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车神养成日记 - 第53章 潜在的竞爭者们(4K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生之年能在f1里听见这么字正腔圆的两个汉语音节,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事情。
    年轻一点的车迷可能还只会觉得束龙这傢伙有点意思挺对胃口,很多车龄大一些的资深赛车粉现在眼眶里早就孕著一汪温热了,但有一个情绪无论是老是少都是共通的,那就是发自內心的骄傲!
    背后这些隔空的期许並没有成为束龙的动力,一旦开始投入到对速度极限的追求当中,他思考的程序里就完全容不下任何乱七八糟的东西运行了。
    发车直道打开drs全力加速,直接满油打入一號弯,过了弯心之后开始松油制动,同时將档位降至五档。
    因为一、二號弯之间有一个外高內低的倾角可以提供更高的外侧轮抓地力,这么一来就不用为了確保二號弯之后的直道加速,而去牺牲自己的弯速走“v”型线去抱二號弯的晚弯心了。
    正常保持“內外內”的u型走线,刚刚贴住二號弯弯心的路肩,束龙脚上就已经开始给油加速。
    这里的赛道表面有一个微微拱起的小包,如果犹豫了反而没有办法利用充足的速度提供足量的出弯下压力,赛车被地形微微拋起的时候很容易突然丟失前轮的抓地力导致推头衝出赛道限制。
    出弯用尽所有的外侧路肩,这里对赛道边界的判定非常宽鬆,利用好路肩的空间至少可以在圈速上获得0.2秒的优势。
    紧接著向右外拉,不用降挡松一脚油甩进三號弯,然后马上轻点一脚剎车完成重心转移,吃住四號弯的弯心后就可以继续开油出弯利用小直道充分加速,后又是通过松油松將车辆负载从后轮稍微向前轮转移进入五號弯。
    六號弯因为是下坡反倾角的右弯,五號弯过后需要提前松一点油门用半油门的状態通过弯心,接近地形高点之前便可以踩深踏板抓住这一小段下坡直道加速。
    之后的出弯路肩没有必要硬吃,这里会稍微损失一点时间,但组合弯本就不可能每一个都採取最高效的过弯方式,整体速度最快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隨后的七號大弧度的左弯需要留足一个充分的入弯角度,这里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加速路段,在整体圈速的重要性上远比七號弯前的小直道关键得多。
    至此整个铃鹿赛道最经典也是难度最高的连续s弯道组彻底结束,全段对油门的控制必须非常精確,油门对赛车重心的管理在圈速上的影响极大。
    而吃准了轮胎抓地力极限的束龙,在二號弯之后直到七號弯之前,也仅仅只在四號弯前轻轻点了一脚剎车將更多的重心过渡到前轮,除此之外全程没有碰过剎车。
    在换上红色的超软胎之前,第一赛段的紫就一直是由束龙保持的,哪怕后来的总圈速排名直落第八也没有让人夺走。
    在这个极其复杂的连续弯道赛段,束龙的第一段圈速配合上红牛高下压性质的赛车冠绝全场的快,而他主要损失圈速的地方其实是后面两段。
    经过了七號弯之后的全油门的长线加速,直到八號弯前五十米左右才紧急制动,直接一把將赛车砸进八號弯。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弯实际上相当刺激。
    弯前的制动主要目的其实並不是减速,减速只是为了让前轮吃满抓地力顺便附带的效果。
    入弯前赛车的最高尾速已经衝到了300km/h,而明明是个急转的直角弯,但八號弯入弯的弯速却能高达250km/h以上。
    脖子:“算你清高。”
    算上脑袋自身的重量以及头盔,哪怕有汉斯系统的辅助,束龙的脖子也在这一瞬间至少负荷了三十五公斤的巨力。
    相当於在一瞬间有三袋米被抡到了脑袋侧面,除了没有真正受击產生的疼痛之外,那种衝击力是一样一样的。
    以极高的弯速舔了一嘴八號弯的弯心,赛车像是直接被甩到了出弯后的路肩上,然后快速制动退回四挡进入九號弯。
    八號和九號弯属於第二赛段,但与前面第一赛段加起来的这一串组合弯是全赛道对车手身体素质考验最严苛的地方。
    弯多但是速度不低,车手必须全程一边对抗著极大地横向g力,一边还要保持著对赛车精准的操作。
    而在高速且高下压力的情况下,f1赛车的方向盘儘管有著液压助力相较来说要比f2的方向盘还轻了不少,但在这样相对高速的弯道上依然需要超过二十公斤力量去把控方向盘。
    其实左右手分担一下一只手也就需要支出十公斤左右的力而已,別说是专门经过锻链的赛车手,一般来说一个正常发育的成年男性也有充足的臂力来完成打方向的动作。
    可问题是f1的驾驶可不是能打得动方向就ok的,你还得確保能在时速至少200km/h的前提下,两只手顶著共计20kg左右负荷持续完成精確度在厘米级的方向操控,那就不是一般的正常人能干的事情了。
    以上的这些问题对於束龙来说都不算什么问题,从车载镜头来看他的那颗头盔的动態像是直接被钉在了椅子上一样稳固,看起来比其他车手还稍微细了一点的脖子宛如铜浇铁铸。
    像是汉密尔顿的颈围就足足有46厘米,反观现在十八岁的束龙颈围也就四十三左右,还没有他的臂围粗,但平时埃琳娜帮他锻链的时候用器械掛五十公斤都和玩儿一样。
    甘梦寧的体重还不到四十公斤,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她现在脱了鞋站束龙的脸上,某人光是用脑袋举她都可以当有氧运动按组来练。
    什么叫做【身强体健】的含金量啊?知不知道【骨骼、肌体强度:93%】是什么概念?
    束龙前段时间每天的模擬器工作任务那么繁重,还能抽出时间来清掉游戏每日的体力,靠的就是每天雷打不动的颈部力量练习。
    你拉你的,我玩儿我的。
    外界的负担很难直接影响到束龙对赛车的操作,也就是有著这样非人的体质,他才能经受得住红牛研发部门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骡子使的压榨。
    真以为开模擬器不累?
    为了確保获得的数据足够准確,方向盘上的力反馈可是调满了的,基本上和开真f1没有多少区別。
    像束龙这样任劳任怨还每天都保持著没日没夜高强度驾驶的怪人,打著灯笼可能都找不出来第二个。
    维斯塔潘確实比较喜欢开模擬器,但维斯塔潘他也不能一直这么开模擬器,人终究是会累的。
    束龙现在的体质有点非人类,在推这圈之前其实也坚持了有至少半个小时的高速驾驶,但持续的g值袭击完全没能给他带来相应的负面身体状况。
    九號和十號弯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內倾角,和一二號弯那里的情况类似,可以在弯中就很早地开油出弯。
    之后除了低速的十一號回头弯,几乎全段都属於高速衝刺赛段,红牛高下压的赛车调校同样也是在这里的劣势比较大。
    不过现在新鲜的红色超软胎抓地力很足,抓地上限高就意味著赛车的加速性能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道末端尾速不够的劣势。
    作为现在全场唯一的一个红胎,束龙衝线后毫无疑问地又一次带来了他的三段紫。
    第一赛段最没有爭议,只有前面的三小格计时点是绿的,后面全段紫。
    第二赛段的前半部分大多是紫的,中间零星夹杂了几小点绿,然后就一路绿到了第三赛段的后半部分才又变回了满格的紫色圈速。
    1分28.637!
    冠绝全场最快圈,直接拉开当前最快的汉密尔顿黄色软胎成绩0.6,比他自己原本的成绩快了一秒多近两秒!
    就算有油量差距和轮胎差异,这种跨度未免也太夸张了一点。
    唯一能让场上各支车队的车手和领队感觉轻鬆一些的,那就是先前束龙的最快圈其实是用寿命临界点旧胎做出来的,所以能有这样的圈速提升纯属正常的......吧?
    话说这真的能让人感觉轻鬆吗?总觉得好像更恐怖的有没有?!
    该死的红牛你这是在用命抽卡啊!富哥直接氪两个卡池所以出金的概率更高是吧?
    关键是现在红牛赛车的每一次升级好像都卓有成效,从一开始勉强能和梅奔法拉利掰掰腕子,到赛季末的这一会儿已经快要能骑在法拉利的脑袋上拉屎了!
    究竟有没有人能来管一下的?
    有没有人来管不知道,反正看见这个圈速的瞬间,红牛的p房是欢腾一片。
    外面的镜头及时给到了里面的马尔科博士,老傢伙在这样的氛围烘托下乾脆也不演了,嘴角掛著志得意满的囂张,年纪一大把还跟著车库里dj的嗨曲头一点一点的。
    束龙確实不错,有他的存在,max这边或许又可以给他上一点压力敦促他继续进步了。
    自从去年max成为f1史上最年轻的分站冠军之后,老维斯塔潘好像突然意识到自己能带给儿子的帮助已经很小了,便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max成天呼来喝去的。
    这无疑是件好事,在马尔科看来max的明理和自律並不需要那些过分多余的污言秽语来督促,但他又怕长此以往这么下去会不会让max生存的环境过於安逸鬆懈下来。
    宠了这么多年,现在马尔科也有点不好对小潘说重话了,他们之间的关係和隔代亲的爷孙两个唯一的区別也就只有姓不一样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自己能把握相关的度,同时又有足够能力可以对max形成似有若无威胁的存在可能百利而无一害。
    总是需要有人去唱一唱黑脸的嘛,现在束龙无疑就非常合適这样的角色。
    红牛这边在自己给自己上压力,但这份压力已经波及到了其他很多车队。
    唯一没有太多压力的可能就只有连续称霸了好几年的梅奔,束龙这个圈速比他们去年由汉密尔顿跑出来的杆位还慢了一秒多呢,按照赛车的升级情况来看,只要不遇上天气的原因他们今年必然还可以更快。
    但是除了霸主级的梅奔,以及现在每年都感觉有希望但每年又让人感觉完蛋了的法拉利之外,绝大部分小车队的领队其实都已经开始对束龙升起了一点小心思。
    按照红牛惯例的剧本,明年束龙不出意外大概率能获得小牛的席位歷练一段时间,如果能够经受得住考验,那么他应该很快就会获得被提拔至大红牛的机会。
    但是小牛的车现在神一把鬼一把的,今年又因为一直在测试本田的引擎导致大部分时间都很缺乏竞爭力,落至队尾是常有的事情。
    赛车这个项目终究主体是车不是人,车不好使换谁来都白搭,如束龙这般有著肉眼可见潜质的年轻人也不见得能抗住破车的折腾。
    在低组別表现出色的车手有很多,但也不是每一个上来都能適应f1残酷的竞爭,每年熙熙攘攘往来多少人,最后能留在围场里的熟面孔不也还是那么几个。
    红牛体系的席位虽然机会最多,但同时又是眾所周知的不牢固,除了极个別的几个人之外大部分的车手都是朝不保夕,很少有人能获得稳定的多年合同。
    现在不管是大小红牛其实位置都还有点紧张,根据围场內的可靠消息,明年大红牛代替里卡多的车手极有可能是加斯利或正在坐冷板凳的科维亚特。
    科维亚特其实基本上已经属於被红牛扫地出门的状態,现在留著他只是因为本赛季是临时决定用哈特利替换了科维亚特的席位,这傢伙签了的合同还没有到期。
    上限確实也有,和里卡多做队友的那一年,虽然也有运气的成分,但科维亚特事实上在全年获得的积分还要更高一些。
    可是菜起来也真的是让人没眼看,各种匪夷所思的低级失误层出不穷。鱼雷这个被歪头叔叔取出来的外號可不是空穴来风,那是正儿八经被围场內所有车手公认了的。
    可有一件事又不得不承认,科维亚特极其鲁莽和攻击性极强的驾驶方式確实是一个合格的打手。
    真的是就很奇怪,当你对他抱有希望的时候他总能给你拉个大的,可刚要对他绝望,却又总是能在很多艰难的困境下为车队拼出预料之外的积分。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留著还特么烧钱。
    关键是卖不动啊!可以说鱼雷这合同基本上算是砸红牛自己手里了......
    俄老毛熊的车手本来在围场里也不咋受待见,其他大车队也看不上科维亚特那点能力,小车队倒是缺乏一个可以爭取积分的猛男,但他们那点本就不充裕的预算又经不住他撞。
    可以说现在的后排车队,除了迈凯伦也就只有小红牛消化得起科维亚特,但迈凯伦自己其实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了,到头来还是只能红牛自己在內部处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小子不知道走了什么桃运,今年閒著反而给人家三届f1世界冠军尼尔森.皮奎特的女儿给泡到手了。
    这位在赛车届有著深厚人脉影响力非凡的老丈人,现在似乎致力於帮年轻的鱼雷在红牛体系中重新寻得一个席位,此时此刻人就站在马尔科的身边看著电脑上束龙的数据皱眉头。
    明年小牛这里至少还要留出一个席位给突然得到了泰牛支持的阿尔本,没有经歷过正赛检验的束龙去留其实是还要打上一个问號的。
    毕竟f1不仅仅是个商业的世界,同样也是人情的世界,年轻的束龙除了实力似乎什么都占不著,离了红牛他在围场里的关係网约等於零。
    到时候万一他被红牛这里閒置了,那中间可操作的地方就多了。
    有人暴殄天物,那也有的是其他车队求而不得啊!
    中游车队虽然竞爭力不怎么地,但胜在日子安稳,是想要通过高压的苦难磨练自己还是图个清净循序渐进地成长,就看束龙自己怎么选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