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忽悠山西首富开始 - 第514章 《导火线》与《杀破狼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4章 《导火线》与《杀破狼2》
    9月下旬,《2012》终于杀青,进入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
    张辰回到了内地,这正好赶上《叶问》的庆功宴。
    其实不是正好赶上,是公司特意等他到这时候。
    一般电影的庆功宴,多半都是宣传,指望靠庆功宴的关注度,让电影票房再涨一节。
    但《叶问》的庆功宴就是真的庆功宴。
    单纯为了庆祝。
    因为电影早已经下映了。
    最终票房1.2亿!
    一个没什么意外的票房数字。
    对于星辰娱乐来说,低于两亿的票房已经很难再惊艳到他们了。
    对于嘉禾来说,却是难得的好成绩。
    其实,前一部《孤胆特工》票房更高,但这部《叶问》对嘉禾的意义更加重要
    《孤胆特工》虽然是嘉禾出品,但毕竟是《飓风营救》的续集,算不得亲儿子。
    而且整部《孤胆特工》,好看归好看,但一点港味都没有。
    从香港认同感来说,甚至还不如《九龙城寨》。
    可《叶问》不一样。
    《叶问》是嘉禾主导的项目,从无到有自己孵化的项目。
    而且他有港味。
    演员是香港演员,导演是香港导演,幕后是香港幕后,公司是香港公司,讲的也是香港人的故事。
    是的,别看叶问是广东佛山人,但这边都当他是香港人。
    叶问的故事也是香港的故事。
    虽然第一部从头到尾压根跟香港没什么关系。
    今天的陈曦意气风发,《孤胆特工》成功了不算成功,《叶问》的成功才是真的成功。
    张辰与陈曦,甄子单一行人站在一起,正在恭喜后者:“丹尼仔,恭喜你,这下子你终于也有了代表作……”
    丹尼仔就是甄子单。
    按说以张辰的年纪,叫丹尼仔是不合适的。
    但谁让他的咖位高呢。
    别说丹尼仔,就是华仔,他也叫的~
    “一切还要谢谢张导和陈曦总给机会……”
    此时的甄子单很是懂事。
    张辰又向旁边的安志杰举杯:“志杰,你这次的金山找演的不错,我的眼光果然没错……”
    安志杰也很懂事的举杯:“谢谢张导,谢谢陈曦姐……”
    他这次也火了。
    金山找的戏份虽然不多,但角色很出彩,安志杰演的也很好。
    这还是他第一次演这种有点逗比的角色,没想到完成的不错。
    众人正聊着,霍文西和林建岳迎了上来。
    “恭喜张导,嘉禾终于在你的手上重现当年的辉煌……”
    张辰赶忙摆手,指着一旁的陈曦:“霍总可是说错了,这次,最大的功臣是我们的陈曦总……”
    “对,祝贺陈曦总……”
    “陈曦总真是女中豪杰……”
    陈曦笑着与众人碰杯:“哪里哪里,还要多亏了各位同行的帮衬……”
    两人闻言,纷纷笑着附和:“哪里需要我们帮衬,都是陈总带着我们发财……”
    这一次的《叶问》,鹰皇和寰亚都是投资人之一。
    虽然额度不高,但着实从《叶问》身上赚了不少。
    鹰皇承担了一部分电影的发行工作,碟片版权则交给了寰亚来代理。
    不知不觉之间,嘉禾在香港已经有了一帮盟友。
    只要嘉禾能挣钱,还能带着他们挣钱,这份友谊就不会消散。
    一群行内大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酒会上的其他人当然想凑过去,只要能给这些人留下印象,没准就是飞黄腾达的机会。
    但咖位不够,硬凑上去没准反而会得到反效果。
    都是行内人,众人聊着聊着,话题自然而然的又回到了影视方面。
    “威尼斯电影节上,江文喊出了那句‘谋事在我,成事在谋’,满以为凭借自己和张一谋的关系,金狮还不是手到擒来,但没想到,最终张一谋将金狮颁给了李安的《色戒》……”
    张辰这两个月一直在外面拍戏,对于国内的各种新闻八卦完全不了解,众人干脆就把这些当做轶事说出来。
    这人的地位高了就是好,别人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你,就连聊天都找你感兴趣的话题聊。
    “张导,我们可是对你的《环太平洋》充满期待啊,真想看看中国第一部科幻片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话其实就和拍马屁无疑,但却是开了个好头,立马又有人道:“我更好奇,不知道张导的《环太平洋》能不能打破《变形金刚》的票房?”
    这下张辰来了兴趣:“谁能告诉我,《变形金刚》的票房是多少?”
    “2.73亿~”
    因为电影局的干预,《变形金刚》的票房没有如同历史上的那样达到惊人的2.81亿,但也相距不远。
    “那应该没问题。”
    “张导真是信心十足~”
    “那当然了,张导的《环太平洋》,原本的目标可是大船的3.6亿……”
    林建岳还有一句话没有说,为了《环太平洋》能够破掉大船的记录,韩三坪丧心病狂的将整个贺岁档都给他空了出来。
    《投名状》就有寰亚的投资,但中影连通知都没有,直接宣布撤档到十月,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不爽的。
    但也就是不爽罢了。
    为了这点小事得罪张辰乃至嘉禾也不至于。
    “那我们预祝张导成功~”
    “预祝成功~”
    陈曦倡议之下,众人举杯。
    见气氛不错,黄百铭聊起了另一个话题。
    “张导,陈曦总,《叶问》大卖,续集什么时候启动?”
    “续集?”张辰和陈曦对视一眼。
    黄百铭以为对方误会了,赶忙解释:“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确认一下丹尼的档期,我想邀请他出演我一部电影的男主角……”
    陈曦一听是邀请甄子单出演男主角,立马警惕起来:“黄总,我能问一下是什么片子吗,我可先声明啊,我和丹尼仔有协议的,在合约期间,除了公司的《叶问》系列,他不能出演任何与叶问有关的电影角色……”
    嗯?还有这事?
    众人齐齐看向甄子单,后者这才不好意思的笑笑:“合同里的确有这一条~”
    陈曦当初约定这条就是防备着有人摘桃子。
    就好像当年的杨洁导演和一众《西游记》主创一般。
    她可不想自己成为第二个杨洁。
    “陈总误会了,我要拍的是一部现代功夫片,叫《破军》,警匪格斗的,跟《叶问》没关系……”
    陈曦这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现代片的话没问题,丹尼仔最近的档期很充足……”
    这下轮到其他人惊讶了,“怎么,嘉禾没打算开拍《叶问2》吗?”
    陈曦比他们更纳闷:“怎么,我应该马上开拍《叶问2》吗?”
    两人不同的反应完全是两地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香港一向是快餐文化,在香港,是不存在培养市场这个概念的。
    所有人都是抓紧机会捞。
    一部戏赚钱了,立马就会开拍续集。
    因为你不拍,你的竞争对手就要拍了。
    跟风,在香港根本不是贬义词。
    《古惑仔》3年拍了5部。
    《开心鬼》也是一年一部。
    《僵尸》系列的《僵尸先生》《僵尸家族》《灵幻先生》《一眉道人》也是一年一部。
    众人都觉得陈曦是不是脑袋秀逗了,居然还想着等一年再拍续集。
    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陈曦却是听从张辰的建议,《叶问》这种片子的套路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打外国人,调动民族主义情绪。
    但是这种调动,却是不能太过频繁,否则大家很快就腻了。
    如果隔两年再拍续集,这样大家反而不会有厌烦情绪,还能有足够的新鲜感。
    一行人聊着,有人离开,有人加入。
    酒会是社交场所,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认识更多的人。
    张辰跟着陈曦在酒会中徜徉,偶尔与人碰杯,然后就见到了黄百铭正在角落里和甄子单还有叶伟信说着什么。
    不自觉的就联想到刚才他说的电影项目。
    叫什么来着?
    《破军》!
    本来张辰对这个名字还挺陌生,但看到叶伟信和甄子单,突然就想了起来——《破军》就是《导火线》。
    据说《导火线》一开始的名字就叫《破军》,后来是因为在拍摄过程中各种出意外,各种演员受伤,制片方觉得不吉利,这才改成了《导火线》。
    谁知,这一改居然改出了名堂,《导火线》被国外誉为打的最好看的香港片。
    动作戏是真的顶!
    甄子单和邹兆龙的那场对打被称为肉搏戏的教科书。
    当然,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都被上了断头台了,爬起来照样活蹦乱跳。
    这片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台词特别有记忆点:
    ‘让你运货去越南,你不是刮风就是下雨,两个月了,兄弟!你以为上月球啊?’
    ‘大风大浪常有的事,我还没说你呢,扫把星,船沉了都赖你!’
    ‘你最好躲开一点,我怕我一会会打死你!’
    ‘我们做事,就是这样!’
    ‘吃早餐啊,买了又不吃,是不是不给面子啊?’
    一直到二十年后,还有人拿着个作梗。
    “这部《破军》,我们要不要也投一点?”
    陈曦征求张辰的意见,张辰却摇摇头:“投资就算了,对了,你和甄子单的合同是怎么签的?”
    “没有太多约束条件,只约定了《叶问》三部曲,每部最多提价30%,还有就是在此期间,不允许他参与任何有关咏春和叶问的电影项目……”
    “那正好,估计拍完《破军》,连30%也不用提了……”
    “怎么,你不看好这部电影?”
    张辰话里的意思她自然听明白了。
    如果《叶问》大获成功,马上开拍第二部,甄子单的身价不涨是不可能的,所以才会有涨幅不能超过30%的约定。
    这也是好莱坞的惯用做法。
    但如果《叶问》之后,他的新作品扑街了,那身价自然不能再按照《叶问》时候的算了,也就不存在涨片酬一说。
    “也不是不看好吧,但叶伟信这个人,最大的闪光点是执行力。如果有个好本子,他能完成的不错,但如果剧本不行,效果最终怎样很难说~”
    香港导演里,叶伟信真的不算有才华的。
    明显的什么片子都能拍,但拍出来都是及格线水平。
    原版《导火线》,除了打戏一无是处。
    尤其那场枪战戏,甄子单居然端着大狙玩冲锋,可能香港的观众没什么军事素养,但内地观众很多看了都觉得出戏……
    原时空,这部电影最大的贡献是捍卫了香港动作片最后的尊严。
    2006年左右,以托尼贾为主的泰国功夫片兴起。
    那两年的东南亚市场,泰国功夫片比香港功夫片卖的更好。
    直到《导火线》出来,证明香港功夫电影还是有些东西的。
    虽然电影的票房不太行,但谁也不能否认里面动作戏的精彩。
    这部戏里最大的亮点就是里面的现代搏击。
    这也是甄子单一直在坚持的。
    他出道以来,一直很想要在电影圈子里推广自由搏击那套东西。
    可惜,一直也没搞出什么名堂,反倒是靠着民国功夫片《叶问》火了。
    只是《叶问》之后,他的现代功夫片也不好看了。
    有人觉得是他老了,打不动了。
    但张辰觉得是甄子单失放弃了。
    劳资前十几年那么努力的推广自由搏击都没有红。
    然后随随便便拍了一部《叶问》,红了!
    上哪说理去?
    感觉完全没有逻辑。
    既然努力没有用,那还努力做什么?
    “投资《破军》我觉得大可不必,相反,我倒是觉得你可以自己开一部,名字我都帮你想好了,就叫《杀破狼2》,和黄柏高合作,主演就用安志杰,让他穿衬衣,反派则用张晋,西装暴徒……”
    有人做过一个评选,2000年后,香港打的最好的三部电影,分别是——《导火线》《杀破狼2》和《一个人的武林》。
    《导火线》都出来了,张辰没道理放过另外两个。
    《一个人的武林》肯定是要留给宝强的,但《杀破狼2》倒是可以先拍出来。
    至于为什么让安志杰穿衬衣~
    因为他穿衬衣是真的帅!
    就像张辰穿西装一样。
    时装动作片,必须又帅又飒~
    不论正派反派,好看能打是最基本的。
    张辰想的很明白,《杀破狼2》这片子,主角都能换,但反派不能换。
    张晋是最出彩的角色,也是全片最大的牌,影片想要大卖,必须有他。
    不远处,安志杰隐约听到自己的名字,耳朵立马竖了起来,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的耳朵好像呼吸一样在一下一下的耸动。
    陈曦还在纠结:“为什么要叫《杀破狼2》,那样岂不是要给黄柏高版权费?”
    张辰耸耸肩:“名字随便你起,我就是被刚才《破军》给影响了。
    杀破狼是命理学中的一个说法,在紫微斗数中,杀破狼是由七杀、破军、贪狼三颗星曜组成的格局。当这三星在命宫的三方四正会照时,被称为“杀、破、狼”格局。
    你也可以自己做,名字随便起什么都好,比如《打啊打啊打啊打》什么的,反正只要有哪几个明星,票房应该都不会太差……”
    “太差?能多差?能破亿吗?”
    陈曦现在的胃口已经被养刁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