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北平围城开始 - 第321章 师徒
第321章 师徒
“榔!榔!榔!”
这三通响头,傻柱磕的很实诚,伍师傅也没再推辞、泰然受之,一时间大堂內掌声雷动。
“『师徒如父子、从师不从父”...何雨柱!打今儿个起,你除了我这个亲爹以外,又多了一个爹!要是再敢有逆不肖、不敬师长的行为,伍师傅打也打得、骂也骂得,死生...勿论!”
何大清面色严肃,就连称呼都从“傻柱”罕见的换成了大名“何雨柱”,说得傻柱一愣一愣的,应下、不敢反驳。
伍师傅许是觉得这些话说的重了些,可不等他张口,何大清已经冲他拱手作揖、语带惭愧。
“伍师傅,今日实在是太过仓促,一应流程也太过简薄。既没有同行见证、又没有摆“进师酒”,连份像样的拜师礼都没准备...不妨这样,师徒名分既定,转过年来,挑拣吉日,我这里多备鸡鸭、遍请北平同业..:”
何大清说的囉嗦、伍师傅听的直呼“脑壳疼”,以“新社会不行旧礼”为由再三拒绝,两人爭执不休,眼见著局面又要僵住..:
“二叔!择日不如撞日,我倒觉得今天这场“拜师仪式”一点都不简薄!”
还在爭辩的两位勤行大师傅都为之一愜,在场眾人目光也隨之聚焦过来,却见何金银笑著补充道。
“这里有我们中央公校一十二名学员,每一位都是不同区县抽调的干部,来自天南海北,共同见证咱们家傻柱得遇名师、伍师傅喜收爱徒,何况...”
尾音拉足,脚下轻轻一踢忘了起身的少年傻柱,伴装呵斥道:“...都是些哥哥姐姐、叔叔婶一辈儿的人物,傻柱你还不赶紧挨个谢客,別忘了,有『贺仪”別拒绝!”
顿时就有咂摸过来滋味的学员点指笑骂,直呼“上当”、“荣哥儿狡猾”,看个热闹还得搭进去一份礼金。但谁也没有因为何金银的这个玩笑真的生气,就连伍师傅几人也笑呵呵看著傻柱挨个说吉祥话.::
一场玩闹冲淡了刚才的僵局,何金银咳嗽一声:“贺客不缺、这拜师礼自然也不会少!不仅不少,而且是正正好好!”
回身一指被大傢伙“遗忘”在墙角的木牌匾,反应过来的学员们七手八脚的將被红布包裹严实的牌匾抬到大堂正中,簇拥著伍师傅几人近前观看,隨著红布揭开,木质牌匾上四个肇窠大字显露出来一一“峨嵋酒家”。
虽非名家题字,但放在此时此刻奉上,確实应景、討彩,再次博得掌声一片。
相较於大傢伙的激动,何金银一直“暗戳戳”留心观察的梅先生眼中却流露出一抹失望,这让前面做足了铺垫、正欲“引君入”的何金银心里顿时“咯瞪”一下。
伍师傅同样留心到这位重要客人的表情变化,眉问道:“梅先生,可是我这字號取的有不雅之处?”
梅先生是位有涵养的人士,也不扭捏:“『峨嵋”是四川名山,太白有诗讚曰“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隨...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伍师傅取义“峨嵋”,寓意自然极好...”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翻来覆去咂摸著最末一句,何金银暗自咋舌。自己原以为“峨嵋酒家”的字號就是伍师傅单纯的思乡之举,现而今再看,也未尝没有暗藏一份雄心壮志..:
梅先生的点评已近末尾:“..假以时日,“峨嵋”派川菜,必將声震北平!”
伍师傅连称不敢,但面上终究难掩一份得色,好似自已深埋的“小秘密”终於被人挖掘出来一样:“梅先生实在过誉,既然“峨嵋”这个字號尚且能入您的眼,为何刚刚..:”
梅先生摇头嘆息:“自从那日在四川食堂偶然尝过一次伍师傅的川菜后,心中一直念念不忘,
可惜后来再去东安市场,却是高掛搬迁歇业告示。今日正逢隔壁长安大戏院有展演,想起您的新址,冒味登门...”
略一跨:“刚才听傻柱小友提及『峨嵋酒家』,心中一动,正欲斗胆泼墨、代题字號,却没想...失了先机,不得不为之抱憾。”
“咯!”
这下不止何金银心中打鼓,在场恐怕除了梅先生与伍师傅之外,谁人心头不为之一颤?一边是“梅派”大师上赶著挥毫题字,一边是在南纸店钱买来的匠人作品,两相对比,这还用的著选么就在何金银暗自叫苦的时候,伍师傅...动了。
“有劳梅先生掛碍...您的字,別家怕是求都求不来,何况我一外来厨子?本不该拂您美意,
但这块牌匾,是我进京后收的第一位徒弟何雨柱孝敬於我,其中的师徒情分...重逾千金!梅先生.:.实在是,对不住了!”
一席话毕,莫说是眼泪汪汪的少年傻柱、满心震撼的何金银,就连天生一副冷脸的何大清都看不过眼,急忙忙拦住伍师傅:“使不得、使不得,傻柱孝敬您的那块牌匾掛在偏房就是,梅先生的题字,当然要..:”
任他口舌费尽,伍师傅仍旧不为所动,梅先生再度开口:“是我唐突,让伍师傅您为难了..:
您看这样如何?”
“有伍师傅您这块金字招牌,我坚信峨嵋酒家一定不会拘泥於眼下这一方浅滩,来日必將起高楼、架飞檐,等到那时,楹联匾额必要重塑,刷金漆、选良木,我斗胆在您这里先『排上队』...”
伍师傅只是碍於情谊,又不是不知变通,梅先生的提议已是给足了他顏面,眼下这皆大欢喜的局面,又怎能不应?
“好!一言为定!”
梅先生一抖袖腕:“击掌为誓!”
这般热烈的气氛中,何金银刚才的那点“小心思”又活泛起来,趁著“牌匾余波”,適时开口、续上前话:“梅先生,伍师傅,二叔,小子我刚才之所以讲这场“拜师仪式”並不简薄,其实还有一份私心...”
眼见著眾人的目光再度聚焦过来,何金银回身一托少年傻柱:“拜师仪式上总要有个保人见证,正如梅先生来时所说的『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不若...”
何大清眸子一亮,伍师傅犹豫不决,梅先生倒是尽显洒脱。
“在梨园行里,拜师仪式除了本师以外,还要请『引l、保、代”三师,虽有跨行之嫌,但亦如小同志刚说的『择日不如撞日”,谁叫梅某赶的巧呢?这个保人,捨我其谁?”
这回不用旁人提醒,傻柱自己个儿.:
纳头就拜!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