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北平围城开始 - 第324章 毕业
第324章 毕业
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第一期学员,耗时三个月毕业,
华北公校,第二期学员,自四九年八月开始,至十二月底结束,耗时五个月毕业。
中央公校,第三期学员,自五零年一月开始,至六月中旬结束,耗时...同样为五个月时间。
不管这座学校今后会演变成什么模样,但最初的这三期学员几乎都是赶鸭子上架的“速成品”。相较於一开始预估的“六个月的时间”毕业,几乎与上一期学长学姐们费了同样的时间。
一来是这座还在摸著石头过河的中央公校,课程体系还未完善,如非开春后有一批苏维埃专家介入教学,公校学员们的生活將会“简单”许多..
二来是各处里都缺人手,不管是原来抽调的区县、单位,还是等著“抢人”的相关职能部门,
目前都有些“焦头烂额”。
原因无它,皆起自五月时那一桩“石狮流泪”的传闻。
虽然事后相关纸质媒体对这件事作了详细的分析,但不知道是哪个“混不吝”出的主意,见报登刊的同时,將那两尊颇有爭议的石狮子悄然挪走,这一下,事情就逐渐演变的“大条”起来。
与何金银在当天日记里预测的“堵不如疏”一般无二,伴隨著城楼前两尊石狮子的突然消失,
街头巷尾都开始流传各种版本的“石狮诉冤”传说。
其中最为可信的版本是这么“引经据典”的一一李闯王进京坐殿,建立大顺,年號永昌。但天安门城楼前的石狮子在他登基后的第二天就开始流泪,似在替前朝哭诉冤屈:::果不其然,李闯王只当了四十二天的皇帝就分崩离析..:
一个本就离奇的故事,套上一个真实的歷史人物,似乎就可以“言之凿凿”、成为既定事实了。
伴隨著这一桩“石狮流泪”的处置不当,以北平城为圆心,在华北、逐渐蔓延向全国,开始有各式各样的“乡野传奇”、“天人感应”的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这让四下里的各级公安单位颇感无奈。
大肆抓差?自然是抓不得。
寻根溯源?同样一个故事,一天就能演变出十几个新版本来,说的有鼻子有眼,盯哪一个才合適?
在这么一个复杂的局面面前,中央公校决定提前结束这一期学员的学业,让大傢伙投入到各自的岗位之中去。在这件事件上,遭受了老马“魔鬼特训”三个月的学员们算是终得解脱。
如果还说有什么遗憾,对何金银来说有两件事。
一是《中央公校校刊》一直没能顺利发行。並不是参与的学员们偷懒躲嫌,而是技术上不成熟,中央公校没有单独的印製机器,学员们的计划是铁板油墨、现刷现印。
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人有丰富经验,只能摸著石头过河,將难题留给下一届学员了。
二是何金银一直惦记的“搬家”还是没能得以落实,但是根据魏大可的说法,这件事已经提上了中央公校的首要议程之中。只不过考虑到购买地皮、原址搬迁、新址建校的诸多琐事,一直在和老道们“打马虎眼儿”。
何金银此时不知道的是,中央公校的首期《校刊》创刊號,在同年七月十五日,也就是何金银这批速成班学员走后,正式发行。
何金银还不知道的是,五一年初,中央公校才正式申请购置新校舍用地。人民政府復函同意將復兴门外、復兴路南、京绥路西,共计四十四万平方的土地作为学校建校用地,按分期建筑计划。
与何金银他们十冬腊月赶製出一间简易礼堂相似的是,中央公校下一期数千名学员的“课余任务”,就是从白云观步行赶到木地,劳动建校,一直到五二年底,中央公校的木地校址才正式建成,白云观重归“虎视耽耽”的老道们怀抱。
这处木地校址,在今后的七十多年里,不管中央公校几度更名,都默默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公安人走向五湖四海..:
毕业典礼当晚,何金银与这一期其余四百九十九名学员一起在简易礼堂里匯聚一堂,顺利拿到手的薄薄一页毕业证书,是何金银在这个年代的第二张“文凭”。
相较於从各个区县抽调的干部而言,只有从社会面招募入学的一百名学生“前途未卜”,其它从华北局出来的、自然还是回华北局去,从山东局出来的、自然还是回山东局去..:
相较於其它人,何金银对於自己的去向问题一直没有考虑过,脱岗学习,毕业后自然要重回岗位。
“荣哥儿!以后记得要来承德看我!热河省离北平又不远..”
短短半年时间不到,盛楠与何金银的“交情”已经不再像初见时那般尷尬,更湟论中间还有孙大圣这个共同的朋友充当“纽带”。面对盛楠同志大大方方的邀请,何金银自无不可,酒到杯乾,
一切都在不言中..:
这一晚,又是酊大醉,好似这世间,只有离別才配下酒。
“何金银同志,欢迎你回来!”
半年变化,张队已然彻底坐实了张局这层身份,言行之间、不怒自威。何金银这小半年没少在北平的各大纸媒上看到有关张队的高调报导,大多是代表公总发表讲话,相较於他的“辉煌”,洛局与冯局就要低调许多,几乎从不在人前接受採访。
“张局,您就直说吧,我是还回特行科啊...还是有別的脏活儿等著我?”
何金银自觉根本配不上眼下张局的热络,果不其然,张局笑骂道:“蹬鼻子上脸...这样,你先回特行科待几天,那里最近任务繁多,具体情况让老刘和你交接,等过阵子...再落实你的具体工作,总要“议”上一议的嘛..”
“是!”
何金银自无不可,特行科还是那副旧模样,连面孔都没有增刪改变。如果一定要说有所改变的话刘科將何金银引到一间专用档案柜前,密密麻麻全部都是各式各样的记录信息,草草翻阅一遍,多是近期北平城內外流传的各式“谣传”..·
“...也不知怎的,张局非要把这件事交代给特行科来做,一个月下来,大傢伙是跑断了腿、
疲於奔命..:”
就在刘科“大诉苦水”的时候,“滴铃铃”电话声响,刘科接起来听了几句,面色发白一一“走!鼓楼那边...又闹出新乱子来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