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 第118章 破阵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破阵乐!
    武安早上刚来到宫城南门的时候,就看见城门处似乎有不少人。
    宫门之外,跪伏著一连片的外族使者,正对著面前的城楼高呼大唐万岁天后福康。
    其实第一天是根本没有给这些蛮夷准备勤见机会的,也不知道是哪个心思灵敏的一大早就跪了过来,其他使者原本在鸿臚寺安排的驛馆里住的舒舒服服,可一听到这事还有谁敢不来?
    谁来了天后她未必记得住,但谁要是没来,到时候有人在她老人家耳边隨口一说,她老人家再恰好记住,那自己和自己家里那边不就完了吗.....,
    鸿臚寺和三省的官员一开始还想过来劝劝,但这些使者反而越劝越来劲,官员们也懒得多说什么,反正在唐人眼里,这些蛮夷跪著才更顺眼一点。
    武安在人群里看到几个身著吐蕃服饰的使者,头磕的最来劲,武安骑著战马凝视著那些吐蕃使者的身影,忽然觉得胸口有些发堵。
    去年那一夜血战似乎还歷歷在目,自己带著兄弟们併入黑齿常之的部曲里面,最后只有自己一个人骑著浑身染血的战马逃了出去。
    自己曾经想过,能否有朝一日带看大军杀回长安,收同袍的户骨,在他们的坟荧旁边亲手修筑一座京观。
    黑齿常之似乎已经帮自己做到了这些事情,但终究不是自己亲手做的。
    在他有生之年,他一定会灭掉吐蕃!
    有些使者停止了动作,下意识看向不远处,一名年轻的黑甲將军此刻正骑著战马凝视他们。
    而在前者周围,赫然是数十名身著玄甲气势凶悍的披甲骑兵,从河西来的吐蕃使者似乎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了些许熟悉的气质。
    大唐的河西兵!
    而且绝对是最精锐的那一批。
    这些骑兵此刻却恭恭敬敬地拱卫在那名黑甲將军的身边,而包括后者在內,他们毫不掩饰身上的敌意。
    清脆的马蹄声传来,武安听到了拔刀声,想都不用想,自己身边的亲卫根本不在意靠过来的是谁,只要身份不明他们就会直接拔刀。
    远处跪著的那批使者们看到这一幕后集体倒吸一口凉气,有些人拼命对著城楼磕头,
    原本因为口乾舌燥而有些无力的喊声,一下子又恢復了精神。
    “大唐万万年,天后万万岁!”
    被一名甲骑拔刀指著的男人,身著吐蕃的贵族服饰,身上和手上都带著里胡哨的饰物,同时腰间似乎还佩戴著一些佛家的器物。
    “拜见武將军,下官是吐蕃.....
    “你要干什么?”
    武安没有给面子的意思,也没有让那名亲卫放下刀,他的语气里透露出毫不掩饰的轻蔑和厌恶。
    那名吐蕃贵族脸上的笑容不见,他能感觉到冰冷的刀刃隨时都有可能划开自己的喉咙,深吸一口气后,直接拋弃了那些无用的辞藻:“文成公主殿下希望见您一面。”
    武安的目光越过他,看向更远处,在街道的拐角处有几架马车静静的停在那里,车架朴素,只是鸿臚寺提供的寻常马车。
    虽然说武安並不否认当时文成公主外嫁时的意义,但就他而言,他不希望看到当今的大唐再搞出什么和亲外嫁送地赔款的操作来。
    谁提议就把谁的亲闺女嫁过去,这个他倒是不反对。
    可武安还是愿意对这位上了年纪的公主殿下保持一些敬意,他挽起韁绳,策马朝著那边缓缓走去,等到了跟前,最前头的一架马车里有人掀起车帘,露出一张苍老却异常明媚的面孔。
    文成公主出神地看著骑在马上的英武青年,眼里露出几分恍和欢喜。
    看惯了走马射猎的吐蕃少年,时隔多年,又看到了自家大唐的儿郎,文成公主下意识地招了招手,那个身著黑甲的青年居然真的像晚辈一样翻身下马,恭恭敬敬地来到马车旁边。
    文成公主没有细看武安的眉眼,她第一眼落在那身甲胃上一一有不少重新补缀的地方,但也同样有些无法修復的痕跡,仿佛是被人用刀劈剑砍过,甲片边缘处甚至还有干透的血跡。
    她和蔼的笑了笑,当年太宗皇帝治下的良家子,向来都是在家老老实实出门能把敌酋首级系在腰间晃荡的主儿。
    文成公主回到长安后便听到了不少有关於这个青年人的传闻,相比於亲身经歷者的惯薄诉说,文成公主倒是无所谓,毕竟武將军没有祸害到她身上,而且她很欣赏武安做的某些事情。
    “你有字吗?”文成公主的汉话很自然,依旧是带著大唐官话的口音,仿佛只是昨日离开长安城,今天便回家了一样。
    “末將武安,先帝赐字子镇。”
    文成公主微微頜首,温和道:“我在来之前听黑齿常之说这次大捷多亏了你在朝廷这边全力帮忙。”
    “末將执掌禁军,偶尔能有进言的机会,但边关之功靠的是將士们死战杀敌,跟末將其实没有什么关係。”
    文成公主有些无奈地摇摇头。
    “黑齿將军说了,本宫能回长安,也全靠你,本宫以后就住在长安,若是有什么事能帮到你的,你就儘管跟本宫开口。”
    “这......不大好吧?”
    武安心里一开始是打算借著文成公主还朝的事情做点文章的,但现在看看人家眉眼深处的皱纹和髮髻里的一缕缕白髮,武安寻思著这位公主在外头吃的苦应该也不少,反正又不是非她不行,没必要再去折腾老人家。
    陪著文成公主说了几句话,她笑道:“武將军既然也要入宫,那就陪我一起去吧,正好,本宫要去拜见一下大唐天后。”
    “晚辈谨遵命。”
    武安顺口道:“入宫覲见之后,晚辈提前给您预备了一座已经修好的公主府,到时候希望您赏脸去看一眼,不会让您失望的。”
    听到这句话后,文成公主愣了片刻,她重新掀起车帘,笑著道:
    “我刚回到长安,见了很多亲朋故旧,但没有人像你这样贴心。
    我入吐蕃时身边有很多隨行官员、匠人和士卒,数十年了,这些人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则是彼此通婚,差不多就像是边关上的大部族一样,人数应该也有一两万人。
    正好,我把他们带到河西这边,希望你帮我照顾好他们。”
    一句话,得了两万部眾,这个人数已经等於是边关上的一个大部族了,恰好可以填补现在河西人口匱乏的空缺。
    武安认真的道了谢,亲自驾著马车进了宫城。
    是夜,万里无云,月光皎皎。
    大明宫內外灯火通明,含元殿內外到处都是身影,宫人们引导百官入殿称贺,然后陆续就座。
    天后身著黑色袞服,坐在御案后面,虽然少帝也在她身侧,但坦然接受山呼万岁之声的人,更像是前者。
    等到殿內安静下来,官员们陆续就座,武安身著緋色官袍,在一名宫人的带领下做到了右侧靠內的一个位置,他默不作声地打量著四周,尤其是看向那些宗室亲王所在的位置。
    紧接著,礼部乐工就位,恢宏大气的乐声瞬间飘荡在整座大明宫內,一如三十年前。
    席间有十数名舞姬挽剑起舞,剑鸣錚錚。
    有些老臣虽然对今日的事情早有准备,但在真的听到熟悉的乐声之后,顿时老泪纵横。
    秦王破阵乐!
    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意几乎扑面而来,让人遥想起当年大唐铁蹄一路践踏碾压,在那位秦王的带领下,携不可阻遏之势征服天下!
    武安默默看著这一幕,他抬头看向上方,天后恰好也在这时候看向他。
    天后微微皱眉,武安的嘴角则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想起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天后当初似乎是太宗皇帝的才人,所以,秦王破阵乐,对於天后来说,也可以说成是秦王破朕乐吧。
    天后微微眉,虽然她已经提前和这个侄儿商量好了一些事情,达成了交易,但她能感觉到侄儿看自己的眼神里带著一丝深意。
    席间已经隱隱传出了哭声,有人不顾旁边御史和宫人的轻声提醒,掩面痛哭。
    国家去年似乎已经到了一个耻辱的新高度,但今年朝廷一扫沉顽疾,西征吐蕃,光復安西都护府,北平突,安抚北疆全境。
    只要能贏,能保住国家和朝廷的脸面,究竟是不是女人在坐朝,似乎也不是很重要了说到底,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看本事说话的。
    很多人沉默地看著面前的桌案,武安注意到有几个宗室子弟正在互相交头接耳,似乎已经忍不住了。
    他脸上的笑意这时候反而越来越深,端起面前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破阵乐,已经进入了尾声,鏗鏘的杀伐之意徐徐放缓,如同英雄暮年,对著铜镜挽白髮嘆息。
    下一刻,嘈杂声忽而平息了许多,如同浪潮一般从外到內次第平息。
    隨即,几个宦官连滚带爬的衝进来,他们当眾喊道:“有乱兵!宫內有兵造反!”
    那些持剑的舞姬顿时嚇得停住动作,僵站在原地,但终究算是知道规矩,没有尖叫出声。
    天后惊的直接站起身,底下正坐在一张张桌案后的许多大臣也在这时候陡然清醒过来,霍王本来都做好了跳出来当面指责天后的准备,但这时候他也愣住了。
    怎么在这个时候动手了?
    这跟商量好的不一样啊!
    “这儿是大明宫,哪来的乱军?”
    “禁军,禁军在哪儿?”
    坐在天后身侧的少帝没有嚇得站起来,但他的脸色也苍白了几分,放下手里的酒杯,
    嘴唇哆嗦著,不知道这时候该干什么,片刻后,少帝似乎是想要站起身说点什么,却被天后一把按回了座位上。
    少帝看向底下已经乱成一片的人群,心里当即涌起一股无力感。
    席间眾多惊慌不安的大臣里面,只有少部分老臣和带过兵的大臣还算稳重,没有乱了分寸,但下一刻,很多人的目光並不是看向他们,而是看向一个正站起身缓步走入席间的青年。
    天后盯著那道身影,眼里露出几分深思。
    一袭大红官袍,屹立於在朝堂中央。
    “文武百官,遇事就乱成这样,成何体统。”
    武安轻蔑道。
    席间慌乱的大臣们渐渐安定了下来,有些人却面露绝望,因为这时候安静下来,反而让人听见了外头的廝杀之声。
    乱军为什么能瞬间出现在含元殿外?!
    要知道,这可是平日里上早朝的地方,等於是宫城的中心,叛军居然能出现在这儿?
    “接著奏乐,接著舞!”
    武安呵斥道,很多人都在这时候死死盯著他,其中就包括文成公主,她身份特殊,得以在宗室那边特意留了个位置给她。
    她注意到,当武安开口呵斥的时候,殿內已经紧张起来的氛围居然在此刻鬆缓了不少,有些人还真的坐了回去。
    少帝悄悄咽了口口水,缩在袖子里的拳头慢慢鬆开。
    虽然某人又坏又狠,但,你也不得不承认他足够坏,足够狠!
    武安看了天后一眼,转身走出含元殿。
    殿门外不知何时已经出现了百余名甲土,而且周围远处的宫门在此刻打开,不断地有披甲禁军朝著这边狂奔而来,动作训练有素,仿佛一切都是已经排练过的。
    包括梁信丘神王孝杰等人在內的二十多名各军將校,全都著甲站在殿门外静静等候此刻夜风骤来,一袭红袍在殿门外如鲜血飘起,
    武安伸手解开官袍的系带,隨著官袍落下,露出穿在他身上的一整套黑色明光鎧,在火光的照耀下,每一块甲片都如同龙鳞般熠熠生辉。
    他又摘下官帽放在亲兵手中,伸手接过兜整,稳稳戴上。
    “封锁宫城。”
    武安吩附了一句,他伸手接过梁信递来的佩刀,这时候他甚至能感觉到身后的含元殿里头,正有无数目光看向自己的背影。
    耳畔,破阵乐的声音终於文重新响起。
    他很满意这个背景配乐,並没有回头去看,而是开口道:
    “擂鼓,点兵。”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