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大明 - 第401章 举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1章 举义
    宁波南城,一个身着长袍的老者挤出门洞,向着城门外走去
    老者约莫五十余岁,一身暗色道袍,面容方正,头上须发斑白,一副儒生打扮
    只是这貌似儒生的老者,脑后此时却是垂着一根尾辫,显得有些怪异
    老者名为华夏,宁波鄞县人,此人也确是儒生,其身上不仅有生员功名,还曾是生员中最为难得的太学生
    只是他的这般功名却是取自明朝,在如今的宁波却是已经没有多少用处
    宁波近海,此时正是隆冬时分,寒风从城门前呼啸而过冰冷刺骨,但待得挤出城门后,华夏却已是气喘吁吁
    华夏靠在城墙边休息,此时城门之外却早已是一片混乱
    正旦刚过,还未出十五,若按往年的年景,此时一众百姓应该还窝在家中,享受着一年难得的清闲时光
    但此时宁波南门之外却已挤满了人群车架,无数百姓提着包裹细软拥挤在城门前,脸上神色惶然
    青壮百姓推搡吵嚷声,幼童妇孺的哭泣声,牛驴马骡的嘶鸣声,种种声音汇聚在一处,让城门前变得愈发喧嚣混乱
    城门道路之上,一辆板车倾倒在地,布袋中的白米撒了一地,车上的布绸缎也摔落地面,染上灰色的尘土
    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走到车边,脸上神色愤怒,手中的的木棍砰的一声就砸在车旁的佃户身上
    佃户见得管事打来,脸上神色畏惧,却也不敢躲避,只是缩着身子站在原地,等着棍棒临身
    只是那管事此时却也没有心思再去追究这些了,只是打了一棍,便立时开口骂道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把东西装好”
    “若不是老爷心善允你们跟着入城,等那些大兰贼杀来,你们统统要被贼寇砍了脑袋!”
    车旁的佃户听得那大兰贼几字,脸上神色终于是闪过一丝恐惧,连忙蹲到地上,捡拾起地上米粮
    前面几辆板车上的佃户,此时也在管事的喝骂声中赶来帮忙
    倾倒的板车被几名佃户扶起,车队很快便再次汇入驿道上的车流之中,向着城内赶去
    正旦刚过没几日,宁波城内外便忽然生出流言,言称四明山中的贼寇冬日断粮,出山抢掠
    据传这些四明山贼已连破数县,更有人宣称这些人已经攻破绍兴杭州,此时已出兵向着宁波打来
    宁波城中百姓原本将信将疑,但随着昨日城中大军出城,所有人皆是开始恐慌起来
    宁波府衙紧急发布告示,宣称军卒出城只是正常换防,让乡民各自安居
    宁波百姓初始还在观望,但随着十数名从上虞逃难而来的百姓忽然出现在城中,消息便彻底隐瞒不住了
    宁波府衙为了安抚百姓,只得再发诏令,声称四明贼军只是侥幸攻破上虞,且贼军已往绍兴而去令百姓不必惊慌,但宁波城中的百姓却已经根本不信了
    而随着城中越来越多耸人听闻的流言开始流传,宁波附近所有的乡民百姓,皆是开始朝着城中涌来
    浙省这些年来兵乱不断,宁波百姓对如何应对兵乱已极有经验
    小乱避城大乱避乡,他们或许没听过这句话,但却懂得这句话的意思,不懂的人也很难活到现在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却是民间百姓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方才总结出的经验
    小乱之中,贼军势力不强,这等乱军基本没有能力攻破城池,只会劫掠乡里补充资粮,所以小乱要避入城中
    而大乱则要逃入乡里,决不能留在城中
    大乱之中贼军实力强盛,必然要冲着攻城劫掠而去,一旦逃入城中,城外乱军一围,那城中之人连逃都逃不了
    在宁波百姓眼中四明山贼出山劫掠,便是明显的小乱,所以自然要尽快避入城中
    城门边的老者看着一片混乱的城门,眼中却是忽然闪过一丝厉色,直接起身离去
    老者逆着人流向着前方走去,而在道路尽头,仍然有着无数百姓车驾,源源不断向着城门涌来
    宁波城南,姜山集
    宁波乃是开埠大港,最兴盛时甚至一度与闽省的海澄月港齐名,昔年中日仍有往来之时,倭国的朝贡船便是在宁波上岸,而后转道入京
    宁波作为浙省大港,自也是商贸兴盛,各地商贾因利而来,宁波府城虽不算狭小,但仍是无法容纳各方往来的商贾行人
    城中无法容纳,人口自然便外溢至城外,宁波城外如今遍布集镇,姜山集便是这诸多集镇中的一个
    华夏走入集镇,此时集镇之中亦是一片混乱,一众百姓背着包袱,扶老携幼,正神色惶然向着城中赶去
    集镇街道之上一片狼藉,但华夏却是不管镇中慌乱的百姓
    老者穿过混乱的人群,很快便抵达集镇边缘的一处宅院中
    华夏叩响宅院大门,但门内却并未见回声,过得片刻,房门忽然打开,华夏走入门中,漆黑的大门又立刻紧紧关上
    门内两边此时正站着几名身着黑色服的青壮,几名青壮皆身材高大,气息精悍,显然不是寻常乡人
    华夏看着门边几名佩刀拿剑的黑衣护卫,脸上却是不惊反喜
    只是华夏还未来得及多问,王家勤却已然从内院匆匆走出,开口说道
    “高府台今晨便已至府中,一直在等吉甫兄消息,大事在即,吉甫速速随我入堂”
    华夏听得王家勤所言,脸上神色也是一振,也顾不得门边的兵卒,直接便随着王家勤向着后堂走去
    后堂之中,两方各自坐定,华夏坐在左侧首位,其后乃是王家勤,陆宇鼎,张梦锡等几名宁波士绅
    华夏与王家勤须发皆已斑白,显然年岁不小,而陆宇鼎等几人则年纪更轻,只三十余岁模样
    只是这几人无论老少,头上顶发都已尽皆剃去,脑后留着尾辫
    右侧座位上只有两人,为首一个三十余岁模样,身着一身青色道袍,名为高宇泰,乃是明廷新任的宁波巡抚
    高宇泰之后则是坐着一个身形高大的青年,此时虽是身处堂中,但青年腰间仍配着雁翎刀,此人便是施琅之弟施显
    无论高宇泰还是施显,此时皆是戴发着冠,但华夏几人看着两人装束,却没有任何异色
    华夏在堂中刚刚坐定,高宇泰便立时看向对面,开口说道
    “吉甫公,此行可还顺利,城中如今还有多少兵马”
    “幸不辱命,老朽此番入城已探得城中清虏虚实”
    “老朽在城中有一门生,其亲家乃是如今城中绿营百总,据老朽那门生所言,此次乃是那田雄亲自领军出征,城中兵马大部调离,守城之军只剩一千余人”
    高宇泰神色却是未见放松,待得华夏说完,便立刻开口说道
    “消息可准确,吉甫公可曾泄露了自家身份?”
    “抚台大人放心,朝廷大事老朽不敢轻泄,老朽那门生并不知晓老夫身份,老夫只以询问上虞贼情上门探问”
    “如今城中人心惶惶,各家之人皆在查探上虞及城中情况,老朽那门生也只以为我欲避入城中,并未生疑”
    高宇泰闻言,也是松了一口气,高宇泰看向身侧的施显,施显略一思索,也开口说道
    “据朝廷所得情报,田雄所领宁波绿营兵马人数不过五千”
    “昨日清虏大军出城时,末将亦于暗中探看,宁波出城之军估摸应有三四千,城中守军之数应是无误”
    宁波四面皆是清虏,明廷此次出兵核心只有一个字,就是快
    寻常攻城围上十天半月亦是等闲,但此次明军根本没有时间长久攻城,不要说半月,明军此次连五天时间也没有
    明军到了就必须破城,破了城就必须立刻走,也正是因为如此,明廷才要在上虞佯攻,将城中的兵卒调走
    高宇泰微微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又是开口说道
    “城中如今情况如何?”
    华夏想及城门前涌入的百姓,脸上也是浮现一丝笑意,开口说道
    “四明山义军将攻宁波的消息已传遍全城,如今城中百姓为避兵乱,纷纷涌向城中,我等大事可成矣”
    四明山义军初二方才6攻破上虞,有着府衙刻意封锁消息,为何短短几日上虞城破的消息就传遍宁波,自然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推动
    华夏王家勤这些士绅,在本地关系人脉广泛,他们想暗中传播一个消息,根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华夏将城中及沿路所见情况略略说明,脸上便神色一振,开口说道
    “宁波城外士绅众多,如今城池内外民情汹汹,清虏府衙此时决计不敢干犯众怒,闭城自守”
    “府台大人,此时便是入城的最佳时机,朝中的兵甲何时能到,我等随时可协助朝廷运兵入城”
    “宁波身陷虏境数载,今次我等定要令乡梓重归明土!”
    高宇泰与华夏等人提前散布消息,引发城中恐慌,目的正是为了搅乱城中局势,趁机运兵入城
    宁波虽身处后方,但仍属前线,平日里守备甚严
    若是单纯只是运些兵卒入城倒也不算困难,宁波通衢大港,平日往来人员众多,只要伪装成商徒百姓,总有机会潜入城中,真正困难的是将铠甲刀剑这等军资运入城中
    甲可壮人胆魄,有甲之兵与无甲之兵,两者相差简直不可以道理计
    有甲之人哪怕先前只是民夫百姓,亦可生出胆气,但若无甲胄在身,哪怕是军中悍卒有十分胆勇,亦难发挥一二
    华夏王家勤等人散布流言引发恐慌,正是要逼城外的士绅大族避入城中
    这些士绅家大业大,哪怕避入城中也不可能孤身入内,哪怕无法将所有家业搬入城中,也必要带上金银细软,这就是他们浑水摸鱼的机会
    高宇泰看着对面神色振奋的王家勤陆宇鼎等士绅,眼中却是目光微闪,开口说道
    “宁波身处后方,朝中调运兵卒不便,还需一些时日方可将甲胄兵员运来,此事急切不得,诸位且稍安勿躁”
    “诸贤身处虏境,仍不顾安危为朝事奔走,实是令人感佩”
    “今次举事朝中虽有万全准备,但兵凶战危,战事一起成败便在顷刻之间,若有不测,清虏必要大肆报复,诸位立时便要身陷险境”
    “在下已向朝中请奏,此时仍有时间,诸贤可将家眷送往此处,朝廷将派遣人手护送诸位家眷归返朝廷,如此亦可令诸贤家眷脱离险地”
    高宇泰话音落下,对面一众宁波士绅脸上的振奋之色却是忽然一滞
    华夏王家勤两名老者面色微变,而陆宇鼎等几名少壮士绅此时却仍自未觉
    陆宇鼎见得华夏两人不语,却是忍不住朗声开口
    “我等几家在城中故旧亲眷众多,此时若是家眷齐齐失去踪迹,反倒可能为城中清虏侦得异处”
    “大丈夫死则死矣,朝廷举大事在即,岂可为我等一家之私而坏朝廷大局!”
    “大人不必顾忌我等,我等既已决定举事,便已有取义之心”
    陆宇鼎说完其余几名青壮士绅也是纷纷开口表态,但高宇泰看着对面神色激昂的陆宇鼎,眼中却是没有丝毫欣喜,心中反而是立时警醒起来,暗暗审视着此人
    高宇泰脸上不见异色,神色自然,又是开口说道
    “陆兄大公忘私,诚是令人钦佩,只是诸贤虽有取义之心,但朝廷若因此视而不见,却非是朝廷正道”
    “诸贤舍身报国,若朝中却不可护得贤良家眷,如此岂非令天下忠义之士寒心”
    “此事朝廷已安排妥当,朝中定然要护得诸位家眷安全”
    陆宇鼎看着神色郑重的高宇泰,心中却是生出阵阵感动,朝廷大恩如此,臣子岂可不舍身以报
    陆宇鼎不愿为家眷之事平添变数,正要开口拒绝,但此时沉默许久的华夏,却是忽然开口
    “我等未立寸功,却得朝廷恩恤,惟有粉身以报,助朝廷得成大事”
    “老朽稍后便将家眷带来,此事便有劳高府台了”
    华夏出言以后,王家勤也是开口附和,宁波几人中,华夏王家勤两人在乡中声名最著,年纪也最长,乃是几名乡绅的主心骨
    此时见得两人同时开口,陆宇鼎等人也不再坚持,纷纷起身谢恩
    高宇泰见得几人松口,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几人同意送走家眷以后,场中气氛也是忽然放松下来
    高宇泰与一众宁波士绅又是讨论了一番运兵入城事宜,几人便纷纷离去准备,而在几人离去以后,华夏却是忽然去而复返,再次返回府内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