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山河 - 第143章 裁撤厂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 裁撤厂卫
    扬州府。
    刚收到广西叛乱的消息,李牧没有当成一回事。
    封建王朝农民起义,就从来没断过。
    其中九成以上的叛乱,县衙那帮人就能够搞定,剩下的卫所兵也够用了能够闹出大乱子的,还不足百分之一。
    恰好广西叛乱,就成了这百分之一。
    地方官低估了广西的社会矛盾,白莲教起义爆发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加以重视。
    草率出兵平叛,连续三次惨败之后,只能向朝廷求援。
    最先收到消息的南京六部,本该第一时间採取措施,
    因为朝中党爭激烈,不想惹麻烦的躺平官僚,选择了把决策权交给京师广西距离京师终归太远,求援信抵达京师时,被围困的泗城州已经沦陷。
    收到求援之后,朝廷也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决策,反而陷入了新一轮党爭中。
    以尹、左二人为首的清流党人,趁机向阉党发起了攻击。
    双方打的你死我活,根本没人关心广西战势。
    意识到阉党大势已去,原本在暗中支持左光恩的一眾辅臣,纷纷转头落井下石。
    不是大家不讲道义,官场斗爭本来就是弱肉强食。
    大家都是官僚,就算节操略高一些,本质还是一样的。
    知道阉党完蛋了,大家首先想的就是瓜分好处。
    一时间大量的阉党官员,纷纷银鐺入狱。
    朝堂上的混乱,为叛军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广西巡抚殉国的消息传来,內斗嗨了的群臣,才意识到情况不妙。
    此时叛军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广西,开始向周边各省蔓延。
    “简直就是乱弹琴!”
    收到调令的李牧,当即怒骂道。
    最近这段日子,他一直在训练部队,没怎么关心朝政。
    回过神来,才发现京中那帮官僚,居然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
    从叛乱爆发到现在,前后经歷了四个月时间。
    期间朝廷有多次扑灭叛军的机会,最后都因为党爭给错过了。
    现在阉党的罪名,確实被定死了,可叛军也因此做大。
    见识到了党爭的危害性,李牧对那帮只顾爭权,不管国家利益的傢伙是深恶痛绝。
    “大人,朝廷的事情,我们不该议论。
    既然收到兵部的调令,我们做好平叛工作即可。”
    兰林杰委婉的劝说道。
    普通人喷一喷朝政没事,可作为朝廷命官討论这些问题,就非常敏感了看似朝廷恢復正常运转,但党爭依旧在持续。
    以李牧的身份,虽然不需要怕事,但也没必要自討麻烦。
    “罢了,给南京六部发一份公文,就说扬州营奉旨从海路登陆广西平叛请他们在十天之內,调集一百艘大船,作为运兵之用。
    暗地里放出消息,就说阉党余孽不甘心失败,企图阻扰朝廷出兵平叛。
    多编些故事,比如:剋扣平叛大军粮草,故意设限制阻扰大军前进--“·
    风波闹的越大越好,必须让南京六部的官员都知道。”
    李牧平静的说道。
    见识到了朝中官员们的作风,他不得不先小人后君子。
    不给南京六部施加压力,天知道那帮官僚会推到什么时候。
    兵部给他的命令,可是两个月內抵达广西。
    这年头没有高速公路,一路绕行过去,从扬州到广西的实际路程怕是超过四千里。
    加上筹集粮草的时间,时间周期可是相当的紧。
    理论上来说,沿途的地方官会予以配合,但李牧对这些傢伙不放心。
    歷史经验告诉他,把后勤寄托在別人身上,早晚都会吃大亏。
    不想和沿途的地方衙门扯皮,索性就选择走海路。
    大虞的航海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近海航行完全不在话下。
    眼下赶上了平叛的机会,正好以运兵为藉口,伸手向朝廷要船。
    运完了兵,接著还要给大军运送粮草。
    反正广西之战,短时间內结束不了。
    即便是剿灭了叛军,还有南面的邻居要收拾。
    在运输的空置期,把部分船借给水师训练一下,想来也是合理的。
    天天被水师將领催著要船,李牧也是压力山大。
    “大人,还得是您有办法!”
    兰林杰缓缓说道。
    跟著李牧的时间越长,他就越觉得自己认知不足。
    武將中的关係户其实並不少,可是敢拿捏文官,基本上都集中在九边。
    內陆地区的武將,都要低头做人。
    到了李牧这里,这些惯例全部被打破。
    在和地方官打交道的过程中,一直掌握著主动权。
    京师,太和殿。
    “各地的兵马,走到了什么地方,多久才能抵达战场?”
    姬昭顺关心的问道。
    作为倒阉的幕后推动者,姬昭顺无疑这场政治斗爭的大贏家。
    不光在朝堂上成功立了威,还顺势把司礼监收入囊中。
    代价就是官僚的节操进一步下降,让大虞朝的党爭进入了新时代,广西叛军也趁机做大。
    前面的危害,一时半会儿感受不到。
    可广西叛军壮大,却是直接让姬昭顺感受到了威胁。
    “陛下,广东、湖广、云贵的兵马,均已经奔赴前线。
    此刻正在对叛军实施围堵,其余各路兵马因为距离缘故,尚且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抵达。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年內可以把叛军围堵在广西境內,来年就能够平息广西之乱。
    现在最大的不確定性是南边的黎朝,当代安南王野心勃勃,多年不向朝廷进责,还时常袭扰边界。
    先帝生前,就曾考虑过对黎朝用兵,收復丟失的交趾布政司。
    因为上一次辽东战场大败,才被迫取消了计划。
    如果这些人加入进来,那么广西战场,很有可能旷日持久。
    眼下最大的问题是军餉划拨不及时,云贵之兵因为军餉问题,短时间內无法投入战斗。
    其余各路援军,朝廷也只是给了八成开拔费。
    沿途行军数千里,所需费用绝对不小。
    如果不能及时拨付钱粮,士兵很有可能袭扰地方,造成更大的乱子。”
    景国良严肃的回答道。
    现在的大虞,真可谓是內忧外患。
    朝廷没有第一时间平定广西叛乱,必定会进一步刺激安南人的野心。
    现在没有採取行动,那是想要让叛军消耗大虞的实力。
    等平叛大战进入后期,那些反贼有很大可能会投靠安南人。
    多了一群带路党,大虞想要收復广西,需要付出的代价绝对不低。
    广西东连广东,西接云南,南临北部湾,北与湖南、贵州相邻,在军事上是兵家必爭之地。
    无论朝廷是否愿意,这场仗都必须打。
    得到了確切性的答案,姬昭顺的脸色很是难看,內心深处亲政的念头更强了。
    如果不是这些辅政大臣瀆职,收到广西叛乱的消息后,立即出兵镇压,
    局势也不会恶化到现在这种地步。
    “户部!”
    姬昭顺不爽的点名道。
    他可没有忘记,上次群臣逼宫,就是户部带的头。
    现在南疆战事紧急,户部又出了问题,简直是一点儿大局观都没有。
    “陛下,户部没钱!”
    上官宇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大虞现在钱的地方太多了,他恨不得一个铜钱扮成两半。
    广西的战事重要需要钱,辽东的战事同样重要,还是向户部要钱。
    先帝的皇陵正在施工中,这笔开销肯定不能省。
    各级衙门都在说削减开销,到了经费核算的时候,开销不减反增。
    户部只能和大家討价还价,儘可能的减少財政支出。
    为了节省开销,官员们上个月的俸禄宝钞占比又加了一成,下面不知道多少人在他骂他。
    即便是如此,朝廷的財政亏空,还在不断扩大。
    “不是刚查抄了一帮贪官么,户部怎么会没钱?”
    姬昭顺恼怒的问道。
    “回稟陛下,刑部和大理寺查抄的犯官家產,合计约一百二十万两。
    其中现银只有不到三十万两,剩下的多是不动產,变现需要时间。
    对比朝廷庞大的开销来说,这点儿钱只是杯水车薪。”
    上官宇淡定的回答道。
    这可不是他户部的责任,移交过来的犯官家產,一共就这么点儿。
    相比真实贪污数字来说,这些家產顶多算一个零头。
    剩下的钱去了那里,这是一个没法聊的话题。
    清流党人为了扳倒阉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家也不能白干。
    从皇帝把抄家任务交给刑部和大理寺开始,就註定了收上来的钱,必定会大打折扣。
    这些钱不光经办人分了份,朝堂上的主要官员,几乎是人人有份。
    在先帝朝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苦日子,大家也需要找机会补一补。
    “怎么才这么点儿?
    d
    姬昭顺难以置信的问道。
    他可是记得,先帝朝最大的一次逆案,光查抄出来的现银就有四百多万两,还是二十万两黄金。
    加上各种不动產,累计抄家所得超过一千万两。
    靠著那笔巨额收入,让朝廷从辽东大败中迅速走了出来。
    並且还有余力剿灭两淮盐商集团,完成了对盐政的改革。
    后续查抄反贼余孽,同样获得了一笔巨额收入。
    靠著这些收入,朝廷才从去年开始大肆採购战马,扩充军备力量。
    到了他继位的时候,户部光存银就超过五百两,內库也有八百万两存银。
    可以说是大虞朝难得的富裕时期。
    这才过去小半年时间,朝廷的財政,就迅速由正转负。
    既然官员那么能捞钱,把持朝政的阉党,应该能够捞取更多的钱才对。
    按照姬昭顺的预估,只要干掉了阉党,不光能填上他前面捅出来的资金窟窿,就连收復辽东也是轻轻鬆鬆。
    “陛下,阉党最大的贪官,还在静养呢!
    有时候一个巨贪的家產,能顶上下面无数人的总和。”
    左都御史卢之范的回答,让群臣鬆了一口气。
    这个藉口不完美,但用来糊弄新皇还是足够用了。
    只是一眾辅臣的脸色非常难看,知道大虞的官僚能贪,万万没有想到刑部和大理寺做的这么过分。
    若是早知道下面的人这么狠,前面就不该收礼的。
    一阵眼神交流之后,几人当即决定,找机会换掉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
    在大虞朝贪腐可以,但必须適度。
    幸好新皇好糊弄,若是换一个精明的主,今天的事绝对收不场。
    逮著这个问题往下查,他们几个都只能提前交权,然后灰溜溜的回家。
    “罢了,皇兄若是怪罪,朕一肩担著就是。
    刑部,派人缉拿左光恩,查抄其家產。
    不过抄家只能解燃眉之急,眾卿可长远之策?”
    姬昭顺的话音落地。
    群臣瞬间脸色大变,包括清流党人,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左光恩可是辅政大臣,这么急著把人拿下,吃相未免也太过难看。
    眾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另外七大辅臣,遗憾的是这七个老狐狸脸上没有任何变化。
    群臣想要附和皇帝,又担心得罪一眾辅臣。
    相比倒台的左光恩,这几位才是真正大权在握的。
    一旦被嫉恨上,能不能撑到皇帝亲政,都是一个未知数。
    群臣纷纷左顾右盼,大殿內的气氛一下子尷尬了起来。
    “陛下,臣有一策,可解朝廷財政困境。”
    听到这个出乎意料的答案,群臣的目光一下子匯聚过去。
    解决朝廷的財政困境,这口气著实太大了。
    要知道大虞的財政问题,一直困扰著歷代君主。
    期间採取了各种措施,都只能勉励维繫。
    最成功的改革,还是在先帝朝,出现了百年来的第一次財政盈余。
    “先帝时期,朝廷裁撤冗员,让財政支出每年减少六十万两。
    可那还做的不够,想要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裁撤更多的冗官。
    臣右给事中邱嘉熙,恳请陛下裁撤东厂和锦衣卫。
    这两个机构自建立以来,除了跟著阉党残害忠良、祸国殃民外,於国於民无一功。
    留著他们不仅每年要空耗钱粮数百万两,还有可能被野心家利用。
    陛下继位后拨乱反正,將阉党一扫而空,正是开创新气象的最佳——”
    一阵马屁忽悠,加惊世骇俗的言论,让群臣成功记住了邱嘉熙废掉厂卫,这是文武百官共同的梦想。
    只要是在朝堂上混的,谁也不愿意被人监视著。
    可对皇权来说,厂卫的存在,有著非比寻常的意义。
    见姬昭顺没有一口拒绝,反而陷入了沉思,眾人的心思一下子变了。
    “为天下计,臣恳请陛下废除厂卫!”
    “为天下计,臣恳请陛下废除厂卫!
    一个又一个的开口,很快废除厂卫的呼声,遍布了朝野。
    “好!
    朕决定自即日起废除东厂和锦衣卫,诸位辅臣劳烦大家拿出一份裁撤方案来!”
    姬昭顺的话,惊得群臣目瞪口呆。
    大家只是说说而已,万万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真的答应。
    最懵逼的还是七位辅臣,他们此时的脑袋瓜子都是嗡嗡的,完全不知道皇帝心里在想些什么。
    不过这种符合百官利益的事情,还是皇帝本人答应的,他们肯定不能明著反对。
    “臣等遵旨!”
    短暂的迟疑后,七人齐声答应道。
    想不通皇帝这么干的原因,那就乾脆懒得想。
    事情是一名不起眼的御史挑起的,决定是皇帝下的,他们只是按照皇帝的意思办。
    未来后悔了,那也是皇帝自己的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