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车神养成日记 - 第9章 车手的事情就用车手的方式来解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先便是对卡丁车的车架结构,扭杆,前后轮分別的轮距、倾角还有传动比等对驾驶特性影响的深度学习。
    现在是因为买车就是靠俱乐部代理的品牌,俱乐部这边的技师自然是以相对最適合三水赛道的调教来拼装赛车。
    但今后如果想去跑全国甚至是更大的比赛,水平相近的车手们在面对不同赛道时,一点点设置上的区別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在这场比赛里的竞爭力。
    这段內容束龙听的认真,但束熊在旁边听的更认真,哪怕里面许多东西他早就已经懂了。
    比起时常让他感受到挫败的驾驶天赋,这些赛车结构上的东西反而更能提起他的兴趣来。
    另一个就是如何斗车,如何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完成没有爭议的乾净超车,如何根据前车选手的驾驶风格和赛道特性快速地做好进攻策略,又如何合理地利用规则对追赶自己的后车进行防守。
    比如在某一个弯中,选择进攻那条线路的整体速度不一定就真的比前车快,但这么跑要么可以提前抢占优势身位,要么可以让自己有一个比对手更舒服的出弯角度拼出弯后更快的加速。
    也就是说,到了接下来的这个阶段,就是车手们在赛场上拼谁的脑子更好使的时候了。
    今天除了束龙自己,还来了同样在韩教练手底下学习另外两个学员。
    都不熟,而且看起来不是特別友好的样子......
    別看这半个多月束龙差不多都快相当於住在赛车场这边了,但因为七成以上的时间都泡在赛道上沉迷於刷圈,到现在能说得上话的熟人也就只有韩教练和负责帮忙换胎搞维护的那几个技师而已。
    熟悉了的人或许会觉得束龙话多到有点烦人的地步,但相对比较內向的性格,让束龙通常不会愿意去做主动產生一段交集的那个人。
    別说名字,束龙直到今天才第一次知道平时难得碰到一次的头盔人底下长这个样子。
    “行了行了,別互相瞪著了,来说下今天的安排。一会儿高扬你和李子旭你们两个先上去一人追三圈,束龙你在旁边看著学一下,待会儿再换你上去。”
    这样的稚嫩的敌意韩立见得多了,凡是能在俱乐部阶段坚持下来的小孩,除了有钱没地烧单纯喜欢赛车文化来消磨假期时间的,大多都会抱著参加比赛拿名次的想法。
    有了目標与决心,在赛道上有了胜负欲,互相之间有了竞爭的小车手们在赛道上就少了些嘻嘻哈哈,多了几分杀气和小心机。
    结果上了赛道不到十分钟,韩立就被那两个小混蛋给气的不轻。
    “你们两个在赛道上磨磨唧唧地干嘛?不想跑就下来!”
    没有进攻也没有防守,韩立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两个傢伙有这么和谐友好的时候,平时不都为了抢夺领先的位置恨不得把对方创出去吗?
    也怪不得韩立这么蛋疼,要知道俱乐部里的教练之间別看平时都和和气气的,暗里互相之间的竞爭也不少。
    对於俱乐部来说,平时的月赛学员成绩如何与教练的绩效其实不怎么掛鉤,能留住学员招收新的学员比什么都重要。
    但家长们可不这么想,人家教练带出来的学员可以跑得更好,为什么不去选那个更优秀的教练带自家的娃娃呢?
    韩立倒是希望自己的几个学员不说在比赛里像一个队伍吧,至少也別给自己人使绊子不是?可每次一比赛这几个小王八蛋巴不得一开始就把自己的队友干掉,每一次能有一个人跑出成绩来都算谢天谢地了。
    业绩业绩,这都是业绩!韩立深吸了一口气,努力保持住营业的微笑。
    当俱乐部的教练实在是太难了,生气了还不能像学校里的老师那样可以发一发脾气,不仅如此还得哄著点这些小老爷。
    “刚才你们什么情况?”
    最先开口的是高扬,他先瞪了一眼边上满脸莫名其妙的束龙,怪声怪调用粤语开口:“教练你不是天天吹这个外地佬是天才吗?还用得著学我们是怎么开的?”
    李子旭的语气倒是没有那么冲,但平时教练没有徵询过意见就经常把他们的车载数据拿出来提高新学员水平,尤其是別人进步了之后又变成了教练口中的典范用来激他们,这换谁来心里多少都不会不太舒服。
    而且李子旭真的也很羡慕束龙每天能这么毫无顾忌地在赛道上刷圈。
    要知道在俱乐部里学了快两年的时间,他除了比赛其他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捡著別人换下来的便宜旧胎才捨得上赛道练车,要是他也有新来的这种条件,高扬刚才的提议他都可以不带叼的。
    两人这般莫名其妙针对的態度,束龙大概明白了自己老爹昨天卖的那句谜语另一半的意思大概是什么。
    在他心无外物绕著赛道跑圈圈的时候,大概又变成了韩教练口中那种“別人家的孩子”了吧?
    设身处地带入一下,束龙觉得自己多半也会感到不爽。
    对於这个年纪的小鬼头来说,承认其他人比自己优秀可能比闯了祸让他们认错还要更难。
    眼瞅著今天的教学似乎有点进行不下去的態势,韩教练看著高扬和李子旭难得同仇敌愾的样子,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属於成年人阴险的鬼主意。
    “你们不服气是吧?那这样,你们三个一会儿比一场,不管你们互相之间怎么商量对策,今天最后贏的人之后练习的新轮胎我给你们报掉一套。”
    李子旭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一套全新的专业竞技胎价格最低也要一千块左右,这样的条件就连高扬也不免有些心动。
    韩教练不是缺钱的人,但平白许诺出去一千多块也不免让他有些肉疼:“待会儿跑不过別人的那两个,以后我说什么都听著点。”
    才怪!
    最多过了这个星期,只要刚才许诺出去的轮胎一兑现估计原本是什么样后面又是什么样了。
    但如果束龙还能再带来一点惊喜......看在束熊这段时间给他的绩效拔高了一大截的份上,一套胎回报回去心里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受了不是?
    卡丁车比赛的发车形式有很多种,有些耐力娱乐赛制不仅需要赛车,发车前还要赛人。不管先前排位赛决定的名次的如何,腿脚跑得快先抢到车发动起来的人往往都会获得巨大的优势。
    但fia认可的正式比赛就不一样了,正赛一般为暖胎圈后列好队就直接衔接动態发车,现在束龙他们正在进行的比试就是这么一个形式。
    可能是因为比赛经验的不足有些紧张,束龙像是没反应过来发车了一样一开始就落到了后面。
    而跑在前面的高扬和李子旭才管你这了那了的,一看那个新来的天才菜鸟连起步都不会,赛前的联手协议当场作废,马上就在前面打了起来。
    束龙確实没有经歷过这样的发车形式,以前看的比赛录像大家都是各自停在各自的发车格上静態发车,但这並不是他在一开始故意落在后面的原因。
    在赛道上激烈爭夺位置的过程中,因为线路受到挤占,每一辆车在各自驾驶员个人的习惯和技术特点的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偏向某一种风格的处理方式。
    像是高扬,这傢伙的驾驶风格和他的性格一样霸道衝动,格外喜欢通过晚剎强行挤占內线的空间。
    而李子旭可能受到家境的限制,再加上心智更成熟懂事懂得早,就相对比较偏向於保护车架优先的保守驾驶风格,超车时也习惯於通过改变剎车时机走交叉线试图爭取更直的出弯线路和更早的给油时机。
    但是因为留的空间过於“谦让”,李子旭的交叉线很难在位置上对高扬的线路形成有效威胁。
    韩立定下的比赛圈数只有二十圈,束龙在后面一直不紧不慢地跟了五圈,却在第六圈的三號弯像只幽灵一样毫无徵兆地贴到已经完全陷入劣势的李子旭身后。
    本来这两个人的最快圈速与之前的束龙也就半斤八两的差別,现在这么一爭只会变得更慢,束龙耐著性子跟了这么多圈可不是因为他对新轮胎什么的不感兴趣,只是想趁著这个机会多收集点信息。
    好吧,一套新轮胎的吸引力的確有限,但上场之前束熊可是悄悄跟他说过的,只要贏了就可以得到一辆最新款的电影版擎天柱玩具!
    束龙赌班上至少九成九的同学肯定都没有,到时候他往学校里一带那风光的......
    咳咳,言归正传!
    儘管此前对於卡丁车束龙更多的是单纯沉浸於驾驶的快感,但无论是桌球还是赛车,他都不喜欢输的感觉!
    来到7號弯前,这是一个向右的回头弯,后面接连全是向左的大弯,也是束龙针对李子旭选定的最佳进攻地点。
    一脚极限的外线晚剎车爭取到和李子旭並排的机会,束龙几乎把所有的左侧路肩全部吃满,极其强硬地保持著和李子旭轮对轮的状態。
    来到8號左弯,依靠內线的线路优势拔头,一气呵成地成功过掉李子旭,转头吸住高扬的尾流。
    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占据了胜势的高扬多少放鬆一点对身后的警惕,李子旭的驾驶风格他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只要这傢伙改不了畏手畏脚的习惯基本上是对自己构成不了多少威胁。
    但很快,目光余角里一个极具侵略性的车头就把高扬嚇了一跳。
    李子旭?不对......是那个关係户壕佬!
    下面接连的几个弯全是大角度的直角弯,在车辆性能都差不太多的情况下,想要防守其实只需要紧紧地卡住內线就可以了。
    外线的超车意味著更长的线路,想要超车就只能冒著推头失控的风险以更高的急速扎进弯道,这人是没撞过车的吗?疯啦?!
    高扬忽略了一件事,为了死守赛道的內线,他现在走的其实反而属於赛道的脏侧,在获得了更短行车线的同时代价却是轮胎的抓地力上限减弱。
    更早的剎车点意味著高扬在直道上能爭取到的优势微乎其微,但即便明白了这一点,高扬同样不会改变自己的做法。
    试问,当车辆处於极限驾驶的状態中,你是更愿意在直道上冒险还是弯道上冒险?
    擅长硬插內线超车並不等於高扬擅长处理车辆在弯道中的抓地力,本质上还是属於利用其他人畏缩的心理在入弯前的直道上抢夺更多的优势。
    对於束龙来说也一样,直角弯中的外线反而属於赛道的脏侧,而直角弯相较於回头弯更高的极速则意味著想要復刻8號弯的超车所冒的风险可以说呈几何倍地增长。
    束龙没有继续地拼晚剎车,相反他在比高扬更早的地方就轻轻踩下了剎车踏板,快要冒尖儿的车头一下又消失在了高扬的视野里。
    “怂了?哈哈,就这?”
    保住弯心路肩就感觉万事大吉的高扬还没来得及松下一口气,一道黑影便从右侧带起一瞬刺耳的胎噪一闪而过。
    很喜欢某些人在这种情况下的一句话:“啊?”
    扛著横向足以让头盔扯到脖子的g力,束龙控制著剎车的左脚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一般,稳定地完成了由轻到重再从重到轻的任务。
    提前轻点剎车让赛车以更稳定的高速入弯,在弯心处重剎衔接寻跡將重心平稳过渡到两只前轮吃满所有的抓地力,束龙在一个弯里的操作几乎把韩教练先前教他时提到过的忌讳都犯了一遍。
    卡丁车因为没有abs,先轻后重的剎车往往意味著轻的时候速度降不下来,速度下来了剎车力度一重又容易抱死,这通常是在雨地驾驶时为了防止第一脚剎车过度才不得已使用的方法。
    偏偏就是这么既折腾轮胎又折腾圈速,然后还还几乎没有正向收益的操作,让束龙完成了在场外看来几乎可以算是粗暴的超车。
    当然也很不理智!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將近一半的里程,束龙原本可以选择更稳妥的进攻方式,或者多跟两圈寻找下一次进攻机会,这其中但凡有一步出了问题后果都不堪设想。
    但束龙一刻也不想等,刚才任由高扬叫囂不是他脾气好,只是面对一个比自己大了一圈的男孩......
    【我是不会承认我当时確实被怔住了的,不会!】
    总之赛车手的事情,还是要上赛道用赛车手的方式解决。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