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光微芒 - 第452章 弧光跳跃战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2章 弧光跳跃战术
    虽说留克申家族这边,对於莱茵帝国一侧的防御力量並没有得到加强,但作为两国边界的一部分,其实这里的防御力量也一直都不算弱。
    两千艘战舰的守备舰队,再加上三个星系的三座太空堡垒,哪怕它们比不上行星要塞的防御等级,但对於萨拉斯帝国这样的堡垒狂热国家来说,也足以让一般的舰队喝上一壶。
    关键是特维尔星区面向莱茵帝国一侧的星域条件也相当恶劣,双方彼此间可通行的航道只有两条,星域之间不是重力异常区就是荒芜陨石带。
    这两条航道中的一条也只能少量通行星舰,无法用作航队通行。
    这三个星系在唯一的大航道上一堵,就是莱茵帝国这边的两支舰队倾巢而出,那也得打上个把月才过得来。
    而那时自由联邦为了履行承诺,不管他们做好战爭准备,都得发起进攻了。
    留克甲家族和贵族联盟这边也能腾出足够的时间来调动航队抵御莱茵帝国的进攻。
    林奇对留克申家族的反应一览无遗,鸦巢虽说触及不到舰队指挥部这样的军事机要部门,但哪怕是多在跃迁站,军事要塞中安插那么一两个眼线。
    对於公爵家族私兵这种程度的军事组织来说,便足以將其部署摸个七七八八。
    其舰队主力的部署方向,守备舰队驻守在何处,要塞的修情况,补给舰队的动向和航线。
    这些情报都被拿上林奇指挥台的时候,对留克申家族的战略主动权无疑便被他牢牢把控。
    隨著战爭渐起,各国之间的情报斗爭也越发激烈起来,林奇魔下的鸦巢组织现如今能在各国的情报机构中名列前茅。
    除去贾斯帕的能力出类拔萃外,跟他往鸦巢中大量投入光能者作为高级特工也有不小的关係,这些都是鸦巢作为一个情报机构自身能力方面的突出。
    而鸦巢情报工作经常压制对手的另一个原因会让很多人难以想像,那就是莱茵帝国现如今战爭的正当性。
    自从莱茵帝国西线攻势惨败后,莱茵帝国发起的战爭,除去对南部诸国的战爭外,基本都是自卫战爭和援助。
    从马莱迴廊到北境三国,再到对维多利亚边境的那场战爭,哪怕是主动出击,莱茵帝国舰队都是点到为止,从未主动占领国外的星域。
    这让莱茵帝国在这两年声誉急剧提升,尤其是在北境三国和列塔尼亚。
    甚至於在自由联邦也有民眾因为莱茵帝国在北境三国战爭中站到了民主联盟这一侧,共同对抗萨拉斯帝国,从而对莱茵帝国產生好感,出现了一些为莱茵帝国发声的现象。
    在自由联邦的战爭需求下,这些声音自然是翻不起什么风浪,只会被彻底打压下去。
    但如果战爭持续了下去,甚至是出现不利的局面,那么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自由联邦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內,都会承担巨大的舆论压力。
    所以这也是林奇主导莱茵帝国外交政策,收缩军事扩张倾向,带来的隱形好处。
    在这样的情报优势之下,留克申家族要说唯一神秘的军事情报,那就是他们那颗移动要塞的动向了。
    如果说这颗移动要塞被调来防备莱茵帝国舰队,那么无论是三支舰队还是两支舰队,只要敢於发起进攻,就一定会遭受迎头猛击。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毕竟林奇从未打算將主攻方向放在留克申家族上,他真正的目標,是公爵联盟中实力最强,星域位置也最为靠后的罗斯托夫公爵领。
    也就是罗斯托夫星域,这个在公爵联盟五位大公爵眼中根本受不到任何威胁的大后方星区。
    这听上去或许会让人感觉有些天方夜谭,因为单纯从空间航道角度来考虑,
    想要去往罗斯托夫星域,那就必须先过了留克申家族的特维尔星区这一关。
    想要另闢蹊径的话,要面对的是上千光年的荒芜宇域。
    人类歷史上最长距离的未知航道突袭,也就是曾经莱茵帝国在上次大战中突袭联合王国航队的那一次,距离不过才六十光年。
    即便如此,那时他的舰队都已经达到了组织度和整备度的极限,继续沿看未开闢航道前进,搞不好就会全军覆没在无人所知的某个星系里。
    但林奇的计划,从技术角度上是可以实现的,因为他已经在维多利亚舰队的身上尝试过了,第干航队通过破壁计划的跃迁技术,绕过了维多利业边境的跃迁干扰装置。
    完成了对维多利亚边境星系亚当斯敦星系的突袭。
    破壁计划带来的弧光空间深潜,足以让舰队在深层弧光空间內绕过人类现有的跃迁封锁装置,跳过被要塞卡住航道的桔。
    这是一种改变了传统宇宙战爭的绝佳手段,只是想要在实战中对其进行应用,並没有想像中简单。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被绕过的要塞不会因为被前后夹击而变得更容易被击破,將舰队送进去容易,出来可就不好说了。
    就像是行星时代的伞兵,星际时代的轨道空降兵一样,悍然跃入敌方重围中,固然能为战略和战术发挥极大作用。
    可失去补给、后援的情况下,只要不能毕功一役,那么这些被送入后方的航队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如果不能在兵力大幅领先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战术,那么就是用舰队兵力进行一场豪赌。
    更不要说这种跃迁方式需要消耗的弧光粒子根本是个天文数字,不但会让后勤系统伤筋动骨,舰队自身携带的弧光粒子也会受到严峻挑战。
    但哪怕是有著如此多的限制,林奇还是打算直接绕过特维尔星区,直接对罗斯托夫星区发起突袭。
    他的决策原因有很多,在战略层面上,罗斯托夫家族的舰队因为他们星区的位置很靠后,所以已经倾巢而出。
    一支前去和斯摩棱斯克大公的航队匯合,另一支则是正在前往特维尔星区,
    准备来帮助米哈伊尔公爵,也就是留克申公爵抵御皇室舰队的进攻。
    此时罗斯托夫星区正是最为虚弱的时候。
    而在战术的选择上,这种被他命名为弧光跳跃战术的深潜跃迁战术固然是有著多种限制。
    可在现如今莱茵帝国所面对的战场上,这些限制,或许都能得到其他方向上的解决方法。
    最直白的一点就是,林奇的航队跳入罗斯托夫星区后要起到什么效果?
    占领什么战略节点才能为正面战场,或者说整个林奇的战略部署发挥出足够的作用?
    林奇的战略目標,最终还是要突破特维尔星区的封锁,因此边境的那些要塞是迟早要拿下的,因此执行弧光跳跃战术的舰队,目的就是牵扯公爵联盟的航队,吸引目光也好,拖延时间也罢。
    无论是攻占罗斯托夫星区的首府星系,还是攻击他们的工业中心,都只能说拉到了仇恨,但这支舰队一定无法在重重包围之下存活太长时间。
    所以林奇將这支舰队的进攻目標划定在了一个极为特殊的星系,下托夫斯克星系。
    为什么说它是个极为特殊的星系,这是因为这个星系被分做了两半,其中一半是在萨拉斯帝国手上,可另一半的上托夫斯克星系,是在东国手上。
    也就是说,只要拿到了下托夫斯克星系,那么就能够在这里得到来自东国的补给和支援。
    而关於这一点,林奇已经提前和东国的特使傅瑞丰交涉过,后者明確表示不会直接派遣舰队参与西方宇宙的任何战爭。
    但对於提供物资补给,甚至是战舰维护等支援服务,傅瑞丰却是毫无压力地一口答应下来。
    甚至於如果莱茵帝国舰队顶不住了,还能撤到东国境內去休整,只是届时就不太好再次发起进攻了。
    换而言之,林奇拿到了东国的军事通行权。
    用傅瑞丰他那个助理略显傲慢的话来说,那就是萨拉斯帝国曾经掌了他们不知多少的工业设施和技术,现如今没有任何立场指责他们的外交决策。
    届时莱茵帝国舰队就往下托夫斯克星系那一停,罗斯托夫公爵敢不把舰队往回调吗?
    而且,他將舰队调回去以后,敢无视东国的態度,进攻莱茵帝国舰队吗?
    所谓的狐假虎威,甚至能被莱茵帝国用在萨拉斯帝国的身上,也是魔幻现实的发展。
    但也就是这么一招,搞不好真的对最为了解东国实力的萨拉斯人管用。
    在跳帮进去的舰队站稳脚跟后,莱茵帝国这一侧的守备舰队就可以对特维尔星区动手了。
    如果能在后续的作战中,打通从莱茵帝国这一侧到下托夫斯克星系的通道,
    那么东国便能实现他们承诺中关於实体物资的那部分。
    有了这条输血线,那么莱茵帝国將不会畏惧自由联邦的攻势和封锁。
    五月二十七日,萨拉斯帝国皇室舰队已经攻破了留克申家族顶在前线的沙竭堡垒,兵锋直指横在他们和特维尔星区首府星系之间最后的阻碍,沙洲要塞。
    与此同时,莱茵帝国的第九守备舰队和第十一守备舰队都开出了原本的驻扎星港,朝著边境开拨,牢牢吸引了公爵联盟舰队和情报人员的视线。
    在这两支守备舰队的掩护下,莱茵帝国第七舰队已经在提前两个月就已经建设完毕的破壁计划星港准备完毕。
    为了这一次的弧光跳跃战术,莱茵帝国在整个912年內都在从列塔尼亚和南部诸国进口弧光粒子,林奇名下弧光粒子开採公司的產出更是直接运往东部星域,
    不做任何其他安排。
    可以说,维多利亚边境上那次弧光跳跃战术,耗费了整个西线战役中莱茵帝国三支舰队消耗的弧光粒子量,这次只会翻倍不止。
    而上一次计划间接导致了维多利业对於列塔尼业布置的最后拯救计划破產,
    艾伯特得以在莱茵帝国的支援下顺利完成国家统一。
    从战略上来说那绝对是一次稳赚不赔的战术。
    这一次,林奇算是將筹码都放在了东国身上,只要东国不食言,那么事成之后能够给莱茵帝国带来的回报,十倍不止。
    至於东国会不会食言,林奇相信作为一个时隔数百年试图重新回到整个人类文明得到话语权的超级大国,他们不会隨便挥霍外交信誉度。
    而且,傅瑞丰前期带来的许多技术都是极为珍贵且实用的军事技术,其价值甚至已经抵得上一支舰队,没道理放弃这样的前期投入。
    林奇站在星港中心和当初破壁计划实验时看上去差不多的圆弧壁一侧舷窗,
    看著已经拿好装备在中心点等待启动信號的黑色贝希摩斯。
    这台机体现在由霸者驾驶,能切实发挥出四代半机体的水准,而霸者这次也会成为第七舰队的舰载弧光机驾驶员,跟隨第七舰队一同去罗斯托夫星区。
    至於第七队原本的弧光机驾驶员马丁,则是还在勤勤恳恳地为破壁计划服务。
    这些时日以来,若不是马丁、英蒂丝和霸者的勤勤恳恳,莱茵帝国的破壁计划也无法取得现如今已经覆盖了大半个南部星域,联通了两条主动脉的成就。
    可以说林奇能够大胆执行弧光跳跃计划,跟破壁计划初见成效,为军事航道节约了百分之三十的弧光粒子,也有很大关係。
    节流节到这种程度,跟开源也没什么区別了。
    隨著控制台的命令下发,空间站破壁装置將弧光能聚焦起来,新的破壁技术让原本由弧光机进行主导的破壁环节,转为由空间站机械装置来完成。
    这样可以大幅减轻弧光机驾驶员所受的精神压力,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有林奇那个变態的弧光亲和度。
    不过两分钟时间,浅层弧光空间扩散的波动蔓延开来,贝希摩斯机体已经消失在了空间站圆弧的中心。
    林奇隔著窗看著空间站护盾在弧光能下泛起的轻微波动,思考著舰队合適的进攻时机。
    这一次他没有跟隨第七航队一同前往罗斯托夫星区,作为帝国军的最高指挥官,那样实在是太过冒险,且没有性价比了。
    他需要留下来指挥后续对特维尔星区的进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