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十万大山开始 - 第274章 ,秘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4章 ,秘传
    “这是给你的厨艺传承,这几日老爷和一位好友交流美食,这是那位好友的灵厨传承。”张屯对著弟弟说道。
    “这个传承和之前老爷得到的那个仙缘不一样,那个仙缘有点高端,你得自己参悟。”
    “但是这本《精食细膾》就不一样了,里面很多东西你能直接用。”
    “我看看。”张豚颇为感兴趣的接了过来。
    然后翻了翻张豚就確定了这本传承的价值:“嗯比咱们张家现在用的这个灵厨传承好许多,其中关於主食和鱼类的处理都很独到。”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比较好弄懂,和老爷之前的仙缘还是不一样的。”
    “那仙缘咱根本就看不懂,还好老爷翻译了一下,不然咱们张家的这灵厨传承·:·嘖。”
    “就是这里面怎么多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识。”
    “哦~老爷说那是儒家的治国经略,这本灵厨传承是人家儒家人写的,有点自家的思想自然也是不意外的。”张屯说道。
    “那行吧,除了这点之外我对这个灵厨传承是很满意的。”张豚说道。
    “这里面的夫子腊肉处理妖肉很有一套,七十二贤小菜也都是很不错的美食,改天製作一下让老家主和家主都尝尝。”
    “你满意便好,那么我去给二老爷送去了。”
    “也对~二老爷也是儒家的来著·:.”
    “二老爷学的不止是儒家的知识来著。”张屯无语的说道。
    “对咱这粗人来说这都一样。”张豚毫不在意地说道。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张屯无语地告別了自己的兄弟,然后去书院找到了正在书院之中进行授课的张文正。
    张文正一看见张屯就知道这个傢伙是来找自己的,於是示意张屯等一等。
    一等就是几个时辰。
    “走吧,跟我去山长室。”张文正將张屯领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之中。
    “是!二爷。”
    “大哥让你来找我的?”张文正问道,
    “正是,老爷让我给您送个书。”张屯说道“是本灵厨传承来著,但是老爷说里面混杂了一些儒道的治国方略,可能还是秘传级別的,於是便让我给您送来了。”
    “?”张文正从张屯手中接过竹书的手一顿。
    “让我看看·::”
    七品儒生看书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不到三十息的时间张文正就把书给读完了“嘶~还真是秘传级別的··:”张文正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里面的各种菜谱看起来似乎是很正常的菜谱,但是实际上却是儒家的微言大义。
    若是精通儒家传承,那么便可以结合字里行间的治国方略,从中领悟出更多的儒道知识和哲学道理。
    “我大哥哪里来的这本书?”张文正不由得有些好奇。
    毕竟秘传的儒道典籍可不是那么好获得的,就算是大儒一般手里也不会太多,基本上都是用来传家的。
    秘传之所以是秘传正是因为其宝贵且没有广为传播。
    广为传播的那叫做显学。
    “哦~人家送的。”张屯挠挠头不以为意的说道。
    “.··我看著很好要吗?”张文正有些生气的。
    “真的啊。”张屯有些摸不著头脑,不知道张文正为什么生气,但还是给张文正解释了一下这本书的由来。
    “嗯·:·emmmm·:·嗯·::”张文正一肚子话想要吐槽。
    而张屯则是见势不妙立刻溜走了。
    “不是···这凭什么啊。”张文正那是一肚子的委屈,自己当初在国子监求学的时候,遇到的国子监祭酒,那可是大儒来著···人家那么看好自己都没给自己看秘传。
    但是居然有人將儒道秘传当作菜谱·:
    这世界这么顛的么,还是说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张文正继续怀疑人生。
    不过却也將这个记载著《精食细膾》的竹书抓的更紧了。
    哥哥是个玄门居土,不在意这么个儒道秘传,但是自己不能当作不知道啊。
    “二爷当初的那个反应··:”张屯將张文正一脸崩溃的样子演的入木三分。
    “哈哈~”张清净哈哈大笑“估计那傢伙世界观都要崩塌了。”
    “可不是么,老爷您形容的真是准確。”张屯也是笑著说道。
    “不过也正常,虽然不清楚儒道秘传的多寡,但是我知道儒道秘传在整个大衍也不多。”张清净的眼界是跟著安神::·也就是姑射成长起来的。
    可能他的实力没多少:··但是绝对算得上是见多识广。
    像是儒道秘传什么的,其实在天界就是很正常的工具书···嗯~大部分的儒道秘传都被归於修身养性工具书·::
    虽然儒生们认为这玩意儿能治国,但是国君和各地的诸侯们对此却有著不同的看法,这玩意儿过於理想主义,大部分都不能信,只能信一小部分。
    谁真的信了谁距离亡国就不远了。
    所以儒道虽然是显学,但是也没有几个国家真正的將其用作治理国家的国策。
    更多的时候国君就和衍王的態度差不多,用,但是不会全信。
    毕竟这些儒生在处理公务、安定人心,乃至稳固国运方面都能起到非同一般作用。
    而且其文气的强度和个人品德息息相关,基本不用担心这些傢伙的人品,所以甚至能够算得上是一把握在朝廷手里的,无比锋利的好刀。
    衍王要是真的全盘接受儒家的知识的话,如今也不会有好几位在野的大儒了。
    只有两位大儒级別的儒道修士效忠王朝就能够看出来大衍对於儒生其实也挺不待见的。
    毕竟大衍王朝承袭大商法统,立国之根基就在於大衍太祖崇敬神灵,善於团结统战,並且实力绝强。
    注意哦~其中崇敬神灵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不崇敬神灵的话,国家的社稷是立不住的。
    儒家虽然讲礼,但是更多的时候讲的是周礼而不是商礼,讲的是敬鬼神而远之::
    和大商法统是互相衝突的,所以这里的诸侯们更加排斥儒家一些。
    如果是大周的派系,那么这个在野和在朝的比例可能就要对调一下了。
    如今的比例是在朝两位大儒,在野五/六位大儒。
    至於为什么是五/六,那是因为有个大儒被神隱了,大家怎么都找不到。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