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479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查出了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9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查出了问题
    几天前,王援朝就从鲁省回来了。
    今天,他带着赵雅丽,又来到了自己家中。
    两个人去了一趟鲁省,赵家对于他,可是非常的满意,事情也算是基本上定了下来。
    要不是双方家庭距离太远,估计现在两家父母应该坐在一起商议婚事了。
    不过就算还没有见过面,赵家那边也让带了话过来。
    两个年轻人的事情,只要他们同意,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就可以结婚。
    到时候,不用办什么婚礼,只需要王援朝再过去一趟就行。
    对于这个结果,冉小梅心情大好。
    两个儿子的终身大事,仿佛都有了很好的开端。
    二儿子的事情基本上算是定了下来,而小儿子,也有了目标。
    要是运气好,说不定两个儿子的婚事就可以一起办了。
    到时候,不仅解决了儿子的婚姻大事,也能让她在邻居们的面前有面子。
    “雅丽,快进屋,你跟援朝先坐着休息会儿,吃点零食和水果,饭菜马上就好了。”
    看到准儿媳来了,冉小梅一手挥舞着锅铲,笑眯眯的说道。
    旁边,何胜男在给她打下手。
    今天倒是没有请傻柱帮忙,毕竟都已经熟悉了,吃点家常菜也没什么。
    “阿姨,我来帮您。”
    赵雅丽很有眼力劲的把手中的礼物放到了客厅的桌子上,接着便挽起袖子,洗了洗手,开始麻利的帮起了忙。
    对于这个年代的女性来说,会做家务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哪怕现在国家大力的宣传男女平等、妇女也能顶起半边天等,一些传统的观念,以及现实情况,依旧是男主外、女主内比较多。
    “你和援朝两个人几天时间,来回奔波了这么远,肯定累坏了,还是先去歇一歇吧。”
    何胜男看着这个以后的妯娌,笑着劝说道。
    她对赵雅丽也很满意,依着性子来看,以后家里的关系,不会太复杂了。
    “嫂子,我不累,来回都是孟德大哥给托人买的卧铺,睡大半天就到家了。”
    赵雅丽麻利的开始切起了菜,嘴里回应着。
    她现在已经自动代入王家媳妇的角色了。
    反正和王援朝两个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倒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那行,你就帮着切切菜,剩下的我来。”
    看到她坚持着,冉小梅也就不再强求。
    其实这样也不错,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儿媳妇,这以后的生活才是美好的。
    很快,时间就到了中午。
    桌子上摆放了八个菜,然后也不分男女老少,直接坐在了一起。
    饭桌上。
    几个人聊起了王援朝和赵雅丽鲁省一行的见闻。
    他们去的属于一个小村庄,周边倒是都属于平原,平均下来每一个人能合两亩多地。
    不过现在属于生产队统一管理阶段,每个家庭都是挣工分为生。
    跟全国大部分村庄类似,日子过的都是紧巴巴的。
    整个生产队三百多户人家,除了手电筒这种电器,其他的也就是每户人家的电灯泡了。
    像什么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等大件,上千口人,都没有一个。
    至于电视机,别说见过了,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
    赵雅丽也就是运气好,上了高中,然后被选拔进了现在的单位。
    不然也是在家里挣工分,然后找个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过一辈子。
    这一次。
    她带着王援朝回去,可是引起了整个生产队的轰动。
    就连附近的好几个生产队,有空的时候,也都跑去她家看稀奇。
    实在是这一次,带去的礼物让大家都震惊到了。
    很多好东西,都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尝到过的。
    更别说那一张缝纫机票了。
    就连公社的领导,也特意过去了一趟。
    跟王援朝聊了半天后,才一脸兴奋的回去。
    他们公社,终于又有一个人家出息了。
    哪怕以后这家姑娘出嫁了,但刚才跟他聊天的那个年轻人,也属于他们公社的女婿。
    这可是王孟德的弟弟。
    他在公社干了十多年的领导。
    可以说,非常了解这三个字的威力。
    十多年来,这个名字断断续续,已经无数次出现在全国最大的报纸上。
    同时,一些官方的文件里,也经常会有‘向王孟德同志学习’等字眼。
    还有就是。
    前些年鲁省的好几起传染病,也是对方跟其他专家一起,给攻克的。
    这两年,没有了传染病的威胁,这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所以。
    以后老赵头家,在鲁省基本上都没人敢惹了。
    这就属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型。
    等下午赵雅丽回去了之后。
    冉小梅便拉着王孟德和何胜男一起,仔细的盘算着,等结婚的时候,该给女方多少彩礼。
    “胜男,咱们家现在条件好了,多给雅丽家点彩礼,你可千万不要有什么想法。”
    看了大儿媳妇一眼,冉小梅轻声的说道。
    大儿子刚结婚的时候,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彩礼给的并不多。
    后来家里条件逐渐的好起来了,她便时常的让儿子接济亲家一家。
    不管是物资,还是票证,或者是解决工作,都是尽心尽力的帮衬着。
    这也就是老何家人都不错,知恩图报,懂得感恩,才会如此,不然,遇到那种白眼狼,她宁愿喂狗也不会给一丝一毫。
    “妈,我娘家那边这些年,已经得到太多了。
    况且雅丽娘家离的又远,平时肯定无法照顾得到,多给彩礼是应该的。
    您放心,我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想法,您对我这么好,我都知道的。”
    何胜男连忙解释道。
    这个婆婆有时候性子确实强势,但对她是真的好。
    而且。
    就像她说的那样,她的娘家这些年,可是跟着沾了太多的光。
    每个月都会有一些物资送过去,平时家里用不上的票证,也有部分送到老何家。
    工作更不用说了。
    两个弟弟和小妹的工作,弟媳妇的工作,可都是王孟德托人给解决的。
    都是个顶个的好。
    她肯定不会为了这一点小事情而生气。
    再说了。
    家里的钱财,多的用不完。
    又不缺少物资,那点彩礼钱,还真的没放在她的眼里。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看到儿媳妇真诚的样子,冉小梅心里顿时就踏实了。
    她料定何胜男不会反对,可这事儿还是要提前说清楚,省的以后成为心里的疙瘩。
    很多小事在可能当时无所谓,但等到特定的时候,说不定就成了定时炸弹。
    “哎,我这也不是偏心,实在是雅丽家的情况太困难了。”
    冉小梅叹了口气道:
    “援朝回来跟我说了,他们那边,虽然通了电,但两天晚上里,就亮了不到一个小时,剩下的都处于没电状态。
    家里吃的也不够,油水更不说了,除了逢年过节,平日很难见到油星子。”
    “他们回去的当天晚上,家里已经很努力了,还去了邻居家借,也只有几盘青菜,再加上一盘炒鸡蛋。
    至于肉,根本见不到,每盘菜里,只舍得放一点点的猪油。
    这还是他们回去的结果,不然平时基本上不会炒菜,最多有点咸菜。”
    “幸好当时我给拿了不少的罐头,第二天的饭桌上,才有了一些荤腥。”
    “就连带过去的缝纫机票,也让他们家又是欢喜又是苦恼。
    欢喜的是,那张票太珍贵了,一个公社数千上万户人家,可能就只有寥寥几家有这个。
    苦恼的是,有了票,还需要不少钱才能买的到,而他们家能拿出来的钱,只有十几块钱。
    这还是雅丽把平时上班攒的钱,再加上援朝带过去的凑在一起,才勉强够买。”
    农村的困难状况,冉小梅多少也知道一些。
    毕竟王孟德爷爷和奶奶以及大伯一家,都还在田各庄生活。
    但也没想到,有些地方居然穷困到这种地步。
    对于这种情况,只有王孟德明白。
    田各庄算是京城的周边地区。
    天然的能获得有些好处。
    相比之下,那些远离京城或者大城市地区的农村,日子过的都很紧。
    别说油水了,能填饱肚子,都是一种奢求。
    缺衣少食算是常态。
    不少已经十来岁的小孩子,没有衣服穿,夏天光着屁股满村跑,都太正常了。
    由于缺乏营养,身高和体重更是远远不达标。
    在农村地区,很难找到一个胖子。
    面黄肌瘦才是统一的状态。
    “妈,我建议彩礼,钱这一块不用给的太多。
    毕竟现在有钱没有票,很多东西也买不到,少量的给一部分就行。
    大头还是物资,像是粮食和布匹,以及其他好东西,可以适当的多给一些,算是补贴一下他们的生活。”
    旁边,王孟德开口说道。
    本来农村地区的物资就不发达,就算是有钱,很多东西也无法买得到。
    还是多给一些物资,更加的实惠。
    特别是粮食和布匹,以及红、白这种好东西,才是硬通货,比钱还保值和有用。
    “嗯,孟德,你说得对。
    这样,等元旦左右,我让你爸和援朝一起再过去一趟,算是把婚事给定下来。
    到时候就让他们多带点东西,对了,如果能找到一些鲁省地区的票,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
    冉小梅从善如流的答应道。
    票证制度已经在华国实行十好几年了。
    现在大部分的生活物资,都需要票证和券,早就深入人心了。
    丢了钱可能不会太心疼,但如果是丢了票证,那可就天塌了。
    特别是粮票,哪个月要是少了几张,一家人就得挨饿好几天时间。
    说一句票证能决定一个家庭的生死都是轻的。
    “没问题,我到时候多给弄一些鲁省的粮票和肉票,如果有其他的票券,也收集收集,到时候一起送过去。”
    王孟德点了点头道。
    虽然是在京城,但鲁省那边的票证,他还是能搞到一些的。
    凭借着他的人脉和关系,再加上还有这么长的时间,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多了不敢说,两三百斤的粮票,二三十斤的肉票,轻轻松松。
    如果需要,再多十倍也不在话下。
    只不过他不会一次送太多,细水长流才是王道。
    毕竟如果一次给了太多,以后就只能给的更多才行,否则就会生出怨恨来。
    时间很快就进入了十一月份。
    这天中午。
    华国入境口岸。
    一名外国富豪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陪同下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十多个保镖以及管家和佣人。
    随着华国在上个月以比前世更高的票数,以压倒性的优势加入了国联之后。
    越来越多的有权、有势、有钱的上层人士,愿意来这边找王孟德治病。
    琼斯也不例外。
    作为某一个发达小国的幕后实际掌舵家族的核心成员,他有着极度的优越性。
    就在他准备直接过境的时候,却被工作人员给拦了下来。
    “先生,请您配合做一些检测。”
    “沃特?”
    琼斯一脸惊讶的看着华国的工作人员,脸上带着浓重的不解。
    他在自己的国度,或者是西方其他国家,可从来没有被拦下来过。
    没想到在华国,却是除了这种情况。
    这时,他的管家连忙小跑上前,嘴里不满的说道:
    “这时琼斯先生,是你们国家的贵宾,他并不需要做什么检测。
    如果你们不让开,那我们就直接回去了,到时候你们国家的领导怪罪,可别再来请我们。”
    话里话外,都充满傲慢的意味。
    对于他话里的威胁意思,工作人员完全不为所动。
    依旧坚持道:“还请您们等一下,按照华国的规定进行检测,否则就不能踏入华国的境内。”
    那强硬的态度,完全是不容置疑。
    看着自己管家像个小丑一样上蹿下跳,嘴里说着威胁的话。
    而对方却是无动于衷,琼斯心里怒气蓬勃。
    不过他并没有转身就走,也没有发火,而是强压着心头的不爽,冲着管家说道:
    “行了,既然是规定,那就遵守,赶紧检测,我们还需要去找王孟德医生呢。”
    要不是他的身体出了大问题,才不会受这种气。
    但是没办法。
    为了自家的小命着想,很多屈辱,只能强忍着。
    很快。
    一行人便开始了艾病病毒的检测。
    几分钟后,负责检测的工作人员脸色就变了起来。
    他没想到,刚刚开始工作没几天,居然就真的查出了问题。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