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一章 明崇禎二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8章 奥斯曼 波斯的外交现状
    相比起欧洲,奥斯曼和波斯的两国使者虽然也同明朝有一定的贸易需求,但却有所不同。
    比起贸易,两个大国坐落於中亚,本身就需要去更关注外部情况。
    一个边上是群雄並起,正在打长期战爭的欧洲,一个是被奥斯曼帝国和莫臥儿的沙贾汗夹在了中间。
    他们是被迫对於外部情况保持关注,並安排兵力已经屯驻,隨时准备防御反击。
    奥斯曼毕竟是作为横跨欧亚非的超级帝国,他对於明朝的西进,早两年是完全不在乎的。
    哪怕是崇禎十二年、十三年,明朝突然的大举扩张漠南、漠北,兵锋打灭了西域的叶尔羌,奥斯曼帝国实际上也是没太把明朝大军当回事。
    这是一种早期奥斯曼苏丹们对洪武、永乐时期,明军战斗模式的刻板印象。
    明军的骑兵相对於当时的奥斯曼,也是非常少的,早期的奥斯曼帝国就是骑兵帝国,
    而大明朝在朱棣北伐之后,很快就通过迁民,把南方人口的部分挪回了北方,去改善北方人已经胡化甚至不会汉语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也就间接將牧场变成了耕地,许多蒙古人留下来的马场,迅速且大量的消亡了。
    並且明朝的老传统,修城墙修的厉害,大明朝对付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修城墙,这一招对付蒙古人骑兵作战那一套很管用。
    朱元璋靠著修城墙,逐渐的抵挡住了蒙古人的骑兵集团碾压,並拖死了缺少粮食的蒙古人,稳住了南京城,隨后一点点吃掉周围的势力,可以说朱打墙这一传统技能才是大明朝的主心骨。
    但这一套用来西进对付奥斯曼,显然不合適,如果说明朝主动西进,那奥斯曼是守的话,你不可能通过修城墙来对付防御方,这是很明显的。
    哪怕到了1641年,奥斯曼也是能拉出来十万骑兵的强大帝国,並且奥斯曼的火器也並不差,甚至是能和中西欧齐平。
    双方虽然人口上来啊,明朝接近於奥斯曼的近乎十倍了,但真打起来,能在当地参与的兵力也真的差不多。
    但事情开始发生了变化。
    等到崇禎十三年末,西伯利亚最新的消息传到中亚,奥斯曼確实是非常震动,甚至说帝国苏丹易卜拉欣一世都有些惊慌了。
    明朝的一路军队,以铁骑为主的黑云龙军队,差不多一万人都不到,已经在尝试对哈萨克和沙俄、卫拉特(瓦剌)人进行进攻,势头非常凶猛。
    黑云龙用燃烧牧原的方式,打了准噶尔人一个措手不及,是被愤怒的准噶尔人一路追击,双方在西伯利亚的纳雷姆附近山林打的头破血流,见套不住明军主力,准噶尔人才情悍而去。
    明朝出现在西伯利亚,更坐实了明朝已经控制了北方草原,这么一个奥斯曼对大明过去的猜想,这可就不大妙了。
    毕竟明朝若是控制了草原上百万规模的马群,以及大量牧场,更不用提那些狗腿子般很可能效忠大明的蒙古人。
    正因如此,奥斯曼一方面是贸易需求,一方面是势力范围的內心恐惧,他也积极的参与到英格兰人的外交朝见中去。
    奥斯曼过去一直是有路子,通过丝绸之路赶到大明做贸易的,包括明朝的鲁密,原型也是从奥斯曼传过来的,说是朝贡,实际上就是贸易。
    朱由检对此了解个大概,奥斯曼使节非常恭敬,看他的態度是比欧洲人更加的恭顺为此双方聊了很多方面,尤其是军事上。
    皇帝强调黑云龙征战北方的主要目的,其实是对付沙俄,並描述了沙俄在大明朝的北方,大范围的进行控制村落,驻守屯堡,企图抢夺明朝的国土,是对大明的侮辱。
    黑云龙是奉了皇帝旨意,才带了大军前去討伐沙俄,奥斯曼人想办法搞到了不少其中资料,这才千里迢迢,期望和皇帝谈点能让明军停止西进的事。
    朱由检听完了奥斯曼使者们的详述,又拿著对方拿上来的那份中亚地图,似乎是在给自己描述黑云龙的进攻態势对於中亚的影响,並期望皇帝能够对其行为做出遏止。
    他们奥斯曼人这么说,反而让边上的波斯人很是意外,因为他们手里同样的也准备有一份地图,二者的势力划分虽然不同,但居然想到一点去了,也是想和明朝做一个势力范围上的协议。
    对此,皇帝考虑很久,並没有第一时间就答应了奥斯曼人,而是过了约有半刻钟后,
    突然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要朕强行令黑云龙大军停下,非得以重利诱之,方可办到。”
    “有此要求,苏丹就要付出代价,你们奥斯曼人愿意为此付出多少黄金?”
    皇帝的话语,伴隨著那贪婪的目光,令听到翻译解释的奥斯曼的三位使臣全都收敛了笑容,露出为难的表情。
    明朝皇帝是真的很贪財波斯人的目的与奥斯曼有一定雷同,也在划分势力范围,尤其是布哈拉的土地以及莫臥儿境內的一部分山岭地形,並且为明朝与波斯人的正常贸易,找一个更好的航海港口。
    另外,波斯使臣们递上一份协议,是关於购买明朝火枪的。
    明朝现在有一部分发枪从库房中拿出来卖给藩属国,朝鲜和倭国先前有提到过购买,迫於拉拢藩属们和明朝的关係,朝廷是开放了这方面的官府贸易,允许藩属们和明朝之间做军售贸易。
    但这方面仅限藩属,皇帝就这一方面看的很死。
    波斯人得知了这情况,以为可以对明朝进行朝贡,但到了大明才知道,朝贡国变成明藩了,需要签订契书。
    自从北大年成为明朝的藩属,由明朝派遣儒生,在当地建立儒学之后,就再没有其他国家成为明朝藩属了。
    这一方面朱由检看后,並没有多想就摇摇头拒绝了,认为不能破例,当著西方使者的面,將明藩条约中的细则公布,也算是令波斯萨法维王朝派遣来的使臣们都闭了口。
    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对於自己制定下的一切,皇帝非常维护,朱由检他现在签定下的许多条约、协议,一直都维护的很好,很少有过逾越。
    皇帝对他们波斯使臣倒是显得非常有兴趣了解,来回问了许多事情,比如今年波斯的商业情况,比方说波斯的户口数,了解了波斯的牛羊,时不时点点头,给出肯定的样子。
    对于波斯,明朝最需要了解的就是波斯和莫臥儿的关係,其他的都不重要。
    朱由检想要休养生息,可是莫臥儿的模样看著就知道,非常想从明朝这里找回场子,
    那就得看看波斯人的態度。
    倘若是双方谈个大概,到时候莫臥儿一旦背弃和约,大明和萨法维王朝两面夹攻,朱由检或许能够期待获得更多。
    但是很可惜,波斯人刚刚和奥斯曼打完不久,看上去损失挺大的,使臣们商议后表示无意联盟,让朱由检想要远交近攻的想法只能打消。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