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北平围城开始 - 第339章 质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9章 质疑
    何金银一觉醒来,从狄飞口中意外得知了一条“打脸”消息。
    “有司传讯,截获今日上午十时从北平发往海岛的一封加急电报,声称辅华矿药厂事件由其部精心策划、一力促成。电报共分为四段,全文多达三千余字,內容详实、思路清晰,其中部分信息我们並没有向社会公布,足可作为一份『呈堂供证”来对待..:”
    这是一封文字密密麻麻的电报译稿,与印象中那种措辞儘量简短、文字极力凝练的“密电”不同,行文洋洋洒洒、不吝辞藻,尤其对事后各方反应、现场惨状的描写著墨颇多.::
    乍一看,更像是刊载在各路小报上的边消息,背后是一个苦思冥想、抓破头皮的穷酸墨客。
    狄飞见何金银看的专心,自动將这份“变相的沉默”代入理解为一种“无地自容”的羞愧,儘量以一种平和、不掺杂个人情绪的口吻出言劝慰。
    “狄某痴长几岁,隨朝阳、平川他们喊你一声『荣哥儿』不为过吧?荣哥儿,来日方长,千万莫要气馁!毕竟根据昨晚你反馈的情况,作出『生產安全事故”这样的判断並不为错。只是情形总在发生变化,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何金银募的抬头,將还在“自说自话”的狄飞嚇了一跳。
    “狄组长,您就不觉得...这份电文有点...囉嗦?”
    狄飞似乎早就想到过这个问题,洒然一笑。
    “確实,莫说是在战时,就是北平和平解放后,我们截获的电文也少有这样的长篇阔论。电译组的同志都忍不住嘲笑说,这是潜伏的渣们苦於一直没有能拿的出手的『成绩”,好不容易逮住个蛤、恨不得出团粉来...”
    专案组的同事们在这点上颇有共识,对敌人的不屑早已深入骨髓,闻言更是鬨笑声一片。正所谓“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却更衬得眉沉思的何金银有些“不合群”、“不识趣”。
    “狄组长,我能见见电译组的同志么?”
    “嗯嗯..嗯?”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狄飞眼中带上了几分审视,对上何金银灼灼的自光,略一思付,只当这个年轻人还不死心:“这是地址,刚好电文回执要差人送过去,荣哥儿既然有心,那就有劳你跑上一趟了。”
    何金银敬过一礼、转身离去,身后...是专案组办公室內一道道意味各异的目光“相送”。
    “狄组,管这小子了,都是过来人,谁还没有心气儿高过?年纪轻轻,路又走的太顺,稍一遇到磕绊,先不思已过、惯会在別人身上找问题,很正常..:”
    “可不能这么说,张局眼前的『红人儿』,又是科班出身,跟著苏维埃专家学过几个月...思路和我们这些『泥腿子”出身不同,不才显得人家“格调高雅”么?”
    背后议论者有之,阴阳怪气者有之,冷眼旁观者有之,打抱不平者有之..:
    狄飞斜睨了手下这帮“骄兵悍將”一眼,恢復了几分“暴躁”本性,恨恨的一拍桌:“都很閒么?现场跑了三趟,搜罗到的证据写不满一页纸!五天期限一到,一个个都准备『提头来见”洛局么?”
    相较於专案组同事的反应,电译部门的同志对何金银的“疑惑”深表理解,甚至特意挑抹出几封已经確认废弃的“密电”拿给何金银做比对。
    “喏,电报其实没有那么神秘。通俗的讲,就是將一个个文字转译成不同波段下的密语,接收方再参照提前约定好的密码本翻译出来。因为考虑到收发机器的耗电、声音、频率稳定等问题,常常会用最简短的文字来说明最复杂的情况.:”
    “...厘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其实就很適用於发报环节,要传输的內容越多,耗时就越久,暴露的危险就越高,所以一般很少有人採取这种“不智之举”,明明十几个字就能讲清楚的事情,偏偏要费数倍、数十倍的篇幅。”
    何金银来回比照著这封三千余字的“密电”,心头的那抹疑惑愈发浓厚。
    “从专业角度上看,除了这点之外,还有別的疑点么?”
    “有!”
    谈及“行业內幕”,这位电译部门的同志很是积极:“除了內容长的离奇,发报手法也不对。一封电报无论再怎么加密,最终一定会被有心人破译掉,所以所谓的『加密手段”,不过是增加对方的破译难度,爭取在时效性上作文章。”
    “遇到不得不长文发报的环节,常常会採用分段加密。即第一段內容採用a密码本、
    第二段內容採用b密码本...以此类推,有时一封电报会分成十几套密码来编译传输,大大增加破译难度。”
    对方说的浅显易懂,令何金银一下抓住了重点:“所以说,这封『密电”:::
    1
    “没错!全文三千余字,只用了一套密码本!这也是为何十点钟发报,不足半小时我们就拿到了译文的缘故!没有难度不说,倒更像是..:”
    何金银双眼微眯:“像是故意让我截获!”
    电译部门的同志一捶双掌心、声音振奋:“对!像是故意让我们截获一般!”
    这一抹兴奋劲头很快就被浓浓的疑惑所替代,看著同样眉不语的何金银,他不禁喃喃自问道:“就只是为了炫耀么?这样做的意义又何在?”
    何金银从位於东皇城根的电话北局出来时,內心的疑问比来时还要再浓郁上三分..,
    专案组同事们的態度他又何尝察觉不到?这般坚持“一意孤行”,真就是只为了显得自己“特立独行”、“眾人皆醉我独醒”?脑海中回闪过昨天营救现场的狼藉与哀嚎,何金银的双拳在不知不觉间...紧紧住。
    经歷过昨天的爆炸,今日北平的街头冷清了不少,行人往来匆匆、似乎又恢復了几分围城前后的腔调。本就在遭受一条又一条流言的“骚扰”,眼下又冒出这么一档子“不合时宜”的爆炸案子来.::
    整座城市,似乎都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如纱如罩,看得见、摸不著。
    凤头车搭搭的沿著长安街將將骑到公总大院门口,何金银却没有下车,就这么在公总大院值班守卫的眼中“发呆”了好一阵子,猛地调转车头,径直往城西骑去!
    何金银蹬的卖力,连眼眸里也带出一抹光亮来论爆炸,有专家!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