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 第96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边关报捷,前军黑齿常之趁夜色突袭敌营,攻破吐蕃青海大营,自祁连山以南,至西倾山以北数百里之间,所有部族尽皆降唐!”
    龙首殿內,十多名“北门学士”以及多名身著緋色官袍的大臣或是激烈爭辩,或是围绕在沙盘和军报周围商量著下一步的计划,天后站在人群里,认真的听著一个又一个推测和意见。
    虽然她很清楚,接下来河西军依旧不一定会听自己的命令,但她还是抓紧时间拼命学看去听懂战场上的境况和形势。
    “军报里说,黑齿常之擒杀吐蕃大將赞婆,將他和其余吐蕃人的首级传示六军。”
    “先前吐蕃人打贏了之后,交还了不少我军边关將领的人和尸首,现在黑齿常之贸然杀人,不利於接下来的谈和。”
    天后清了清嗓子,周围的人们迅速安静下来,听她开口询问道:“为什么裴行俭的前军还在往前进军?”
    前军,两翼,中军,后军,在整个沙盘上保持著同步推进的速度,而且这是大军团规模的进军,除却分兵驻守粮道和要衝的兵力,整体依旧是以锥头之势前进。
    这么多军队往外打,后方的后勤压力几乎是与日倍增。
    有人回答道:“裴公的军报说,吐蕃人的主力还在前面。”
    青海往北是一连串的山脉和缺口,將有边军驻扎的甘州凉州等地与州分隔开来,也就导致了唐军起初很难在河西形成椅角之势相互呼应,同时也导致朝廷必须要同时在两处地方部署军队。
    但顺著祁连山一路往西北走,尽头处便是吐蕃北上入西域的关键要地。
    这里起初是初唐时期设立的数十个羈摩州的实际控制区,但隨著吐蕃攻陷这里,当地的部族也大多被迫投降了吐蕃,导致朝廷和西方最远处碎叶城等地的联繫几乎断绝。
    天后只是沉默片刻,她还是没怎么听懂现在的情况,但她终於想出来自己能做的事情“传令关中、陇右、河西、剑南一带的官府,责令无条件补充前线军需,必须按期將辐重钱粮送抵前线,违令者杀,宣諭百姓..::::
    ?
    她的声音渐渐高了起来,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事情,抬头看向她。
    “此战是为了日后十年百年的太平,必须要让吐蕃人知道犯大唐疆域的代价,此战之后,关陇三年內降税一等,凡有战功者,皆拜爵封赏!”
    “此外.:::
    天后转过身,一步步登上台阶,回到御案后,一拂长袖,缓缓坐下。
    她原本仿佛自言自语刻意放平和的语气里,此刻终於露出不容违逆的霸道之意。
    “写信告诉裴行俭,此战要么把论钦陵的首级放在京观上,要么把他自己的首级放上去,本宫在长安..:::.等著给他庆功!”
    殿內,一道道身影对看天后躬身拱手。
    天后沉默片刻,继续道:“调中书令刘仁轨,发兵三万,与右驍卫大將军薛礼北上。
    “今年关中粮食本就紧张,现在北方也正在不断调兵调粮,只是规模远没有河西那么大。”
    刘仁轨说到这里,忍不住嘆息一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如果大唐一个劲的爆农民兵,那么后备兵员的数量依旧极为可怕,但唐军此刻更需要合格的兵员,隨著天后和朝廷开始不计代价地恢復和实现贞观初期的军功制,民间开始爆发出一股子杀敌立功的热情。
    重赏之下出勇夫的道理谁都懂,刘仁轨有些感慨,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十年里唐军的战绩和境况形成鲜明对比,让他想起了更久远的时候。
    贞观年间唐军灭国简单的如同吃饭喝水,但不仅仅是因为初唐能臣名將,也是因为府兵制不断地孕育出能征善战的唐军將土。
    但现在,大唐战线吃紧,只能顾头不顾靛。
    武安也能理解刘仁轨的无力嘆息,他沉默片刻后,忽然开口问道:“那假如有米呢?
    +
    刘仁轨笑了起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米自有巧妇来吹。”
    武安:“?”
    为老不尊的刘仁轨笑了起来,伸手拍拍武安的肩膀。
    “你等这次风波过去,最好还是离朝廷远一点,去西方看看长山草原,去北方看看大漠风雪,去东方......看看海。”
    外面天大地大,若真是有本事的大唐儿郎,本就应该出去开疆拓土,替大唐镇压一切仇宵小!
    “喉......要是粮食再多一点,就好了。”
    刘仁轨嘆息一声。
    武安开口道:“关中的土地已经开垦到极限,但是青海一带,那里有足够多的牧场和田地,如果拿来屯田,既可以补充军需,也可以反哺朝廷。”
    刘仁轨的眼晴亮了一下,有意无意地追问道:“你既然能想到这一点,那你能不能跟我说说,朝廷该如何解决天下动盪不安的问题。”
    “天下的问题,不在外界,而在.....內部。”
    刘仁轨若有所思的看著他,武安沉默片刻,补充道:“朝廷过去三十年里,徵发天下钱粮兵员东征西討,就连突厥人现在也受不了青壮凋零的现实,想著要造反解决问题,那么国內呢?”
    关中出兵,河东、河北出钱粮,江南出税,
    全天下除了关陇內部的贵族和世家大族得到实际的政治利益,除此之外所有人都在吃亏。
    刘仁轨默默的听他说著,眼里的欣赏之意越来越浓,终於,他抬起手,示意武安不用再往下说了。
    “等老夫回来之后,到时候你再好好说给我听。”
    刘仁轨笑著把目光看向其他地方,在两人面前的巨大庭院里,满是肃立著的甲士,人均戴甲佩刀,在最前面几排的士卒身上,更是赫然穿著极为厚重的札甲。
    刘仁轨从台阶上站起身,脸上的笑容忽而收敛,年迈僂的腰杆挺直了些,对著人群负手而立。
    唐代官员,讲究一个出將入相,但四个字底下藏著实打实的份量。
    不是说像李敬玄那种在朝中靠人脉一出征就打败的废物也能称得上出將入相。
    而就算是做到了文体两开,文武两道总得是有个侧重的吧?
    刘仁轨多年领兵,在看到军队的那一刻,身上便露出不怒自威的气势,他对著面前的人群开口道:“本官中书令刘仁轨,此处兵官何在,出来向我匯报人数!”
    武安坐在他身后看看这一幕,呵呵一笑。
    如果眼前的是金吾卫或者南衙十二卫,里头的军官或许会给刘仁轨卖个面子,但站在这儿的,可是武安从一开始就带起来的千骑。
    没人搭理刘仁轨,甚至都没人看他,人群里一片寂静,刘仁轨也不觉得尷尬,笑著回头看向武安,眼里有些欣赏。
    “別说是老夫今日站在这儿,他们不肯应,將来若是天子站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开营门,他们也不听,到那时候,才算是大成了。”
    刘仁轨说的是周亚夫將细柳军的故事,但他不知道的是,在这千骑营里的一批核心军官將校,当初都是跟著武安入宫劫过天子的。
    其中,更是有些人隱隱知道宫变那一夜的真相和结果。
    他们的利益和武安死死捆绑在一起,別说是不听天子的话,就算日后武安发了疯要坐那个位置,这些人只会比他更疯。
    武安缓缓站起身,所有人顿时抬起头,目光越过刘仁轨,看向站在他身后的那道伟岸身影。
    刘仁轨没有恼怒,眼里再度出现了笑意。
    “武將军。”
    “末將在。”
    “別人都说你是利慾薰心,说你是武氏子弟为虎作帐,但归根结底,你是唐人。”
    “末將明白。”
    刘仁轨微微頜首,武安走到他身侧,看向面前的千骑甲士们。
    “中郎將出列,匯报人数。”
    丘神和梁信两人当即先后走出人群,后者开口道:“千骑现今共六营兵马,合计超过三千甲。”
    哪怕只有一百人,对宫中的安全也是一个极大的隱患。
    而现在,这所谓的千骑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几乎达到了半个羽林军的兵力,想来..:::.离它变成“万骑”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隱患了,而是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而且还越来越难拆。
    刘仁轨脑海里把这一切推算的清清楚楚。
    “武將军,等明日,老夫便会带著兵马去北方。”
    裴行俭挥军二十万提前出击,刘仁轨和后续的兵马便有了大半“盈余”,所以朝廷便开始將他划入接下来的北方战事。
    “替老夫,保护好陛下。”
    “末將谨记在心。”
    刘仁轨开始往外走,他看到了在外面等候的狄仁杰,於是停下脚步,听著狄仁杰对著自己躬身施礼。
    “狄怀英。”
    狄仁杰抬头看向他。
    “你也觉得,他是个祸害?”
    狄仁杰微微頜首。
    刘仁轨笑了笑,一边领著狄仁杰往外走,一边淡淡道:“这天下没有什么事情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是因利制宜..:::.你和其他人只看到他现在的兵权太过可怕,但老夫却觉得,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甘心屈居人下。
    他手里的兵权越大,將来和天后撕破脸的可能性就越高。”
    “放心,不会等很久的。”
    刘仁轨看到了狄仁杰脸上的疑问,他耐心的提醒道:“等此战结束之后,天后一派要开始瓜分好处了,你说,天后能拿出什么条件餵饱他?,
    狄仁杰默然。
    “怀英,去帮他做大事吧。”
    刘仁轨平静道:“这样的人才不应该替一个女人卖命,他应该为大唐出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