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1985 - 第48章 迈向名流的第一步
“嗯。”
点了点头,赵正一个翻身,就將这位青梅压在身下,开始了日常欺负流程。
虽说昨晚有些疲累,但是睡了五六个小时,他的体力恢復大半。
当然,他也是做做样子。
小犹太这两天身体刚好不適,赵正却不能表现出没有兴趣的模样,岂不是不打自招。
“阿正,你不是说了有大事吗?”
面对男朋友的胡闹,周蕙慜双手阻挡的力道微乎其微,甚至还乐在其中地配合。
只不过,她可不想男朋友因此耽误了大事。
有些事情,其余什么时间都可以。
“嗯,你累不累?”
对此,早有腹稿的赵正,也是適时收回了双手。
这种事情,適可而止,万一小犹太不辞辛苦帮他的忙,时间不长的话,岂不是会露馅。
“不累,后面三点的节目就是重播的,我在台里睡了一下。”
见男朋友如此关心自己,周蕙慜笑著摇了摇头。
知道阿正今天白天需要她帮忙,周蕙慜特地在休息时间睡了下,养足精神。
“那我们吃完早餐,准备出发。”
每天早晨醒来欺负一下年仅20岁的小犹太,再悠閒地吃个早餐,赵正感觉神清气爽。
一个小时后,清晨七点半,狮子山的游步道上,某位年过甲的老人正慢慢走在一条山道上,正要到往日熟悉的凉亭里休息。
和往日不同,此时的凉亭里多了一位身穿白色衬衣的少年郎,埋头写字的时候,身形坐得笔直,衣著简单却不失丰神俊朗,让人一见便心生好感。
另外,还有一位身穿淡粉色旗袍的女孩站在旁边,偶尔还会在写完的手稿上圈出错別字。
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此时,在景明鏞的脑海里,闪过两个词。
不忍打扰两人,景明鏞在一旁坐下,从隨行的生活秘书手里接过温开水,慢悠悠地喝了起来。
欣赏风景的无聊之余,景明鏞开始有些好奇认真的两个年轻男女,眼里带著回忆,仿佛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红袖添香,男人之幸事,莫过於此。
犹记得,当年他也是...
不知,他们手中的稿子是什么?
这手速,简直算得上下笔如有神,足以让他名报的那些签约作家汗顏。
“小友,不知你在写什么?”
最后,景明鏞还是按耐不住好奇心,对著那位伸懒腰的年轻小伙问道。
毕竟,像这样的神仙眷侣,著实不多见。
“景先生。”
听到喊声的赵正,转过头看著老人家,惊讶地喊了出来,內心却是有些无语。
都这么久了,若是伸个懒腰,对方还没反应,赵正都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完成计划。
至於一眼认出对方的身份,他这位小报的不知名写手,认识自己的偶像,也很正常。
如果假装不认识,那就太刻意了,有损自己的第一印象。
“哦,小友认识我?”
见对方一眼喊出自己的名號,自认还有几分名气的景明鏞脸上带著淡定,却也有些自得。
人一旦上了年纪,难免被名利所累,表面上再淡泊,內心也是避免不了对面子的追求。
“当然,景先生是我的偶像。”
对此,赵正很是肯定地回答道。
站在旁边配合演出的周蕙慜,看著自家男朋友的演技,面带微笑不说话,目视对方的眼神里满是情谊。
能想出这样结识景先生的方法,她的男朋友也是很厉害的,不愧是街坊邻居掛在嘴边的大作家。
“小友客气了,不知道我能否看一下你的手稿?看小友刚才下笔如有神的模样,我倒是有些心痒了。”
再次重提自己的要求,景明鏞的语调平和了许多。
“没问题。”
把女朋友收拾好的手稿递了过去,赵正顺带介绍一下:“这是我新写的一本小说,才写了个开头。当然,和景先生的名报上那些大家,肯定不能比了。”
说著话,赵正也是给对方倒了一杯热茶,等待著对方品茗。
茶叶,是他托阿琛帮忙从內地带来的西湖龙井,绝对的上品。
小说嘛,算是后武侠小说时代的代表作《崑崙》。
上辈子读高中的时候,最为流行的《今古传奇·武侠》,是他们男生必看的期刊,每周一期,零钱不多的赵正和同寢室的兄弟们轮流购买,一期不落。
其中,让赵正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本长篇武侠《崑崙》,几乎贯穿了整个高中生涯。
那时候,很多人都把这本小说当做是00年代的一脉相承景老先生风格的大作,只是没有后来网络时代那般热烈。
“小哥不要太过自谦。”
客气一句,拿起那份手稿,景明鏞坐下来认真地看了起来。
率先入眼的,是一手方正的楷书,让人一见就心旷神怡。
“北宋末年,徽钦二宗北狩,天下皆哀,各路兵马入京勤王,武林豪杰闻风而动...”
很快,景明鏞就被这离奇的架空歷史文给吸引了,慢慢品一口香茶,心神隨著那个朴素的山村少年一步步登顶高位。
而旁边的三人,都是安静地等待著,没有打扰对方。
握著女朋友的手安慰对方,赵正的內心没有丝毫忐忑。
照搬了《崑崙》的套路,改了下歷史背景,更多著重於家国天下的故事情节,赵正觉得其中突出个『侠之大者』的立意,足够让这位武侠大家动容。
为了这次的计划,赵正可是特地让阿福找人调查了这位景老先生的行踪,內心里有了不少预案。
若非小报纸写书成名的天板有限,加上名报的审核机制老旧,其中某些主编吃相难看,赵正也不会这般设计。
千字500,已经是非主流擦边春月报给出的顶价,赵正靠著每日更新10000字的手速,才能月入十多万。
只有名报这种港城的顶流报纸,才能让赵正实现真正的阶层跨越。
也是赵正选定的名流之路,无需和阿琛的社团有瓜葛。
80年代中后期的港城,群魔乱舞,社会名流的阶层已经在悄然间固化,几大豪门领衔,经商为主的中等家族支撑,抵抗著社团这股浊流。
像刘琛那般,在內地做生意成了亿万富豪,也很难融入港城的上层圈子,起码要付出十多年的努力。
反倒是关英杰的警途顺遂,可以很快地成为上流圈子的一员,只是財务方面有些欠缺。
两样都做不到,赵正只能拿起笔桿子,为他和青梅、红顏们的未来美好生活而努力了。
有人会说买股票,別说笑了,80年代谁知道股票啊,隨便进去不怕被人玩死。
已经有了一个青梅开局的赵正,更想稳稳地生活,稳稳地成为港城名流。
“好,好。”
看到主角被迫冒充赵氏子孙、奋勇带兵击败金军的精彩部分,景明鏞激动地喊了几声。
尤其是主角劝说江湖游侠加入大宋军队时说的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完全搔到了景明鏞的痒处。
尤其是这八个字后面用小括號註明出处,让景明鏞感受到了后辈精英对自己的崇拜之情,那种感觉,真是没得说。
这一刻,景明鏞甚至將这位小哥引为知己。
“咦,没有。”
之后,正看到主角被大宋这方的投降派质疑皇孙身份的情节,景明鏞发现手稿在关键的时候断了,一下子有些难受,抬头对小哥问道:“小哥,你才刚写到这第八回?”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