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478章 一视同仁和入境检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8章 一视同仁和入境检测
    脑梗这个病名。
    其实属于西医的叫法。
    而中医古籍中,并没有“脑梗”这一现代病名。
    都是根据一些症状的表现,诸如突发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或昏迷等,然后统一归类为“中风”。
    中风又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
    病情比较轻,仅仅出现肢体或面部的一些症状,但神志清醒,对应现代医学的属于轻度脑梗或短暂性脑缺血,也叫“中经络”。
    而中脏腑,则是病情特别危重,病人除上述症状外,还伴随着神志障碍(如昏迷)。
    此外,在中医里,还会根据病因和体质等等差异,将中风细分为“肝阳化风”“痰热腑实”“气虚血瘀”等证型。
    王孟德之前对这种病有过深入的研究。
    脑梗主要的症状包含半边身体不能动、手脚发麻或感觉迟钝、说不出话或听不懂话、动作不协调。
    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诸如头痛、呕吐甚至是昏迷,但多数人意识是清醒状态的。
    如果是脑部后循环血管堵塞,还可能出现突然看不清东西,但眼睛对光还有反应的症状。
    甚至人也变的不清醒起来。
    早在三年前。
    国外有一个富豪患者,就是出现了严重的中风症状,跟杨家的奶奶病情类似。
    他在国外各大医院,费了数百万美元,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还越来越重。
    从半边身体不能动、手脚麻木,发展到了看不见东西,也说不出话来。
    最后还是他的几个儿子准备争抢遗产,但又互相占不到大头以及还有很多家族集团机密不了解的情况下。
    便把这位富豪给送到了华国,准备找王孟德给看一看。
    当时。
    富豪的几个儿子要求很高,需要能让这位清醒一段时间,嘴巴能说几句话的程度才行。
    对于这个要求,世界上最先进、最知名、最厉害的医院,以及那些专家们,都无能为力。
    至于为什么来华国找王孟德,其实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
    反正不了多少钱,能有效果,病人清醒和能说几句话,那是最好的结果,诊金给个几十万也不在意。
    如果是没有效果,最多也就是个路费以及少量的诊金。
    等这位富豪到了华国。
    王孟德仔细的检查了之后,心中就有了想法。
    结合之前给其他中风患者治疗的经验,便准备使用针灸、按摩和服药三合一的疗法。
    经过一个来月他亲自出手诊治。
    慢慢的,那个富豪的神志清楚了不少,也能费力的说话了。
    富豪的几个儿子大喜过望,直接就想马上接回去。
    但被王孟德给拒绝了。
    这种治疗一般的情况下,一旦被别人知道,还以为他技术不精呢。
    所以,就一直拖着不让出院。
    同时加紧时间治疗。
    最后拖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还是有了外交压力,最终王孟德才同意对方出院。
    让那个继承人崩溃的是,富豪此时已经恢复好转了七八成。
    除了不能走路,手脚有些不协调,说话稍微有点不清晰以外,其他都逐渐的在恢复正常。
    这一次回国,很快就重新掌握了集团的大权。
    富豪回到国内之后,还给广安门医院捐赠了大量的物资,以及一张一百万美元的支票。
    后来,王孟德也治过不少类似的病症。
    基本上都能恢复正常的七八成左右。
    这已经是全世界最厉害的治疗方法了,主要靠的还是他的针灸和推拿技术。
    别的大夫想要学习,除非是这两种技术到了专精的地步才可能有希望。
    “王大夫,我奶奶的病情怎么样?”
    杨柳一脸紧张的问道。
    从小,她就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所以两个人的感情不一般。
    这一次生病,可以说家里最伤心的,就属于她了。
    没等王孟德开口,旁边的王卫国迫不及待的就说道:
    “杨柳同学,你别担心,我哥的医术好得很,肯定有治疗的办法。”
    自从九月进了中戏上大学。
    到了班级里,他就被这位女同学给吸引了。
    于是,便开始了有意无意的跟杨柳进行接触。
    一个多月后,两个人的关系并没有多少进展,特别是最近几天,更是常常没有太大的反应,且时不时的答非所问。
    明显是心不在焉。
    王卫国本来还以为是对方对他不感冒,故意如此。
    直到前些天,听跟杨柳关系比较好的一个女同事无意间说漏了嘴,才清楚事情的根源。
    原来是她的奶奶生病了。
    有了这个发现,王卫国惊喜不已。
    如果是其他的难题,他可能还没有办法。
    但生病这个情况,那可是正好属于他的专长了。
    虽然他自己的医术学成了半吊子,可自家大哥的医术,现在在国内敢说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这句话甚至在全世界说出来都没人敢反驳。
    当王卫国找到杨柳,说出了王孟德是自己的哥哥,并可以帮忙后,顿时引得对方感激不尽。
    其实这姑娘对他的印象也不错,只不过因为家里出事了,才没有心思过多的接触。
    听见弟弟大包大揽,王孟德面上依旧笑吟吟的,不过眼睛却是朝着弟弟的脸上瞟了一眼,眼神中还带着警告的意思。
    这种话在大夫嘴里,是最忌讳说出来的。
    毕竟病人的病情随时都可能有变化,且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谁都不敢说能治好。
    哪怕是一个最常见、最普通的病症。
    “这个病有些复杂,治疗的时间也会很长,最少也得持续两个月以上,且还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来算。
    如果愿意,那就从今天开始治疗,以后每天过来挂号,然后找这位钱同同学就行了。
    我有时候不在,也会让医院的其他大夫接手,但这种情况不会太多。”
    王孟德冲着杨家人慢慢的说道。
    哪怕不看在弟弟的面子,就算是一个普通的病人,他也会尽心尽力。
    现在在他的眼里,不管是权贵还是富豪,或者是普通人,在他的眼里都是一视同仁。
    “王大夫,治疗时间长没问题,我们会每天带着老人过来。”
    旁边,不知道是杨柳的哪一位长辈,站出来语气坚定的说道。
    只要有一丝希望,很多家庭还是愿意给病人治疗的。
    “好,那就开始吧。”
    王孟德点了点头,接着便开始让病人斜躺在床上,然后快速的扎起了针。
    同时,也小心翼翼的按摩着一些麻木的位置。
    晚上。
    南锣鼓巷。
    四合院里,王孟德一家正在吃晚饭。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饭桌上,王卫国有些心虚,时不时的偷偷的看着哥哥一眼。
    他的反常情况,被冉小梅给发现了。
    “卫国,你这是有什么事情呀,怎么一直看你哥。”
    “妈,没事儿,没事儿。”
    王卫国被点了名,顿时一惊,连忙说道。
    他和杨柳同学可是八字都没有一撇呢,暂时可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不然附近的邻居都要知道了,以后要是不成,那可就太尴尬了。
    见他不愿意说,冉小梅又看向大儿子:“孟德,你知道么?”
    “妈,卫国今天领着一个女同学,带着她的奶奶来找我看病呢,看那情况,两个人以后说不定会发生点故事。”
    不顾弟弟狂使眼神,王孟德便把事情的经过,简单的说了出来。
    谁让这小子当时在现场的时候说大话,大包大揽的样子,让他心里有些不爽,于是就给‘出卖’的一干二净。
    “是嘛,那姑娘家什么情况,性格如何,多大年龄了,家住哪里?”
    冉小梅听了小儿子也快要找对象,马上就来了精神。
    她连着问了好几个问题,把王卫国都给问蒙圈了,
    幽怨的看了哥哥一眼,然后才打起精神来,小心的回答着问话。
    旁边,何胜男也抿着嘴,强忍着笑意,跟着一起八卦了起来。
    这两个小叔子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如果早早的成家立业了,也算是老王家的大喜事。
    十多分钟后。
    见实在挖不出女方的信息了,冉小梅便转过头,吩咐道:
    “孟德,你好好的给那姑娘的奶奶治病。”
    “妈,您放心,不管是谁,我都会认真治病的。”
    王孟德心里有些无奈,但面上还是耐心的解释道。
    “嗯,还有,你平时在治病的时候,也跟那姑娘的奶奶耳边多提一提你弟弟的名字。
    他们两个人以后要是成了,那就是一家人了。”
    冉小梅兴致勃勃的规划道。
    翌日。
    基因组计划研究所。
    雷泽和刘树伟两个人,正在给王孟德汇报工作。
    “王所长,经过我们团队的努力研究,终于研制出来一款试纸,能检测到艾病病毒。
    同时,也把检测的办法,写成了两篇论文,想着等到明年再发表出去。”
    雷泽一脸激动的说道。
    这两年,他带着团队,可以说是成果斐然。
    去年在细胞自噬的研究工作里,不仅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还在持续的深入研究中。
    并且有了一些发现。
    当然,这些发现,将会成为保密的技术。
    而且以后还会结合全世界科研人员的发现,争取更快、更多的研究出实用的成果。
    在年初的时候,还连着发表了两次共六篇论文。
    这些论文可都是在世界最顶尖的期刊上发表的,且都是在最前面。
    接着,又带着团队攻克了艾病病毒的研究。
    这一研究成果,甚至是在世卫组织大会上公布出来的。
    让他这个公布人名声大操,在全世界都有了一些小名声,国内则是也被树立了典型。
    现在,艾病病毒的检测试剂以及检测办法也成功了。
    估计这些成果,也会引起一些轰动。
    同样的,如果写成论文的话,也能发表在世界的顶级期刊上。
    但他不想在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发表太多篇。
    年初的六篇,再加上马上将要发表的两篇艾病病毒研究发现的论文,这个数量已经够了。
    所以。
    他便像王孟德提出了建议,想着艾病病毒检测办法的论文,放在明年发表。
    对于他的这个提议,王孟德自然是不会拒绝。
    反正肉都是烂在锅里,吃到嘴里只是早晚的事情。
    “嗯,论文的事情先不着急,病毒检测试剂,还需要多做一些实验,必须要保证准确率。”
    王孟德点了点头道。
    相关部门在国外好几个国家,都进行了信息收集。
    这几个月一来。
    由于华国在世卫组织大会上公布了艾病病毒这一情况。
    然后就引起了不少国家的重视。
    他们便在各大医院里进行了排查。
    虽然没有具体的检测手段,但从一些病症表现来分析,也能有个七八成。
    当然,这些都是有一定症状的,属于艾病后期了。
    经过统计,这个数字很让人触目惊心。
    疑似艾病的患者,居然传播了这么多人,处于潜伏期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很多国家,都在投入巨额的资金,想要研究出检测和治疗的手段。
    “王所长,您放心,我们已经在做准确率试验了,应该再过半个月左右,就能得出结论。”
    刘树伟急忙回答道。
    这个准确率试验,目前是由他在负责。
    “嗯,等准确率确定并且合格之后,就交给医疗器械工厂进行生产。
    国家目前也需要这些,能早一些就尽量早一些生产出来。”
    王孟德吩咐道。
    “王所长,咱们国家应该没有艾病患者吧,我看不如出口到西方那边国家,多赚点外汇回来。”
    雷泽奇怪的问道。
    由于特殊的原因,目前华国跟外部的交流并不多。
    并且很多人的思想,还是偏向于传统。
    所以,在艾病病毒被发现了之后,也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的医院里进行了盘查,并没有发现类似的病例出现。
    “咱们国家是没有,但那些外国人可就说不准了。
    国家想要检测试剂,主要是想着给那些从外国来华的人,只要入境,都需要检测有没有艾病。
    目的就是防止处于潜伏期的患者,把病毒带进来,这要是传播了,那可就有麻烦了。”
    王孟德简单的解释道。
    前世。
    华国一开始就是实行入境检测的政策。
    只不过后来被取消了。
    然后艾病就开始泛滥,也算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他既然来了,且有这个能力,肯定会为华国进行严防死守,绝对不会再废弃入境检测这个政策。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