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 第120章 北衙禁军团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北衙禁军团建
    其实武安一开始没准备这么早的去夺权,他很清楚有些东西自己现在还把握不住。
    他愿意慢慢的等下去,但霍王已经等了太久,他的时机转瞬即逝,当然不愿意再捏著一把烂牌慢慢玩下去。
    人家出招,武安接招。
    太宗皇帝当年挨了好几次毒打都愿意继续陪著父兄玩下去,那是因为人家是李世民,
    武安一直觉得自己只是被迫动手。
    其实我真的很善良。
    天后要是能好好合作,那武安自然还能把她捧成歷史上的那个“圣母临朝”,再来个武周什么的,对武安本身有好处。
    所以武安知道霍王要动兵的消息时也有点惆悵,自己只是准备借著这个宴席的机会哄一哄天后,一手萝下一手大棒,看天后想选哪个。
    但霍王抢先跳了出来,他选择了一首凉凉。
    当知道皇城外面居然还有数千南衙叛军的时候,殿內的破阵乐彻底平息下来,天后很想说你这时候差不多就得了,但看著站在大殿中央的几名禁军將领,她无论如何也没法说出这话来。
    她得权,武安能跟著得势,反过来亦然,
    没了她,武安手里的那些权柄只不过是镜中水中月。
    但现在武安硬是要按著她的头顛倒一下事情的顺序,天后自然会觉得不舒服。
    “皇城外面,究竟有多少叛军?”
    少帝询问道,他对很多事情一直都是懵懵懂懂的状態,现在確实是真心在发问。
    临进来之前武將军就交代过要多说一点,所以丘神沉吟片刻,信誓旦旦道:
    “三万!”
    三万造反的府兵要过来围攻宫城?
    直娘贼,究竟是谁还能有这么大的號召力,居然能说动那么多府兵造反?
    殿內当即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霍王的委屈就差写在脸上了,他真要有这种號召力,当初干嘛不端了先帝自己再来一次玄武门?
    天后揉了揉眉头,她一向示人以仁和,但这时候也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
    “告诉武將军,平叛务必小心。”
    天后终於开口了:
    “只要能平定叛乱,本宫许他便宜行事。”
    含元殿內接著奏乐接著舞,霍王和其他大臣却味同嚼蜡,再也没了吃饭听曲的兴趣。
    尤其是霍王,他一开始就察觉出了整件事不对味,按理来说,破阵乐一停,自己这个宗室亲王站出来死諫,当眾要求天后还政给少帝,说不定还能激起许多大臣的同情之心。
    要是死諫不成,自己就开城门把叛军放进来,不管怎么说都占理。
    但现在自己若是在这时候跳出来喊什么还政,別的人只会觉得你没病吧,你要青史留名,可我们以后的日子不过了?
    今夜有很多大臣都在宫內留宴,一旦叛军进来把他们全都咔嘧掉,朝廷第二天就得处於瘫痪状態。
    一时间,居然有很多人都在心里暗暗希望那位武將军赶紧把乱军平定掉。
    加油啊,身披黑甲的大哥哥!
    “这次对上的毕竟是南衙兵马,那可是正儿八经拉出去打仗的府兵....
    武安心里也有点没底,自己得留下大部分兵马守卫宫城,把少帝和天后在手里,自已能拉出去廝杀的禁军其实不多,唯一的好处就是都算精锐,绝对能打仗。
    自己既不是万人敌张飞也不是兵神岳飞,还是稳著点单飞吧。
    “再探,再报。”
    武安现在要著手重新理一遍宫城內外的防务,但是各处调集的军队都已经差不多就位了,隨时都能出击。
    其中自己当儿子疼的千骑营里头是实打实拉出了一千名骑兵,不过当然不是为了巷战,而是隨时拿出来驰援城內的各个地段,甚至是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野战。
    这次跟著他出城的至少有五千禁军,也不知道够不够平叛,如果不行的话,可能还要退回来守城。
    御水桥旁边有百余名兵卒正在打扫战场,少部分最后耐不住压力最后投降的叛军也被补刀杀死,动手的兵卒们动作流畅毫无迟疑,这让看完了全程的王孝杰有些然。
    宫內之前发生了不少事,其中就包括宫变和羽林军易主的事情,全都涉及到大规模动兵,但亲身经歷者往往讳莫如深,谁会傻了吧唧往外说?
    从河西回来的王孝杰只感觉从心底泛起一股寒意,他虽然不怕,但自然会觉得惊。
    禁军身上的杀气好重。
    他们,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霍王殿下说过,宫中先前出现了不少事情,禁军应该到现在都没缓过劲儿来,还有一些投机取巧的投靠了天后,总体上就是一盘散沙,不可能有多少抵抗的。”
    一名校尉朝著地上哗了一口痰,看向周围的甲士们,嘿嘿一笑:
    “过会儿霍王就会亲自过来开城门,等今夜之后,我们所有人都有官做!”
    直娘贼啊直娘贼,
    听说禁军早就烂了,里头全都是天后的子侄在带兵,没一个是能上得了台面的。
    虽然听说先前有个叫武安的带人杀了宰相,但仔细想想就知道,人家那两老头子被关了几天,別说是带一帮禁军过去,就算是那个武安自个进去都能把他们捶死。
    朝堂上的官员们,回家之后最多骂一骂那个禁军头头有多跋扈无能,全是靠著女人才能上位,但他们肯定不会说自己跪下来认罪的时候屁股的有多高。
    原因无他,丟脸。
    至於说禁军们,本来换防轮替就严格,不少人都死在了清洗之中,剩下来大部分都成了武安的死忠,更不会有人去外面说哎呀我们家大將军做了什么坏事,你害不害怕?
    所以南衙被拉拢的这些將士压根没把宫內的防务当回事,寻思著杀进去之后抢女人抢財物,然后听霍王的挟持少帝天后,一切就都大功告成。
    “可是....
    一在那个校尉兴致勃勃的时候,有人却开口道:“这宫里这么大地方,只怕万余禁军是有的,我们才这么点人......”
    “呵,这你就不知道了。”
    校尉一挥手:“当年太宗皇帝去玄武门的时候,身边才千余人,而我们今夜这里足足有五百人,对上里面也尽够了!”
    唐代宫变的一大特点就是斩首战术,无论是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唐中宗太子李重俊的玄武门之变,还是唐玄宗的玄武门之变和先天之变,全都是类似的套路。
    但霍王怎么可能跟他们比。
    就在这时候,这些南衙府兵一直等候著的宫门,终於传出了动静。
    门后,似乎很安静,但不断地有门门打开的声音传出,让人情不自禁的幻想出一副图景:霍王殿下领著一小队兵马正在轻手轻脚地打开城门。
    片刻后,宫门终於打开,等候在门外的南衙府兵里面立刻有人策马迎了过去,但下一刻就勒住战马,难以置信的看著面前的这一幕。
    月色惨白,洒落在宫门內外,映在那些甲胃的表层,仿佛激起一层波澜,紧接著便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黑色浪潮在月下滚滚向前。
    一名黑申將军策马单骑出城,
    他漠然地看著面前那些同样沉默下来的南衙府兵,再看看他们的旗號,心里当即瞭然。
    他隨意抬起手,身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甲士和骑兵们当即全部停下脚步,可就算如此,这种令行禁止到极致的感觉,如同一层阴霾镇压在每一个南衙府兵的心底。
    那名迎过来的南衙军官已经愣住了,正要开口,却听见那名黑甲將军问道:
    “你们是南衙的兵?”
    语气里,一股子轻蔑之意几乎毫不掩饰。
    南衙的军官看看他,又看看他身后的兵,此刻仿佛黑夜不在天上,而在宫城大门之內仿佛无穷无尽的黑甲军队在沉默中隨时准备继续行军,死寂的气氛如同海面,底下藏著兴奋和嗜血。
    又有一名南衙军官策马走过来,硬著头皮试图胡言乱语:“我们是..::
    “卸甲。”
    那名黑申將军这时候平静道:
    “然后跪著。”
    南衙军队里已经出现了骚动和溃散,但黑甲將军只是一挥手,立刻就有无数抽刀声在他背后响起。
    禁军开始出城。
    月光下,刀枪如林,黑甲如潮。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