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光微芒 - 第165章 对战略规划的下一步构想(二合一)
但和大部分参谋想像中不同,林奇除了按部就班地下达巡逻、固守和给马莱迴廊压力的命令以外。
並没有像是之前那样下达什么了不得的大胆命令。
无论是继续进攻还是掉头夹击,通通没有。
就像是一辆全速前进的装甲列车,在连续衝破数道关口后反而被下令减速停下来。
这种反差感让许多人都感到不適应。
面对莫里斯的疑惑,林奇看向一言不发的格里芬,笑著撤偏了话题。
“格里芬上將的话,应该还记得吧,上次大战中帝国一开始的战略方针那可是您主导设计的格里芬计划。”
“別这么说。”
格里芬偏过头去,以手掩面,难得露出了有些不情愿的表情。
“我在政治方面的领悟力很差,我很早以前就承认这一点了。
所以说我所做1的,实际上只是將鲁登道夫元师和弗里德里希三世陛下的目標,转化为实际的军事行动。
所谓的格里芬计划,就是这么一回事了,而且那个计划最终,不,应该说在大战开始后很快就失败了。”
“但我说的就是这个,据我所知,上次大战一开始的战略目標是由鲁登道夫元帅提出的。
其要求帝国舰队在开战后三个月內击溃列塔尼亚和维多利亚的舰队,並建立起亲帝国的列塔尼亚王国政权。
以此为屏障,抵挡来自自由联邦压力的同时,取得列塔尼亚星域的广市场。
我说的没错吧。”
“是这样没错,但我不是说过了,帝国舰队在一开始的確给予了两国舰队联军极大的打击。
但后续在自由联邦的援助下,列塔尼亚舰队反推战线,打到了烈日要塞面前。
再加上战前明確表示会帮我们缓解压力乃至直接参战的萨拉斯帝国也爽约,帝国只能在取得不错战果的情况下和列塔尼亚和。
这一系列变故,直接导致我的那个格里芬计划沦为笑柄,你这种军校生应该把那玩意当反例学过才对。
等等..:你小子该不会是故意的吧?”
眼见老登拳头硬了,林奇尷尬一笑,摆了摆手道:
“怎么会呢,我只是一直都觉得,无论是鲁登道夫元帅制定的目標,还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標而设计的格里芬计划。
它们二者本身其实是正確的,只是並不是说正確的事情便一定能够取得成果。”
上次大战对交战双方的影响相当深远,军事理论方面暂且不谈,在更加基础层面的影响才是被林奇关注的地方。
就比如,联合王国因为上次大战付出的牺牲太多,哪怕战后迎来了婴儿潮,此时的徵兵也很难取得显著成效。
从上次大战中倖存下来的人们总会教导后代远离战火。
如果换算成国家精神之类的buff,那就是-50%可用人力。
而帝国这边,则是兼具大战胜利者的骄傲,以及没能得到想要之物的苦涩和不甘。
由此催生而来的,自然是更为狂热且难以抑制的渴战思潮。
这样的国家精神,高低也得是个每周战爭支持度+0.07的贵物buff。
倒也不是说打仗一定就是坏事,帝国好列在上次大战中就捞到了弧光粒子的產地马莱迴廊。
很多时候,战爭也是转移內部矛盾的好手段,嗯,这也是总参谋部计划诞生的主要原因。
但战爭只是手段,不是目標,这一点必须要明確才行。
要通过战爭拿到怎样的利益,这样的利益是非拿不可吗?有没有其他可以拿到利益的手段?
思考的越多,眼界自然也就越为宽广,像是格里芬这样只享受於战爭本身的人,让他去思考鲁登道夫元帅的每一个指令每一句话,那未免有些为难他了。
“格里芬计划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拉拢一批,打击一批。
帝国周边的邻居普遍不强,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相应的,它们也构成了我们的牢笼。
而鲁登道夫元帅的战略可是出过书的...”
“啊,我知道,是那本《大战论》吧,鲁登道夫元帅在战前就对国际形势加以分析,並为帝国的战略布局做出了三步走的规划。”
“很好,卡尔,接著往下说。”
林奇露出鼓励的笑容,示意跟隨莫里斯中將一同来到指挥台的卡尔开口“额,抱歉,那我就继续说了。”
卡尔这才意识到在一个將官起步的高层指挥台上,自己一个小小尉官有些不知好歹了。
但既然林奇阁下都让他说了,他也就不会放过这个展示自身的机会。
“鲁登道夫元帅为帝国突破围困的战略做出了三步规划,其中第一步便是稳固和南部诸国的关係。
在获取一个安全稳定的后方的同时,从南部诸国获取充足的资源和市场,从而为帝国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17
这一点在上次大战前,帝国做得很好,甚至於大战中南部诸国也派出了舰队为帝国作战。
“而第二步,是要和列塔尼亚开战,获取帝国缺少的弧光粒子產区,並在列塔尼亚建立一个亲帝国的政权。
这一步的主要目的则是移除帝国西侧的威胁,便於帝国转头专注於应付来自萨拉斯帝国的威胁。”
没错,哪怕两国体制相近,甚至王公贵族间也经常沾亲带故。
但萨拉斯帝国作为自由联邦的头號大敌,其兵锋却是经常悬在帝国北方的北境三国头上。
这三国明明是因为帝国的威胁才结成联盟,可最终又因为来自萨拉斯帝国的压迫而成为了帝国的保护国,这是件很讽刺的事。
只能说,国与国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只有永恆的利益,
卡尔略作停顿,见林奇等人没有要补充的意思后才再次开口道:
“而鲁登道夫元帅战略的最后一步,便是將莱茵帝国置於自由联邦和萨拉斯帝国爭霸的中间地带。
左右逢源,吸纳周边小国的资源,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过后,將原本宇宙中的二极对峙,转变为三国对立。
而这,才是帝国在大战中应该做到的战略目標。
不是以星域和军力得失来计算,一切为盘活帝国的周边关係服务。”
“嗯,说得很好,只可惜,在上次大战中,自由联邦支持维多利亚两国的决心太过坚定。
而萨拉斯帝国也因为不希望我国一举攻下列塔尼亚,选择了作壁上观,
没有出兵牵制自由联邦。
在大战最后的阶段,自由联邦的舰队已经开到了维多利亚的边境上。
呵呵,那场面,卡尔你是不会想看到的。”
格里芬摇了摇头,脸上浮现一抹苦涩。
哪怕帝国全盛时期都未必能抵挡自由联邦的航队,又何况那时他们已经和联合王国两败俱伤。
林奇感觉好好的作战会议都要开成什么缅怀追悼会了,便连忙开口道:
“总而言之,虽然上次大战之后,鲁登道夫元帅的策论已经不被主流思想接受,但我仍然认可《大战论》的核心思想。
帝国不能一味仰仗自身的武力去解决问题,外交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如果按照总参谋部的战略思想执行下去,帝国一定会陷入举世皆敌的地步。
哪怕帝国真的在西线战胜了联合王国,最终的结果想必也不会好到哪去。
毕竟和上次大战不同,这一次自由联邦显然提高了对联合王国的支持程度,而萨拉斯帝国也没有了关於继承权的內乱问题。”
莫里斯適时总结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打算从內部分裂联合王国?可这未免有些.”
“莫里斯中將是觉得这太过困难么?”
林奇微微一笑。
“可我要是说,这只是个开始呢?在我看来,无论是列塔尼亚,维多利亚,甚至是自由联邦,都未必不能利用。
前提是,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
“萨拉斯帝国?”
莫里斯表情骤然严肃起来,虽然他没有接收到什么和北边有关联的情报,可林奇的话他不得不重视。
“你的意思是,他们有动作?”
“谁知道呢,这就是假设的魅力啊。”
虽然是这么说,但林奇很清楚,按照前世的经验来看,最迟在明年的下半年,萨拉斯帝国就会悍然入侵北境三国。
这三国作为莱茵帝国的保护国,前一世他是有心无力,可现在前线形势转好后,难道还要装驼鸟?
再说了,萨拉斯帝国在吞下北境三国后,顺带著撕咬下了一大片帝国的星域,美名其曰帮助莱茵帝国抵挡联合王国的攻势。
实际上谁还不知道这已经进入了他们和联合王国划分利益的阶段。
罗曼诺夫,阿列克谢耶夫,还有其他那些萨拉斯帝国的老对手,你们可给我等著吧。
无声在心中放了波狠话,林奇收敛了笑容。
“说归说,但我们刚刚所討论的都只是我们目前的战略方针和目標,如何达成目標的手段还需要在座的各位一同努力。
分裂联合王国,需要藉助他们国內即將爆发的反战浪潮,为此我们需要不断给予马莱迴廊之敌压力,迫使联合王国继续向前线增兵。
甚至说,我们要亲手製造这样的浪潮。
另一方面,我们对於联合王国军前线舰队的作战计划也可以略作改动。
要知道,联合王国目前在前线的舰队数量比我们多得多,我们没有足够大的胃口去一口吞下被围困的敌方航队。
但新组建的帝国第十舰队已经在中央星域集结完毕,等他们抵达战场形势自然会再次发生逆转。
因此,我的想法是,对联合王国前线舰队分而化之,只吃掉其中一部分舰队。
如果操作得当,被我们放回联合王国的那部分舰队,说不定会起到意想之外的作用。”
马莱迴廊,科尔马星系,该星系作为马莱迴廊中排行前三的富饶之地,
不但星系內各种资源丰富,恆星和行星间的距离也合適。
並且科尔马星环境宜人,在上次大战开始前便是列塔尼亚的旅游胜地,
这十八年在帝国手上也多有开发,甚至经济比大战之前还要更好。
但再怎么说,马莱迴廊的列塔尼亚人都会有种比莱茵人低一头的感觉,
科尔马星也不例外。
再加上为军工让步的资源开发,以及更为严格的管理和税法。
这里在联合王国舰队打过来后可谓是食壶浆,喜迎王师。
只是这样的欢欣鼓舞並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一开始,在联合王国將官鼓舞人心的演讲下,军民一团和气,誓要將帝国军彻底赶出马莱迴廊。
可紧接著,因为补给线吃紧的原因,联合王国军很快就开始要求马莱迴廊为舰队分担部分物资供应。
同时为了儘快回復马莱迴廊的工业能力,大批闻风而动的联合王国企业快速涌入马莱迴廊的各个殖民星和工业基地。
谈笑间便瓜分了当地资本手上的各项產业。
至於不愿意让出利益的那些人,早就被和资本串通一气的军情处,以间谍罪抓到不知哪个大牢去了。
这一切自然和誓要在前线捞个盆满钵满的埃德蒙中將脱不开关係,但实际上包括亚当斯上將在內的诸多前线军官也都参与了这一场利益划分。
毕竟联合王国自有国情在此,打仗是要钱的,当国家的財政支出无法完全负担沉重的军费,那就要发行国债。
普通民眾购买的国债只能占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大部分的国债会由资本集团认购。
他们掏了钱,那自然是要追求回报的,国债的利息早已无法满足那日益见涨的胃口。
要求在马莱迴廊得到一定的补偿,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提议。
这个过程中,资本拿到了当地的產业和市场,而官员和军官拿到了资本的支持和资金。
双贏的过程中,便只有这些马莱迴廊的本地人吃亏,而谁又会为这些已经被併入帝国十多年的“列塔尼亚人”发声呢。
再加上为了供应舰队而逐步严峻的物资供给情况,马莱迴廊甚至很快就出现了一些对於联合王国来说颇为不和谐的声音。
已经有人开始觉得,当个帝国人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仅在烈日要塞陷落后的一周內,林奇舰队就收到了上百份来自马莱迴廊资本家,或是民间团体传递的情报。
帝国在马莱迴廊的影响力,隨看第十三航队的到来,正在逐渐上升。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