在腾格尔兄弟的统治之下,作为领主要求下面的部落首领来会盟没人不敢遵从。
    至于漠北蒙古刚刚被腾格尔和王海打得和死狗一样,已经求饶服输,他们自然也会前来。漠西那边,眼下来的是当初林丹汗西迁的各部,但更远的固始汗和准噶尔领主巴图尔洪台吉还都没来,此外还有几个部落也没到,至于他们能不能来,会不会到,后续情况如何,这个还不清楚。
    蒙古各部的情况需要朱慎锥抵达归化城后再了解具体,眼下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半个月左右,时间还早着呢。
    朱慎锥暂时把会盟的事放了下来,转而问起了塔娜母子的情况,虽然这些年归化城那边一直和大明都有书信来往,可分开这么久,对于他们的思念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离着归化城越近,朱慎锥却是想念塔娜母子,还有许久没见的巧儿,也不知这些年过去她们现在是什么模样,还是记忆之中的那般么?
    虽然朱慎锥前往规划的归心似箭,期望早一日能见到塔娜母子,可作为皇帝,他的行程却是早就定好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继续按照原来的速度北上,直到六日之后,终于抵达了归化。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