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 第115章 可以和解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可以和解吗
    书房里,骆宾王沉著脸坐在武安面前。
    他把一沓已经写好的信纸推到武安面前,开口道:“这些信都已经写好了,你要是不放心,可以检查一下。”
    武安没有说什么,抬手把那堆信纸扒拉到自己面前,真的隨意挑出几张纸隨意看了看。
    骆宾王一看到这架势就有点来气,自己好列是个名气不小的文人,就算跟你过不去但答应好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出错。
    “这边有个错字。”
    “啊......噢噢.....
    骆宾王看了一眼就发觉真是自己写错了,他一边闷头从旁边拽过一张纸重写,一边暗自腹誹。
    那么多信的內容加起来至少也要有几千上万字。
    正常人哪能一天写那么多字?
    而且那么多信纸里面,偏偏武安隨便抽出来一张就刚好找到了那个错字,这上哪说理去?
    “而且这文辞写的也太艷了,跟我书信往来的大多是边关武將,以后你要儘量写的通俗易懂一点。”
    武安觉得不能太惯著骆宾王,一封百十个字的信里面至少有一大半在描述长安的美景和回忆往昔文臣武將的故事,下半段则是互相勉励吹捧,最后才写出用意。
    边关那些匹夫拿到信之后是要骂娘的。
    骆宾王深吸一口气,加快了书写的速度。
    他手速很快,转眼间就重新写好了那封信,而且按照武安的要求儘量简短了用语。
    武安没有接信,而是淡淡道:“我前天就已经派人把那几个的家眷放出城了,但如果她们以后再敢做什么报復的事情,我肯定会赶尽杀绝。”
    “我还以为你只是说说..::::”骆宾王沉默片刻,忽然站起身对著武安郑重地躬身施礼。
    “不管怎么说,你遵守承诺,值得骆某一礼。”
    “別搞那些虚的,今儿个还有很多东西要写呢。”武安乐呵呵的看著他,没有一点客气的意思。
    骆宾王:“
    ”
    吩附完之后,武安起身把书房留给骆宾王独自发挥创意,像后者这种不要钱不要名白打工的老实人真是太好了,必须要想办法把他永远留在自己身边。
    武安离开国公府,准备去其他地方探探口风。
    长安城里一如既往的繁华,等到开春之后,各处街道依旧是人流如潮,而且是越靠近城中心的位置就越是拥挤但当打著右羽林军大將军旗號的马车一过来,有时候在街上巡逻的金吾卫还没反应过来帮忙开路,人群就发出一阵惊呼声,然后爭先恐后的散开一条道路。
    马车倒也没有朝著人多的地方硬撞,而且两边和前后都有开道的千骑骑兵。
    披著马鎧的高大战马如同怪兽一般,一步步踏著青砖往前走,载著身上甲胃鲜明的骑兵穿过人群;有些平民嚇得直接跪伏在地上,但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些骑兵也在小心翼翼的著韁绳,和周围的人群保持距离。
    武安深谱人心,有时候赏赐太多不一定能让人完全敬服你,所以他在军纪方面做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不光是千骑和羽林军,就连金吾卫也在他的控制下被迫“清廉”了不少。
    在这几支军队里头,不管是高层將领还是底层兵卒,在提起武安的时候都不敢笑嘻嘻的说他是什么金主,而是统一將其称呼为大將军。
    大理寺。
    狄仁杰一转头看到武安站在门口,心里顿时涌起不少和骆宾王类似的复杂感情。
    要说对武安这个人感觉如何,其实接触下来感觉这个人確实挺不错的,做朋友真是够意思,但他做的那些事.....
    更不用说,这个人姓武。
    “刚才魏玄同过来送了份文书,我就和他聊了一会儿。
    狄仁杰主动开口道:“这个人品性很好,在朝堂上官声也很好,听说他先前跟你也有数面之缘,我觉得你可以多跟他聊聊。”
    “比李敬玄如何?”
    狄仁杰想了想,道:“比李公更好一点。”
    他心想著武安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或许就是缺少引导,所以自己可以想办法让武安多接触一点好人,没准儿什么时候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手段,武安確实是有,但他做事风格实在是有点过於激进了。
    狄仁杰还记得宫变的那一晚,自己昨天才跟武安聊过,结果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就听到外面传来消息:太子谋反,天子暴毙!
    裴炎只是略微知道武安手头的真正实力,而狄仁杰和武安相处的时间长一点,他能隱隱约约猜到一点事情,他对武安隱藏在英武面孔底下的狠辣早有体会。
    “我有一件事想要问问你。”
    狄仁杰看看武安,眼里满是深究。
    “我打听到一件事,据说是礼部准备寿宴的时候,已经预备在当夜奏破阵乐庆贺。”
    破阵乐本就是朝廷正规场合必须演奏的曲目,先前先帝说我听了这歌儿就想哭,於是就取消了,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一群大臣上疏强烈要求说祖宗之乐不可改,改了就是忘本!
    但当下时局特殊。
    武安刚要回答,狄仁杰摆摆手,示意他先別说话。
    “先帝驾崩的太过於突然,先前依附在他周围的,不仅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大臣,更多的还是军功勋贵、寒门、山东等地的士族,这些人或是结成一派,或是互相独立,但先帝用他们的目的,就是制衡。”
    大唐开国初期,朝堂上的坑位几乎被关陇权贵和各个世家大族的人全占,不少大臣彼此之间都有姻亲关係,长此以往,別说是他们互相包庇,官官相护。
    最可怕的就是他们彼此之间形成稳固的权力交替环节,从此之后,朝廷的所有官职都被世家大族子弟包揽,每个人生下来就被分了三六九等。
    皇帝未必需要在乎每个人是不是生来平等,但这种现象对他们而言也绝非好事。
    “先帝驾崩,这些大臣很快就要面临关陇大族的清算和反攻,所以为了自保,这些人只能暂时依附在天后身边。”
    狄仁杰看著武安一脸思索的样子,心里顿时有些嘀咕一一每次看到这位大將军做出如此表情,基本上都等於是接下来要犯坏了。
    “但就算如此,这些人也不是好欺负的,你当朝要奏什么破阵乐,岂不是刺激他们?”
    狄仁杰轻嘆一声。
    他犹豫片刻,还是继续劝了几句。
    武安手下的兵大多是禁军,受过天家恩泽,其中金吾卫明面上更是属於南衙,全靠武安强行將其在手里,隱患很大。
    这破阵乐一响,你的势力岂不是瞬间四分五裂?
    武安笑了笑:
    “先帝时期领著禁军四处巡幸道观和行宫,有些士卒不堪寒苦,逃亡者大有人在。
    另外..:::.永徽五年夏,先帝巡幸万年宫,山洪暴发,水漫玄武门,当时守门士卒逃得一个不剩,只有薛仁贵冒死向宫內示警。”
    “现在他们天天吃饱穿暖,时不时拿我的赏钱养家,如今千骑更是完全由我出钱来养著,谁吃饱了撑的听一首歌就倒戈了?”
    狄仁杰没好气的想著反驳武安的话,但思考片刻之后,他忽然反应过来武安说的没问题。
    大家天天吃著火锅唱著歌,钱拿到手上,酒肉吃到肚子里,又不是天天吃不饱穿不暖只能靠著回忆太宗皇帝的荣光来鼓励自己继续站岗。
    能在这时候被挑拨起来的,只有那些宗室和大臣,毕竟士卒要的是钱粮,而他们要爭的是权力!
    “再说了,听我的话就是听朝廷的话,有什么区別吗?”
    武安不满道:“我也是大唐忠臣啊。”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你对自己做的那些事情是真的没数吗?”
    东內苑。
    天后揉著眉头,淡淡问道:“消息確定吗?”
    “是。”
    跪伏在她跟前的年轻女官恭恭敬敬道:“部分宗室子弟和大臣已经准备在寿宴当夜联合起来,当面逼您还政给天子。”
    天后一巴掌拍在桌上,站起身后不怒反笑:“好胆!”
    “派人去召右羽林军大將军入宫议事!”
    女官应了一声,起身退下。
    天后脸色阴晴不定的看看桌上那一堆奏疏。
    “秦王破阵乐......呵。”
    她终於收拾好心情,正准备继续坐下批阅文书,就看见那名女官急匆匆地又跑了进来。
    “武將军刚才派人送信过来说,他昨夜生了大病,这几日都不能再出门。”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