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 - 第492章 :南鱼食饵
三月底。
除了某位诸侯王受到刺激,想要大干一番外,中原的情况大体上是安定的。
数千里外的南方。
一路磨磨蹭蹭,想要多感受下中原繁华的张寄还是回到了阳山关。
他站在山道上,望着远处的险峻关卡,脸色阴晴不定。
“张君为何顿足不前,莫非是舍不得离开中原故土?”
后方有声音传来。
张寄身子颤了颤。
回头看去,只见正有一中年儒士走过来。
陆贾。
奉了唐皇命令,和他一道前往南越传诏的大唐使者。
张寄干笑道:“陆君说的是,我昔日被暴秦征去岭南戍守,远离家乡,心中日思夜想。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心里十分不舍啊。”
陆贾微微一笑。
不舍就对了。
对比山岭另一头的蛮荒国度,中原的花花世界自然会更加吸引人。
张寄作为南越使者北上,皇帝命蒯彻好生接待,让他在洛阳大吃大喝,观看唐戏舞乐,享受美姬伺候。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张寄南下前,在秦国也不过是个中下层军官,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几乎没什么抵抗力,短短时间就沉溺了进去。
所以他使命完成将要离开洛阳的时候,心里是十分不舍的,南下途中也都磨磨蹭蹭,能拖就拖,对回到南越暗藏了一丝抗拒。
陆贾看得清楚,路上也不催他,反而不断向张寄描述中原之美好,一直到今日他们来到中原和南越交界的阳山关。
从这里南下后,陆贾和张寄就不能再有过多的交集。
陆贾决定再加一把力。
“南下前皇帝曾对鄙人说,张君是贤能之才,能晓时事变化,定然会在南越襄助我大唐。日后越王向唐称臣,两国互通有无,张君亦可回中原归老,皇帝一定会对张君恩宠有加,世代富贵啊。”
充满蛊惑的声音落入张寄耳中,他的眼中浮现一抹光亮。
没想到大唐皇帝竟然这么看重自己,还说我张寄是个贤能之才,真是慧眼识人啊,怪不得能成为中原之主。
同时陆贾描绘的那幅盛景,也让张寄怦然心动。
他重重点头道:“陆君放心便是,吾等南越人皆是中原之民,自然心向皇帝,日后寄定全力促使两国友好,南越将永为大唐之臣!”
南下前的这番交谈,让张寄心中的天平向大唐倾斜了一些。
数日后,他带着唐使陆贾回到了南越国都,番禺。
陆贾暂时被安置下来,等到随后的召见。
张寄则先见到了南越王赵佗。
“大王,唐皇听闻大王愿意向他称臣,甚为欣喜。特派使者前来与大王剖符通使,封大王为南越之王,和集百越,不使蛮夷祸乱中原。”
一见面,张寄便喜滋滋的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赵佗脸上闪过一抹喜意。
他凭借岭南的地利,不是很害怕中原征伐,但如果能不打自然是最好的。毕竟赵佗只想据地称王,而不是和中原敌对,而且如果中原皇帝真的铁了心,不计士卒伤亡的打过来,南越终究是抵挡不住的。
“好啊,只要皇帝承认大王之位,日后就再无忧虑了。”
吕恪在旁听闻,同样欣喜开口。
赵佗已将他任命为南越相邦,日后赵佗为王,他为相,二人在这岭南之地就是人上之人了。
但张寄的下一句话让吕恪色变。
“不过皇帝还有两道诏令,一是要大王遵照其他几个诸侯国的旧制,由中原派人前来为相,助大王辅佐国政。二来则是要大王向中原岁岁进贡,并通商贸易。”
“皇帝,要派人来做国相?”
吕恪的脸色很难看。
他这南越相邦的位置可是才坐没多久啊,怎么就要被人给抢走了。
赵佗盯着张寄道:“中原之相都是由皇帝指定的?”
“是呀大王,据臣所知中原诸侯的相邦都是由皇帝所派。魏国的相邦叫做栾布,是皇帝的旧将,曾带着唐军围杀项羽。韩国的相邦据说同皇帝私下有旧谊。至于其他几个诸侯国,臣就不清楚了,但想来不会有差。”
张寄一脸正经的说着。
在场之人,只有他一个去过中原,拥有最大的解释权。
“如果其他诸侯国也是这样,那就无妨了。”
赵佗点点头。
他怕的是皇帝专门针对自己,表面封他为王,实则在暗中怀有恶意。
但如果其他诸侯都是这样做的,这事就是个常例,不用太过担心。
赵佗放心,旁边的吕恪却急了:“大王,那吴广要指派相邦,这是想要夺大王之权啊!”
“夺权倒不至于。不管来者是谁,区区一人在我越地哪能翻得起浪花,反而让中原人来此为相,还能让皇帝安心。”
赵佗瞥了眼吕恪焦急的神色,笑道:“吕相不用太过着急,所谓相邦不过一虚名也。就让那皇帝派人来做便是,我当在国中设上将军一职,以汝为之,掌管南越军事,至于政务,则由本王亲自处置。军政之权都不会让他沾染,将其架起来便是。”
吕恪闻言这才松了口气。
相邦被人抢了,做一个上将军也不是不能接受。
除掉由中原派遣相邦外,剩下的纳贡属于是自古以来的常例,南越国只需每年送些象牙、犀角之类的特产给皇帝就是了,没什么争议的。
至于通商贸易。
“中原物资丰饶,通商贸易对我南越有利,此事可行。但为了防止中原人深入我南越国土,蛊惑移民,当将商贾限制在关市中,不可让他们乱入岭南。”
赵佗并非愚人,他深知自己统治下的许多秦移民都还心怀故土,如果让中原的商贾入内,恐怕会引起麻烦,故而和吕恪商议,要针对两国通商之事提出要求,直接在固定的关市进行。
君臣商议完毕后。
赵佗又仔细向张寄询问皇帝的事迹,以及中原的具体情况。
张寄说到此处,眉飞色舞,道:“大王放心就是了,那大唐皇帝是个天下有名的圣君,他以仁善为名,从不欺凌弱国,甚至还为昔日之赵、卫等绝灭之国复其社稷,有他当政,绝不会欺我南越。臣南下的路上,还听说他废掉了肉刑和连坐等律法,使得天下人皆称善,呼其为圣天子呢……”
“至于中原之兵,确实强悍,据说那唐皇手下有虎贲、龙骧、飞熊等精兵,个个善战,皆可比昔日魏武卒……”
张寄带来的唐皇与中原情况,让赵佗在心中勾勒出一个吴广的形象。
“三载灭秦而定天下,废除肉刑恶法而坐稳天下,这吴广不简单啊。”
赵佗有些忌惮的低语,转而他又想到秦时的事情,不由轻轻一叹:“要是当初始皇帝也能像吴广一般,定天下后便以仁治国,不兴征战,或许也不会闹到后来天下皆反的地步吧,唉。”
通过张寄了解了具体的中原情形后,赵佗也对唐皇多了些敬畏之意。
第二日他以大礼接待唐使陆贾,在陆贾宣读完皇帝诏书后,他恭敬行礼,并接过陆贾带来的一半诸侯王之符印。
这就是分封时的“剖符”之礼。
君臣各执一半,以为信物,从此便确定了上下关系。
唐四年,四月。
赵佗受唐皇之符,正式为唐国所封之诸侯王。
而不知是惧怕唐军带来的威胁,还是听闻南越向唐国归附的消息。
占据闽中郡的驺无诸,也向唐国派去了使者。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