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 506.第503章 四方云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兵大人?”
    府台李巡听到总兵两个字悚然一惊,同时一股惊疑跳起。
    其脚下四方步一停,刚松懈下来的眉头一紧,低下头来,面色惊疑,对着身穿银虎甲的都尉,压低声音道:
    “你确定?”
    “千真万确。”
    “这位大人怎么突然来信?”
    “府内最近并无大事,难道是太白洞天与天龙寺比斗的事?”
    “不对,此等风头,按理说也惊动不了这位大人。”
    李巡身为宝庆府台,与这位大人隔了好几层,突然听闻这位封疆大吏来信,尤有些不确信,一时有些忐忑。
    毕竟这位掌管三秦之地生杀大权,高高在上,他们根本碰不到面,突然被这位大人找上,心里有点悬乎。
    对面都尉则身子一侧,也有些紧张。
    “下官也不知,是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
    这种情况,他在任时还没碰见过。
    听到是八百里加急,这位宝庆府台眉头一跳。
    “送信的人在哪里?”
    “手下来报,衙门大堂。”
    “快走!”
    说着,府台李巡当即脚步生风,快步来到前面衙门。
    衙门大堂里,一位赤甲将军已立于其间,高大威武,威风堂堂。
    宝庆府台李巡带人走进,进来扶手,
    “吾乃本地府台李巡,见过将军,听说总兵大人有令,还请问是何事?”
    就见这位赤甲将军转过头来,浓眉虬髯,公事公办的表情,
    “李大人客气,在下奉命而来,总兵大人有急令传达!”
    府台李巡听言,正欲开口,就听旁边跟过来的都尉此时见了这位赤甲将军,注意到对方臂甲上有独特的龙纹标识,小声传音,“大人,这好像是驭龙关府军的制式盔甲。”
    李巡眼神闪了闪,“将军是从驭龙关而来?”
    赤甲将军点了点头,没有否认,“不错,如今总兵大人就在驭龙关。”
    说着,其扫了扫,看了一眼屋内的其他人,“还请李大人将其他人请出去,此乃密令。”
    李巡侧头看向身边的都尉,随后摆了摆手,“你们下去吧!”
    那位都尉于是带着其他人出去。
    而见堂中只剩下他们两人,李巡正了正神色,“将军可以说了!”
    这弄得他心里有些发紧。
    只见赤甲将军手往袖口一伸,拿出两张卷筒,往身前虚空一打。
    卷筒刷地挣脱丝带,垂落而下。
    一张纸中现出一位虎目阔脸,垂耳高鼻的男人画像!
    而另外一张,竟很是奇怪,上面只有一身青衣的留白人影,五官都没有,像是只完成了一半的临摹像。
    府台李巡目光在两幅画像中扫过,现出疑惑之色,“请问将军,这是?”
    “这就是总兵大人的密令,暗中调查,找到画像中的两人!”
    “两人?”李巡眉头一皱,顺着话头目光不由落在那没有肖像的半张画上。
    “没错!”赤甲将军瞳孔里闪过一丝敬畏,“此画中人,最高明的画师,也临摹不出来,想画出全貌要遭受巨大反噬,所以只有这半幅。”
    说着,其目光一转,落在另一副画像上,“但这位可以明确,你们只要找到这位,就应该可以找到第二幅画像上的那位。”
    李巡听得似懂非懂,听这意思,总兵大人要找的这两人来头不小。
    “总兵大人要找的人肯定非同小可,敢问这位是?’他目光落在那垂耳阔脸的画像。
    “这一位是三道监察使!”赤甲将军面色肃然。
    李巡一听,瞳孔一惊。
    来头这么大!
    “那这位?”他忍不住好奇起来。
    却见赤甲将军却是面色变得郑重起来,
    “这位,总兵大人下令,不能透露这位的身份,若是传开,怕是会有大麻烦。”
    “李大人只要知道,找到那位监察使大人就能找到这位,一旦在辖下发现,不能惊扰,如若碰到面,被发现,不得怠慢,但消息需要封锁,随后尽快派人传信到抚司或驭龙关,总兵大人会亲自出面。”
    李巡李府台听得心里震动不已,总兵大人亲自出面的人物,岂是自己一个小小府台能得罪的。
    倒是这里面听起来好像苗头不对,他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事,但这种大人物间的事,还是不要知道太多为好。
    自己得提醒自己小心担待才是。
    “本官明白了!”
    “本官会让衙门的人发动起来,替总兵大人分忧。”
    说着,这位宝庆府台虽然心里在打鼓,但总兵大人直接发令,断没有和稀泥的可能,应了下来,随后抬手一招,将两副画像郑重收起。
    看来最近衙门的工作量要增加不少了,加上今晚城墙上的比斗,让这位府台心里如同乱麻,有些郁气和忧愁。
    就这样,前来送信的赤甲将军也没多作停留,很快离开。
    “姑奶奶,您慢点!”
    另一边,宝庆府衙后院的一间小院,里面栽满了各色朵,看起来清新淡雅。
    一间屋子里的床榻前,那位刚回府的府台千金正坐在床榻边,扶着一位老妇人从床上坐起来。
    这妇人甲年纪,鬓角有银丝飘动,眉眼带着岁月的痕迹,但依稀可以看得出年轻时的美貌,眉眼间看着眼前的女子透着慈祥。
    “咱家的小玉儿出去了半月,好像清瘦了些。”老妇人抬手,摸了摸女子的脸蛋,眉眼里透着春日暖阳般的温和。
    “姑奶奶,我走时,您不是好好的吗,家里怎么没有发信,这样我就能早点回来看您了。”李玉轻声说着,双手抓住老妇人的手,责怪自己道。
    “是我没有让他们告诉你的,你难得出门访友,多看看外面的风景,不能让这深闺大院束缚住咱们小玉儿的未来。”
    “我的病,不打紧的。“
    老妇人笑了笑,看起来没有什么不适,抽出手拍了拍李玉的手,仅紧紧握着,那慈祥的目光满怀爱意地看着李玉。
    “那就好!”
    “您得健健康康地,看着玉儿成家出嫁,您可不能反悔。”
    “好好好!”老妇人开心地笑着,“咱们小玉儿这次出门可碰到如意郎君?”
    听到老妇人打趣,李玉脸上露出小女儿神态,但想到什么,脸上的神情变得冷清下来,摇了摇头,
    “姑奶奶莫要打趣了,全听父亲安排。”
    生在这官宦人家,深宅大院,作为府台千金,说出去众人吹捧,惹人艳羡,但生在这家庭,就有许多无奈。
    老妇人听了,抽出手拍了拍李玉的手,
    “我会与你父亲去说,你只管去挑你自己喜欢的,不要留下遗憾。”
    “我不想你与姑奶奶一样。”
    说着,这位老妇人虽笑着,那话语里却似乎有一段过往。
    李玉听了,看着老妇人的模样,不由一阵心酸,一时想到什么,欲言又止。
    爹娘对姑奶奶的过往一直讳莫如深,不愿与她多说,但她从小被姑奶奶带大,岂没有察觉出一丝端倪。姑奶奶好像一直等着一个人,好多年了吧。
    “姑奶奶,您还记得您以前经常哼过的一首信天游吗?”
    “哎哟,,,三道道蓝,,那个!”
    李玉试着哼了一段。
    老妇人点了点头,脸色依旧笑着,“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个,那只是闲暇时哼着玩的,你还记不记得,你小的时候想学,你娘拉着不让,说哪有大家闺秀唱这个的,还挨了一顿揍。”
    “对啊,所以玉儿记忆深刻,但自此以后,除了您,我再没听到别人唱过。”
    “这是姑奶奶您自己唱的调子吗?”
    老妇人听到这话,似有追忆般,慈祥的眼神失了几分颜色,“这都是男人们唱的。”
    “这是我少女时曾在故乡那旷野间偶然听得,不知是何人所唱。”
    说着,强笑着摇了摇头。
    李玉听言,有些失落,就把自己上午回程遇到的事说出来了,“这样啊,玉儿还以为这曲子对您很重要,见您经常哼念。”
    “我今日回城路上,在官道上,曾听见有人在高声唱着这首曲子。”
    “于是玉儿心生好奇,就派护卫去看看是什么人在唱”
    李玉说着说着,就感觉握着自己的手在抓紧,眼前的老妇人突然用力,那双慈祥的眼神直直盯着她,
    “姑奶奶?”
    “你看到那人了吗?”老妇人的语气很用劲,但又在努力强忍着的感觉。
    李玉很明显感觉到这位姑奶奶的变化,“没有,那马车见我们气势汹汹,迅速驾马离开了。”
    “但我回城时,护卫在一家客栈发现了那辆马车。”
    李玉在说到这时,见姑奶奶那失色的眼睛重新亮了起来。
    一起一落,其呼吸竟然不稳,随后这位老妇人竟从床上坐了起来,要下床。
    “玉儿,帮我宽衣,我要去那间客栈!我要去看看,去问问,那人是哪里听到的!”
    老妇人的语气很快,说着说着急促,咳嗽了起来。
    李玉见姑奶奶如此激动,脸上有些惊色,连忙阻止,
    “姑奶奶,你身子还不好,您别急,玉儿已经派护卫去查探了!”
    而老妇人却此时像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或者是某种执念引发,执意要下来。
    但就在其双腿放下床的那一刹那,其呼吸急促,只感觉天旋地转,随后一头栽倒在床上。
    李玉顿时脸色发白,失声大叫起来。
    “姑奶奶!”
    “姑奶奶!”
    “.”
    一时,惊声传出了小院,引得外面的丫鬟,嬷嬷脸色大变,顿时蜂涌进小院。
    不久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一间书房外响起。
    此时,书房外面,一众差人把守,比之前要多几倍,而书房外一个个身穿官衣的人相继走进书房。
    有府衙同知,通判,照磨.府衙大大小小的官员出现身影。
    一个身穿锦绣,带着管家帽,嘴边两撮胡须的中年人来到书房外,想进去,被身穿薄甲,外套马褂的差人把刀拦住,
    “王管家,府台正在召集各位大人议事,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
    这位叫王管家的中年男子脸色很是着急,急忙对说话的差人道:
    “不好了,你速去通禀,大人姑母突然恶疾加重,现在后院六神无主,需要大人拿个主意!”
    那差人听到这,脸色一变,听闻那位姑奶奶,大人可是视为生母,十分看重,其脸上仅是犹豫了一下,就转身急匆匆地上台阶,在书房门外俯身通禀。
    很快,书房门大开,那位府台大人脸色阴沉似雨地大步走出来,像是失了分寸。
    “混账!“
    一声暴喝,从后院响起。
    那间小屋里,只见赶过来的宝庆府台犹如发怒的狮子,对着前面跪下的李玉厉声。
    此时,后面,一扇床榻前,几位医者正在救治床上的老妇人,房间里一片混乱,许多丫鬟嬷嬷直掉眼泪。
    李玉的娘亲赶忙护住自己的女儿,一脸忐忑与愁容,将李玉从地上扶了起来。
    “你啊你啊,为什么偏偏要跟你姑奶奶提那些事,作孽啊,你姑奶奶是可怜人。”
    “这可如何是好!”
    见李巡暴怒,她又上前赶紧拉住自己老爷,“老爷,玉儿也是无心之失,您不要生气,快想想办法。”
    李巡粗喘着气,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怒火,对着门外赶紧下了几道命令。
    没多久,更多的人进了来,迅速冲向床榻前。
    大约过了大半盏茶时间后,房间里的混乱慢慢平息。
    “大人,老夫人的呼吸暂时平稳了,但这个病比以前更重了。”
    “自身心力交瘁,这是心病,我们也没什么办法。”
    几位医者擦擦汗走了出来,朝着李巡扶了扶手。
    房间里的众人听到这,松了一口气。
    “劳烦诸位了!”
    李巡行了谢礼,让人送几位离开,随后其大步走到床榻前,低身握住床上老妇人的手。
    床上的老妇人此时徐徐睁开了眼,脸色苍白。
    “姑母!”
    “放心,我没事!”
    李巡眼神颤动,“您这是又何苦呢?”
    说着,其猛然转头,眼神一沉,“让人把那个派出去的护卫带回来!”
    没过多久,外面传来嘈杂声。
    一个声音在屋外响起,“大人,属下奉小姐之命回来了。”
    “说说,小姐让你查的人如何?”李巡阴沉着声。
    “回大人,查到了!”
    “唱那曲的人只是个赶车的马夫!”
    “叫什么名字?”
    “他说他叫公孙羊!”
    那一刹那,屋里传来痛哭声。(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