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28章 蒸汽纺纱和蒸汽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8章 蒸汽纺纱和蒸汽船
    聂宇这边做出决定,远在湖北荆州府的大汉蒸汽机局,马上就分出一个小组的工匠,开始着手对目前型号的蒸汽机进行改造。
    虽然现在大汉的蒸汽机输出功率还很低,只能勉强跟上同时代的欧洲蒸汽机,到底是起步太晚了,但只是用来冲压铸币、勾拉火铳膛线还是绰绰有余。
    具体怎么去搞,大汉蒸汽机局的工匠们已经有了思路。无非参照之前的线膛枪拉线机,给蒸汽机外置连接一个冲压机,利用蒸汽机连杆输出做功,来让冲压机自动冲压铸币。
    却说蒸汽铸币机还算比较简单,目前的大汉蒸汽机局,主要研发瓶颈还是卡在了蒸汽纺纱机与蒸汽战船上面。
    没错,大汉已经搞出欧洲的珍妮纺纱机了,有图纸和设计思路的前提下,要造出来确实不要太简单。
    因为是大汉工匠出品,所以肯定不能还叫珍妮机。汉王亲自取名为元年型号纺纱机,寓意为兴华元年大汉的第一台新型号纺纱机。
    元年号纺纱机,还是需要靠手工人力来纺纱,只是纺纱效率比原来的纺纱机高出了八倍。
    大汉没有急于推广元年机,元年机的纺纱效率太高了,要是毫无准备就强行推广,必定会给大汉的纺织业带来剧震。
    工业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但它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总有穿越小说搞出来珍妮机,靠着成本效率在古代大赚特赚,却完全有没有考虑过如此剧烈的纺纱技术革命,会不会引发什么灾难性后果。
    欧洲的珍妮机刚出来那会,发明者夫妇半生被愤怒的纺纱工人,烧毁打砸了房屋,之后又驱逐出了定居小镇,差点死在外面。
    这还是已经进入到了工业革命前期的英国佬,又是小国寡民,影响不是很剧烈。要是换到中国这边,那引起的波动可就太大了,强制推广下去,不做丝毫前期铺垫准备,基本等于逼着百姓来反你。
    就算百姓不反抗,骤然增长上来的纱产量,肯定会让市场迅速饱和,让纱的价格跳崖式下跌,赚钱想都别想,不把市场搞崩盘都算厉害的了。
    聂宇与内阁众臣商议过后,最终拍板决定先不推广元年机。
    等大汉扩张到江南,获取江南的生丝市场,再把元年机拿出来,先小范围推广下去。让江南以此为生的百姓织工缓慢适应,同时也是通过东南沿海港口,打通海外藩国的生丝市场。
    全靠自己内部消化,肯定还是消化不掉那么多的,还是要从外藩那里吸血赚钱。
    元年机已经生产出来,聂宇接着下令蒸汽机局和工部,立刻着手开发能否用蒸汽机去联动纺纱机,用蒸汽纺纱代替人力纺纱。
    大汉的元年机,听着牛逼厉害,但已经有些迟了。
    英国佬三十年前就有珍妮机了,现在干脆还有完全使用珍妮机的纺纱工厂,疯狂压榨收割殖民地同时,还不忘大肆兼并土地,让资本主义迅速膨胀,又把英国民众当出生去整。
    没办法,工业革命带来了工厂扩张、资本主义膨胀,而大量土地被工厂扩张兼并,失地贫穷人口因此激增,社会不稳定因素太多了。
    为了避免英国的失地民众造反,英国议会不得已加大了刑罚力度,只要偷半块面包就直接流放澳大利亚做野人。
    ……
    荆州。
    “不行,这样还是不行啊!”
    “蒸汽机的力气太大了,一不小心就把纱扯坏了。”
    “吴师傅,把功率再调小点怎么样?”
    “不能再小了,刘郎中你没弄过蒸汽机,不知道这玩意力气到底有多大。纱实在太绵软了,人手稍微用力大点,可能都得断几根,何况蒸汽机这么大力气。”
    “老吴,你说我们能不能再把连杆加长一些?”
    “还加长?就算能行,那还怎么用?而且杆子太长,怎么保持蒸汽机的功率输出稳定?”
    “诶,要是这纱稍微强韧一点就好了。”
    “……”
    几个工匠正围坐在一台蒸汽纺纱机的周围,跟着他们一起工作的还有几个工部来的年轻官员。
    很明显,这台蒸汽纺纱机又卡住了,相比年初造出来的初版原型机,现在的蒸汽纺纱机已经完善许多,结构和输出功率都更稳定了。
    只是,功率输出倒是稳定了,但蒸汽纺纱机上的纱完全没法正常纺纱,稍微时间长一点就会被蒸汽机扯坏。
    人力操作纺纱机,力量都能很好控制。可蒸汽纺纱不同,蒸汽机输出的功率太强了,比人力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脆弱的纱完全承受不住蒸汽动力,很容易就会被扯断扯坏,压根没法使用。
    工匠们想尽了各种法子,包括延长连杆,降低一下蒸汽机的输出功率,可都没法解决问题,顶多就是让纺纱机工作时间延长了一点,纱该断还是要断。
    要不是汉王的命令,这些负责工匠、官员都要忍不住吐槽,蒸汽机如此暴力的机械,真的能拿来纺造绵柔的纱吗?
    长阳沿岸的码头。
    “吭哧~吭哧~~轰隆隆~~~!”
    阵阵响雷般的轰鸣声下,一艘隶属于汉军水师的小型战船,正沿着长江沿岸缓缓驶过。
    确实是缓缓驶过,速度特别慢,慢到不比人在岸上走动快多少。
    唯一让人惊叹之处,在于这艘船的船帆居然是收起来的。而且现在明明还是夏季,中午正热头的时候,岸边几乎没什么风吹,这艘战船却能无风自动,简直不可思议。
    战船原本空旷的甲板上,已经多出几根大黑烟囱,烟囱滚滚往外冒着黑烟。
    要是进到船舱里面,还能看到许多船员水手,正全部光着膀子,不停往船舱内装的最新型号蒸汽机里面添加煤炭燃料。
    不错,这是一艘蒸汽船,而且还是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船!
    兵部尚书王若愚,此时正站在沿岸,满脸惊叹道:“居然真的能够无风自动,若是能让此船的航速更快些,哪怕只是达到正常航速的一半,那我大汉王师今后都不用再考虑季节后勤,可随时对伪清宣战扩张了。”
    王若愚作为兵部尚书,想到的东西明显更多。
    对他而言,蒸汽船可不止水师作战这一种用途,要是充分利用的话,还能给陆师的行军打仗充当廉价的水路后勤补给。
    水路运输明明比陆路运输廉价,之所以只能作为后勤辅助。既是受限于水网,也是受限于季风,季风的不确定性太大,内河航运没有了风力,基本上也就半瘫痪了。
    可要是帆船能够自动,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只要河道没有完全封冻,那大汉就能随时通过走水路,对任何地方动兵开战。
    换句话来说,等于是大汉彻底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大汉可以走水路攻打伪清,而伪清却受限于帆船技术的落后,只能依靠陆路用兵。
    不仅损耗巨大,兵力投放上也完全比不过大汉。
    此消彼长之下,战争还没开打,伪清就已经输了大半。
    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差不多六十年后开打的克里米亚战争。沙俄攻打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就依靠英国佬支援的蒸汽船和蒸汽火车,靠着远胜沙俄10倍的兵力投放速度和后勤能力,成功拖垮干翻了更强大的沙俄。
    当然,这对大汉来说暂时还太早,大汉的蒸汽船造是造出来了,但缺点问题太多,用王若愚的话来说,就是蒸汽船的航速实在太慢了。
    这个问题目前没办法解决,因为这是蒸汽机的输出功率不足。蒸汽纺纱机那边觉得蒸汽机功率太大,不适合用于纺纱,正在试图降低功率来解决问题,而造船的这些工匠,反而还在苦恼蒸汽机功率太小了,驱动一艘小船都这么勉强,放到大船战舰上能不能动起来都够呛。
    不过现在还不急,大汉目前的战略规划,还是优先拿下江南这块伪清的财赋重镇。而后再在江南全面推广元年纺纱机,等元年机真正普及开来,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完成,就可以继续发展蒸汽纺纱机了。
    蒸汽船这种东西,同样也不着急。因为欧洲还没有蒸汽船,起码十年后才会问世,十年时间足够大汉解决蒸汽船功率不足的问题,甚至搞出蒸汽机车、火车、飞机这些跨时代的交通工具。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