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嘉靖 - 第644章 秦城的新住户
从西苑离开,朱载坖就又回到了文华殿内。
到了文华殿后,朱载坖稍坐了一会儿,就让孟冲去到隔壁的文渊阁内,将徐阶请了过来。
就在孟冲去文渊阁宣召徐阶觐见的时候,朱载坖也起身走到了文华殿的窗前。
朱载坖看着殿外的皇家气派,又看着天边上还在发出温热之光的太阳,心里也不由叹息了一声。
“我绝不会让这样场景成为大明未来的晚景写照!”
朱载坖此刻的心情激动澎湃,有了他十七年的努力,大明终于发生了原来历史上都不曾发生过的翻天覆地变化。
朱载坖很自信,只要老天愿意给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那么他就自信,自己绝对有能力将大明从原来的历史轨迹之中彻底拉出,使其重新如朝阳一般,充满希望的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一座永远不朽的历史丰碑!
哪怕将来历史再如何的变换,哪怕将来又有新的朝廷和新的时代出现,大明依然如汉唐那样,成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心目中永远丰碑!
正在朱载坖感慨看着晚阳感慨未来,感慨历史的时候。
孟冲也终于将徐阶请过来了。
徐阶进到了殿内,目光搜索到正站在窗前的朱载坖,他恭敬的行礼,“老臣徐阶,参见太子殿下。”
徐阶的声音一下子也将朱载坖拉回到了现实。
朱载坖转身望去,当他看到此刻的徐阶之时,也不由一怔。
此刻的徐阶佝偻着背,满头白发,脸上也是皱纹纵横成壑,已经不复之前身为大明内阁首辅的超然气度。
朱载坖微微一笑,“阁老无需多礼,孤现在还不是太子,你称呼孤为王爷即可。”
徐阶再拜道:“殿下过谦了,如今圣上已经明发上谕昭告天下要在九月初九日的重阳日,为殿下举行册封大典。所以在圣上诏书发出的那一刻起,殿下就已经是国之储君,老臣不能再以旧称参见殿下。”
朱载坖也是微微摇头,并不在这个问题争辩上什么。
毕竟现在所有人都开始改口叫他太子殿下了,他若是再坚持裕王的旧称呼,反倒显得有些矫情了。
朱载坖道:“孟冲,去给阁老搬一张椅子过来放下,孤要和阁老说说话,你们也都退下吧。”
孟冲等人在听到朱载坖的话后,也都恭敬一拜,待到孟冲将椅子搬到徐阶身后之后,他也随之退到了殿外守着。
朱载坖看着徐阶,“阁老请坐。”
徐阶对着朱载坖激动一拜,“多谢殿下。”
接着他就颤巍巍的坐在了那张孟冲搬来的椅子上。
同时朱载坖也自己动手拉了一张椅子到了徐阶的跟前,和他相对而坐。
“阁老近来身体可好?”
朱载坖温和的问了一声,和徐阶拉起了家常。
“多谢殿下挂念,老臣已经是年迈体衰,现在不过也是苟延残喘罢了。”
徐阶谦虚回应着朱载坖,他的声音有些发抖,似乎是真的已经老朽,似当年的严嵩一般。
朱载坖叹息了一声点点头,忽然又话锋一转的看着徐阶问道:“阁老可还记得当年的夏言?”
听到夏言这个名字,徐阶的身体明显一颤,心头也忍不住的颤抖起来。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自己的下场还不如严嵩,还要步了夏言的后尘。
当年的夏言和严嵩之间恶斗,最终不敌,被罢官归乡。
可在后来,夏言却莫名其妙的卷入到了通倭大案之中。
嘉靖皇帝一怒之下,就将他夏言处死,家产抄没,子孙流放。
如今江南的事情要比当年夏言的问题还要严重,徐阶的心想不颤抖都难。
“记记得,老臣记得。”
徐阶忍住颤抖,声音更低了起来。
朱载坖看着徐阶这样,又宽慰道:“阁老不必紧张,孤就是随便聊聊。孤听说你还是夏言的弟子,此事是否属实?”
徐阶连忙道:“殿下明鉴,老臣并不是他的弟子,只是当初的时候和他有多些许来往,在加上后来严阁老当国,一帮不服严阁老的意气书生,为了对抗严阁老,才造谣说老臣是夏言的弟子,要继承夏言的衣钵,为天下读书人澄清玉宇。”
朱载坖恍然的哦了一声,“原来是这样呀。”
徐阶连忙又道:“正是如此,老臣乃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是心学传人,和夏言绝无半分关连。”
朱载坖呵呵笑了一下,“原来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孤近来无事,也翻看了一些王守仁弟子整理的《传习录》,确实有些门道,若当世可称圣人者,他应该是孔孟程朱之后,最有希望的那个。”
“但可惜此人过于清高孤傲,早年间又惜身爱誉,在陛下被朝野天下的士人以大礼仪围攻之时,竟不听诏,不愿为陛下尽心出力。不过陛下也不是一般之人,他也能理解王守仁的选择。”
“毕竟当时的天下大势,全在杨廷和父子手中,他们强迫陛下,朝野和当时世人也就人云亦云的强迫陛下。王守仁不敢在这种情况下冒天下之大不为,也是情有可原的。”
“所以陛下也不计前嫌,还帮他追认了正德朝时的功绩,赐封了他家世袭罔替的新建侯爵,可以说也算是对王守仁仁至义尽了。”
徐阶听着朱载坖的话,也羞愧的低头道:“老臣惭愧,老臣当年就曾被杨廷和等人迷惑,以为大礼仪之事,就该如杨廷和之流所言的那般,后来虽触怒于陛下,然陛下亦不计前嫌诏臣再回京师,后又委臣以重任,迁臣为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以及现在的内阁首辅。”
“老臣现在想起这些陛下的恩典,老臣除了羞愧之外,只有以此残躯再报陛下和殿下的隆恩了。”
朱载坖又呵呵笑道:“阁老言重了,孤就是随便聊聊而已,并没有翻旧账的意思。况且陛下都不计较这些事情,孤怎么会去计较呢?”
徐阶听到朱载坖这句话后,也是连忙起身从椅子上下来,对着朱载坖深深一拜,“殿下隆恩深重,老臣无以回报。”
朱载坖伸手扶着徐阶,“阁老坐下说话,不用如此激动。”
接着朱载坖又道:“你可知严嵩严阁老现在正在何处?”
徐阶微微一愣,没想到朱载坖又提到了严嵩。
徐阶当然知道严嵩现在在哪了。
徐阶回道:“臣听闻严阁老现在在昌平一处叫做秦城的庄园内荣养晚年。”
朱载坖嗯道:“是的。现在严阁老正在秦城庄园荣养晚年,本来他是应该是儿孙绕膝,在江西老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可惜其子严世蕃狂悖不堪,不能体贴严阁老的晚年,竟做出了那么多人神共愤的恶事来。”
“让严家的门楣蒙羞,也让严阁老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孤看着严阁老如此凄惨哀凉的晚景,也是心有不忍,所以才让人将他接到昌平的秦城庄园内荣养。”
徐阶听着这些话,也连忙道:“殿下恩德无限,给了严阁老最后的体面,老臣为严阁老向殿下谢恩。”
朱载坖摆摆手道:“不了不了,这恩就不用你来谢了。孤今日来找阁老,其实就是在思索如何给阁老一个最后的体面。”
徐阶心里咯噔了一声,该来的还是要来。
徐阶艰难的对着朱载坖一拜,“殿下,这些都是老臣咎由自取,现在还让殿下为老臣费心费力,老臣真是无以回报”
徐阶说着说着,也不由老泪纵横了起来,那可怜无助的样子,真是凄惨极了。
朱载坖叹息一声,又对着徐阶说道:“阁老放心去吧,徐家的罪孽,孤会酌情处理的。你放心孤不是让你像严阁老那般,经历一次老年丧子的哀痛。孤会对徐璠等人网开一面,给他们留下一条活路。”
徐阶听到这句话后,再也忍不住的从椅子上滑下来,跪在了朱载坖的跟前,呜呜的哭着,“谢殿下!老臣和徐家那么的罪孽,殿下都能如此宽宥,老臣羞愧难当,真是愧对殿下和陛下的信任。”
朱载坖又扶着徐阶起来,“好了好了,现在的事情都过去了。孤这次叫阁老过来,其实也是为了安一安阁老的心神,免得阁老在这最后一段的内阁时光里,还要患得患失,不能尽心于事。”
徐阶擦着眼泪又激动道:“殿下放心,老臣绝不会误了朝廷的正事。”
朱载坖微笑道:“如此甚好,阁老先下去吧。”
朱载坖让徐阶离开了文华殿。
看着徐阶离开文华殿之后,更加佝偻的背影,朱载坖又忍不住内心感慨,“一个时代又要落幕了。”
翌日,就在京师百官还在被陈洪吸引目光以及注意力的时候,一个更加爆炸的消息,从内阁传出!
内阁首辅徐阶上疏乞骸骨,请求辞去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一职。
一时间,京师内外都被这一条爆炸性的消息吸引。
虽然大家都知道徐阶去任是早晚的事情,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件事竟然就这样的发生了眼前。
朱载坖在接到徐阶请辞的奏疏之后,也代替嘉靖皇帝对徐阶进行了挽留,并派遣宫中太监去徐府看望赏赐。
在朱载坖挽留赏赐之后,徐阶依然还是坚持请辞,声称自己已经老迈,不能再为朝廷尽力。
朱载坖再一次接到徐阶的请辞之后,也照例恩准了徐阶的请辞。
同时又下令让徐阶留在京师荣养,不必舟车劳顿的再回松江老家。
徐阶在接到这道旨意之后,又是上疏谢恩,并表示自己接受安排,愿意在京师养老,并主动请求去昌平的秦城庄园,与前内阁首辅严嵩,居于一处。
面对徐阶如此懂事的请求,朱载坖也很爽快的答应了,并亲自派人送徐阶到了昌平的秦城别院,让和他严嵩在一处地方养老互助,没事两人一起下下棋钓钓鱼打打瞌睡。
在徐阶走了之后,京师百官们的目光也不由自主的聚焦在了现在的内阁次辅李春芳身上。
李春芳在这段时间也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也开心激动的认为自己会很顺利的补任内阁首辅的大位。
所以在这段时间,李春芳的工作激情也很好,工作也很卖力。
内阁里所有积攒的政务奏疏,都被他一一的安排处理,做的也都是井井有条。
这些当然也都被朱载坖和嘉靖皇帝看在眼里。
嘉靖皇帝对此也是呵呵一笑,并询问朱载坖,“三儿,你打算是让李春芳上位,还是让高拱从南京回来上位呢?”
朱载坖看着问问题的嘉靖皇帝,也陪着一笑,“父亲让谁上,那儿就让谁上。”
嘉靖皇帝又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那行吧,那就按照次序,先让李春芳上吧。要不然,百官们见风使舵,也不利于朝局的安稳。等到高拱回来,就让顺势补位为次辅,然后再给他一些具体明了的差事,免得两边打架。”
朱载坖笑道:“还是父亲想的周到。高拱虽有大才,但脾气太冲,若是让他骤然登高,天知道他能得罪多少人。到时候,还得让儿子和父亲帮他善后,那就得不偿失了。”
嘉靖皇帝也笑道:“是啊,本来是该让他们帮咱们做事的,可不能弄到最后,是咱们帮他们擦屁股。这不是倒反天罡了吗?”
朱载坖呵呵笑着,觉得嘉靖皇帝这句话说的很有意思,也很形象。
有了嘉靖皇帝首肯,朱载坖也当然没有继续让内阁首辅的位子继续空着。
毕竟内阁现在要处理的政务比之从前还要繁重不少,若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负责人和执行者,很多重要的事情就会被拖延耽误。
而如今大明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拖延,所以,在第二日的时候,朱载坖就代嘉靖皇帝下诏,进李春芳为建极殿大学士,总领内阁机要,处理朝廷政务。
李春芳在接到旨意之后,激动的浑身颤抖,立刻就对着宣旨的太监大拜谢恩。
与此同时,其他内阁成员在看到李春芳顺利晋位之后,也不由的露出了羡慕的眼神,同时他们也不忘对着李春芳道喜。
而就在李春芳接任首辅之际,朱载坖也没让李春芳闲着,他将自己酝酿已久的大明新行政区划的建议想法送到了内阁,让内阁根据这份新行政区划做出具体详尽的计划安排,争取在明年之前落实下来,为嘉靖四十五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李春芳等人在看到朱载坖这份新的行政区划之时,也都不由露出惊奇的神情,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已经有将近二百年没动过“两京一十三省”的格局了。
现在不仅要动,而且还是大动。这不禁也让李春芳等人感到一阵激动澎湃!
——————
求月票,并预告一下下一卷:隆庆之治(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