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噩长夜 - 第637章 林家有女初长成,力拔山兮气盖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7章 林家有女初长成,力拔山兮气盖世
    “真的假的啊?”
    皇帝从晚膳后就一直在念叨询问,连续念叨了至少数十次,而老太监每一次都是认真回答,同时又时不时消失片刻,然后又进来回答,每一次态度都是恭谨认真。
    待到夜晚时分,皇帝平日里已经该翻牌子睡觉休息了,可是依然是在御书房中来回走动,时不时翻开地图,时不时看着奏折,特别是将北方边关的一些存档文书给翻看了好几回。
    待到老太监再次走入御书房,皇帝立刻急切的问道:“真的假的啊?”
    老太监恭谨说道:“陛下,果然是真的,再三确认了,不管是那山石,还是那垂杨柳,果然都是真的,半点虚假都无,老仆着力士将那山石捶打开来,又将那垂杨柳刀劈斧砍全部剁烂,两者都用大秤细细称量,连续称量了二十一次,换了二十一个大秤,果然是真,绝对是真。”
    “……当真天生神力?果然天生神力?”
    皇帝还是不敢相信,依旧再次问道。
    老太监这次就不说话了,他知道皇帝也没期待他回答什么。
    果不其然,皇帝在这书房内来回走动了半晌,一边走一边说道:“那林如海,不,那林卿家真是害得我好苦啊,家族嫡亲血脉都是这般天生神力,居然半点不透露,本该是个绝世猛将不,说是绝世猛将都是贬低了他,这等人物,神话传说,至少也得是戏说里才有啊,这林爱卿真真是误国误民啊……”
    这些词汇压根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句子里,按照老太监对皇帝这数十年的了解,但凡真出现误国误民之辈,他都恨不得生剐了其人,而爱卿和误国误民组合在一起,真就是太过奇葩了。
    但是老太监也理解皇帝此刻的想法。
    真证实了这“天生神力”,那都不是一猛将可以形容的了,当说唐里的李元霸当真出现在现实,可手提擂鼓瓮金锤,单锤四百斤,双锤合计八百斤,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
    这么说吧,以当朝最重,但防御力也最强的步人甲而论,这种铠甲是重步兵全身铠,重量约为二十五到三十公斤,已经需要北方精锐之兵,身高体壮的壮汉才可披甲作战,否则普通等闲男子披上之后最多几分钟时间就无力作战了,累都累死那种。
    但若是李元霸这种存在,披挂上百公斤超重超厚纯钢甲都可以健步如飞,双手使那擂鼓瓮金锤,在一万人十万人战场上那真就是无敌的存在,都不是简单的杀将夺旗,而是真的可以以一人之力杀崩整只大军的那种啊!
    而吴蚍蜉所抬起的山石重约百吨,高五米多,宽两米多,长四米多,这等重量已经不是人类所能够抬起,皇帝和老太监不知道这算什么,但是他们非常明白一点,如果说隋唐英雄里虚构的李元霸可以提起八百斤双锤战斗,那么吴蚍蜉可以提起八千斤双锤战斗,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那怕是弱于其哥哥的林黛玉……这是肯定的,一个“弱”女子,怎么也不可能与男儿身相比,但那怕仅是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的出力也至少在二十吨上下,若是上了战场,打折再打折,拿起两千斤双锤战斗应该也可行吧?
    这一大一小两个传奇出世,皇帝本能的感觉到了畏惧,但是一想到林如海,又看到林黛玉的女儿家姿态,他又想到了边关,又想到了帝国日日而下,他心中既带着畏惧,又带着兴奋,更带着某些狂想妄想。
    当下皇帝也不继续询问了,而是一直看着地图,入夜渐深,老太监忍不住道:“陛下,夜已深了……”
    皇帝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对老太监道:“派人去唤来镇国公,保龄侯,京营节度使……就先他们三人吧。”
    老太监错愕道:“陛下,皇城已经落锁了,您看……”
    皇帝却是不耐烦的道:“速去速去。”
    老太监无法,只能够出了书房,片刻后,老太监又回到书房中继续听用。
    这时皇帝已经放下了地图,拿起桌上茶杯喝了一口,他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又道:“仔细说说林黛玉喝吴蚍蜉兄妹俩……好奇怪,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是又想不出什么地方不对劲。”
    老太监不敢怠慢,立刻就将今天紧急调出的兄妹俩资料给说了出来,其中林黛玉的资料无比详细,但是吴蚍蜉的资料却少得很,只有寥寥少许,大约就是入了京城,投了荣国府,才不过两日就出了状况,然后入了皇帝眼。
    皇帝陷入了沉思,片刻后道:“许是林爱卿知晓自家嫡子是个混世魔王,所以一刻也不敢让其离开身边半步,你刚刚说,这林黛玉性情柔弱多病,又时时为家宅女子所怄气,对吗?”
    老太监连忙称是,皇帝就恍然道:“今日一看,那林黛玉果然是柔弱多病,虽然天生神力,但是想来和那李元霸一般,只不过李元霸是黄瘦鬼,而这林黛玉则是病西施,或许正是林如海听闻了女儿多病,又受那深闺妇人之气,担忧女儿,这才派遣了其亲哥哥去了荣国府为其撑腰,却不想这混世魔王离了父亲,立刻就不管不顾,居然去猎捕了猛兽为自己妹妹进补……虽是浑不吝,但却也知孝知悌,也是一个好孩子啊。”
    老太监附和道:“正应是如此,皇上果真是明察秋毫。”
    皇帝笑对老太监道:“你这老奴,惯会说好话……你说林如海会让其儿女入伍吗?”
    老太监迟疑了一下,皇帝就自言自语道:“我想会,但是估计会不甘心,文贵而武贱啊,只是现如今正是国朝晃荡之时,也由不得其怀敝帚自珍之心了,最多以武功封侯封公,想来也足以让林爱卿荣耀门楣……但是今日一观那吴蚍蜉,似乎对仕途权势有轻慢之心啊。”
    老太监立刻肃然躬身道:“陛下当真明察秋毫,甚至……甚至他可能对所有权势都有轻慢之心。”
    皇帝和老太监都是政治生物,数十年的皇帝与贴身大太监,观人都是极准,今日和吴蚍蜉一见,两人立刻都知道吴蚍蜉的大概性子,都不是轻公侯了,是直接轻皇权啊!
    皇帝也是认同点头,他又来回走动片刻,眉头紧皱,隔了半晌才道:“当真是混世魔王啊……但是怎可让其如此?我有意让其妹林黛玉入伍,可行?”
    老太监只是躬身不语,皇帝也没期待其回答,只是自言自语道:“林黛玉也是万人敌,虽逊色其哥不少,而且又是女子,确实不方便,估计别说杀人了,便是杀鸡都不敢,但正是要其如此才可,不然如何能够引出那吴蚍蜉来?他不是关心其妹吗?那就让林黛玉入了沙场,他跟还是不跟?只是,却要让其父管教一番才可,不然闹将起来都不好看。”
    老太监再次躬身,心悦诚服的道:“陛下当真圣明。”
    皇帝哈哈笑着,又摇了摇头道:“算什么圣明啊,算计一对稚子,不过以后予其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与国同休,世袭不替,如此也算是对得起他们了。”
    老太监再次躬身。
    皇帝和老太监就再书房说着话,算了算时间,三个军方重臣很快就要到来,皇帝忽然想起什么一般,他皱眉细想了一下,轻笑道:“老伴,明日记得提醒朕,唤来画师,做一副画……”
    老太监愣了一下,躬身应命,但也好奇问道:“陛下想要将林家兄妹画入画中吗?”
    “对,也不对。”
    皇帝轻笑道:“那林爱卿瞒得众生,却要点醒他才是,就以画叙事,他自是懂得了。”
    此间却罢,第二日就有六百里快骑往江南而去,这已经是仅次于八百里快骑的高等级要务了,只不过两日而已,正在江南巡盐事务的林如海就接到了来自京城的皇帝赐物。
    这是天大的荣耀啊,江南诸道都渐渐知晓,各自都眼红林如海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各自都在猜测所送何物。
    林如海也是疑惑。
    他虽是国朝重臣,皇帝心腹,所以才被委托重任来解决盐务问题,以此来为国朝开源节流,但是也没到这种远隔千里之外赏赐的道理啊,最近他也没做什么大成绩出来啊?
    虽是疑惑,但林如海也恭敬领下赏赐,却是一副画卷。
    他也不敢当场细看,待到事后才来到书房小心净手,又小心打开画卷,他本以为是什么古画名画,却发现这画卷上的内容让他十分摸不着头脑。
    就看到一个小女子在画中,看着容貌十分美丽,还带着病娇气质,细手细脚,让人怜惜,但是她却正双手环抱一颗垂杨柳大树,并且正将其倒拔而出。
    在这画下还有一行字迹,他认得出这是皇帝的真迹,甚至还有皇帝的私人之玺刻印其上,显然真是出自皇帝手笔,但是这内容就……
    “林家有女初长成,力拔山兮气盖世!”
    林如海陷入了某种摸不着头脑的超级懵逼状态中……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