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471章 北伐根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1章 北伐根基
    而接下来的【新农村增產振兴计划】,王博与老王都显得有些震惊。
    特別是王博,镜片下的眼神仿佛要將沈復兴看穿,他指著这个方案问道:“水稻田里养鱼?鱼塘边再养鸭?这法子听著新鲜,可豫北春旱秋涝,旱时鱼苗死在龟裂的泥缝里,涝时鸭群染瘟病.”
    “所以需要配套水利。“老王摸著下巴突然插话,脑海中似乎有了应对之策:“我在河內的时候,见过法国人修的虹吸式渡槽,雨季蓄水,旱季引流,咱们完全可以在漳河支流试点。“
    王博低著头思考,昏暗中,镜片反射著头顶的微光:“农忙在即,豫北大部分地区都是小麦田,光是开渠引流就要数万民夫,若是再起战事豫北今年的收成我可不能保证。”
    “也不见得,我看【大名生產团】的模式就很好,这次税警团整编,需要大量技术兵种,也会淘汰一批老弱,加上之前抓到了偽军俘虏,只需要1-2万民夫,就可以实现豫北地区的水渠开挖,水稻开种。”老王寸步不让,提出了自己的办法。
    “豫北种水稻非是我要打击你们,费力不討好,到时候鸡鸭鱼產出有了,却吃不上馒头了!”王博摇了摇头,大费周章,结果只是產出一些鸡鸭鱼,太奢侈了。
    老王一时间竟然无法反驳,毕竟对方说的没错,劳民伤財,只是为了些许鸡鸭鱼肉?
    哪朝哪代也没有这样的政令,劝农劝农,多是开垦、收种,山泽湖泊都是帝王家的,百姓们连想法都没有多少。
    倒是以天为庐的游牧民族,成天赶著牛羊四处放牧,没个忌讳。
    似乎是看出了老王眼中的思索,王博嘆了口气:“民为重,是为基,可若是只盯著基础,怕是”
    沈復兴知道,王博后面难听的话没说出来。
    但他却是淡然一笑:“王署令,可否问你一个问题?”
    王博点头:“但问无妨。”
    沈復兴翻开自己的小本本,点起一支烟开口:“若是一家五口两丁,垦十五亩地,10亩种麦,1亩种菜,4亩开垦水田是为鸭、鱼、蟹所居,养50只鸭,若干鱼苗,鸭群踩踏抑制杂草,粪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到了年底.”
    “鸭群繁衍一年2-4批,约摸到了年底便有150只鸭,300-500斤鱼,是卖呢?还是吃呢?”
    嗯?!
    所有人都扭头看向沈復兴,一户?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一户人家养150只鸭子,几百斤鱼,那不是顿顿吃肉?
    戴安澜听乐了:“真要把豫北建设成江南?不对,容我说一句,欧美也就这样了吧?”
    王博则是张大了嘴巴,止住了问出傻问题的戴安澜:“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养鱼我知道,这鸭苗何处去寻?”
    沈復兴指了指身后全国地图上的江西与湖南、云南、贵州甚至是河內:“我们来採买,前期是费大了些,不过,可以低息贷款给农户,免息贷款给军户,不过一年,这豫北就要变成真江南了。”
    “那是不是军粮里面可以多一些肉类?”戴安澜觉得,只要前线將士能吃上肉,什么小鬼子,洋人他都敢打!
    整编团+吃肉,亚洲无敌啊!
    不过王博又一次伸手止住乐呵呵的戴安澜,眼神愈发凝重:“沈公到底意欲何为?时至今日,何不与我等公开,难不成,在座的还不是你的心腹?”
    听到这话,老王与杨守义顿时对王博怒目而视,二人不说忠心与否,他们早已与沈復兴融为一体,荣辱与共。
    廖肯双手环胸,面带笑意看著王博,当时他可是税警团的参谋长,因为不是嫡系被擼成团长,差一点就要被踢出局。
    可他还是一步一步坚定地跟著沈復兴,用战绩说话,重新获得对方赏识。
    两次大战,他廖肯是下了死力的,日月可鑑。
    而此刻的戴安澜却是嘆了口气,有些想抽菸了。
    上了贼船,下不去了。
    沈復兴听到这个问题,却是笑脸看向王博:“抗日啊,还有什么意欲何为?”
    王博微微摇头:“此事,去岁的时候有幸与邱清泉、孙立人两人聊过,他们都说,沈公心怀天下。”
    “可此话,我却是不信的,此二人眼光太浅,都是盯著脚下的军人。”
    “但我又细细思索,这句话如果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呢?”
    闻言,戴安澜心头咯噔一下,感觉自己还是想得浅薄了,终究不如这个时代的文人。
    王博站起身:“在某看来,沈公的北上抗日,种种所谓,便是托著当下这世道人心向上,就像是那灰暗年代里的一道光,燃烧自己,点亮前路。”
    “哦?!”沈復兴顿时来了兴趣,他又点起一支分给老王,那意思你学著点。
    起身后的王博缓缓走向那张巨大的地图,手指从豫北缓缓向下,来到河內:“而沈公的南下,却是一次伏下身的无声托举,看似为自己,却是让国家处处占便宜。”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博看向沈復兴的眼神变了,就像是他与夫人聊的那样,眼前的人不是沈復兴,而是那个演了一辈子的刘备。
    沈復兴还是笑而不语,王博心头稍有怒气:“你可知,如此做派,到了后世,也没人会感激你的。”
    “若真有抗战胜利那天,人们恐怕只会责怪你为什么没能直接开疆拓土,纳三宣六慰归汉。”
    “会说你之南下,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权力与地位罢了。”
    “更有甚者,说不定会讲一些阴阳怪气的话,类似什么:既然如此有本事,为何助紂为虐,若能早日做成【田氏代齐】的壮举,战爭或许早就结束了。”
    嘶——!
    这大逆不道的话一出,老王与杨守义率先看向的就是廖肯,然后看向戴安澜。
    但前者却是起身,伸手从沈復兴面前將那包烟顺过来,点起一支,然后笑眯眯地看向两人。
    后者耸了耸肩,一副无所谓,我也懒得解释的模样。
    两人这才坐下,既是心惊於王博的妄言,又是期待沈復兴的目的。
    之前在河內,眾人逼著让他將地盘占下。
    如今北上,確实要一个说法。
    但沈復兴却弹了弹菸灰:“他人抗日求官、求名求个自保,打不过便不打了。”
    “我倒是要问,你们觉得豫北一隅之地抗日力有未逮,就不出兵北伐了?”
    他站起身,看向眾人,目光灼灼:“难道连个心安都不求了?就等著我带你们去河內?”
    “若是有这个想法,早早滚蛋!”
    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沈復兴伸手掐灭菸头:“我还是平日对你们太过客气了,再重复一遍,让你们做,执行就是了,若是人人都懂,人人如我,何来倭寇乱华!”
    此话一出,王博却是再无言语,微微躬身:“但凭沈公吩咐。”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