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 第108章 文成公主
第108章 文成公主
在国公府待了一段时间,上官婉儿本来以为自己要把珍藏多年的身子交给最心爱的男人,但心爱的男人似乎只馋她的脑子。
有点愁。
武安也不是什么柳下惠,两人早就互相明白了彼此的心思,现在之所以不急,也是因为上官婉儿还只是个少女,倒不如等再过两年事情平息之后,替上官家平反,然后光明正大的娶她过门。
上官婉儿终於憋不住气坐了起来,冷冷的瞪了他一眼:“你干嘛?”
“最后一件事,谈完就让你睡觉。”
武安感觉自己像是拖著下课时间嘶声竭力喊这是最后一道题的老师,他没有再说废话,直接问道:“光是一个裴家就能有如此大的手笔,我在想,不仅是关中河东,河北山东那些世家的家底应该更大吧?”
五姓七望,里头可没一个是李唐家喜欢的,
而先帝还在的时候,他和老婆两人联手打压世家大族,在这方面不遗余力,
武安本来以为马踏门阀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裴家无意中露了一手人力和財力,武安就立刻打消了强行动兵的念头。
黄巢,不是学不了,但自己要考虑到后续,毕竟他和大唐没什么仇,而且还沾了不少后者的光。
硬要说起来,自己也算是大唐新一代的“外戚集团”了。
“你想和他们合作?”
上官婉儿微微皱眉,这样做无异於与虎谋皮,大唐开国之后打压世家大族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件事不是单纯依靠帝王们的个人喜怒,而是根据国家利益而言。
换句话说,被大唐两代帝王有意无意的打压,现在五姓七望的名声依旧蒸蒸日上,倒好像是朝廷给他们抬了身价一样。
“我想要他们的钱和人。”
武安实话实说,提升朝廷的生產力就是提升自己的权势,这些世家大族把持地方,哪怕是直到今日手中的权势也还剩了不少。
而关陇內部的大贵族和世家也同样极大牵涉到土地兼併之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朝廷的整体收入和未来发展。
出於对大唐的考虑,武安觉得自己是忧心朝廷的未来,而不是贪他们手里的钱。
上官婉儿轻哼一声,淡淡道:
“所谓王侯世家、公卿大族真能有那么唬人的话,我上官氏当年也不会被一个皇后灭了族。”
当年先帝有意废话,令宰相上官仪草擬詔书,结果被天后知道衝进来小嘴一顿叭叭的问候,先帝又后悔了,反手把上官仪推出去挡箭。
天后不报隔年的仇,当年十二月,她让许敬宗诬告上官仪串通太子李忠等人谋反,一手干掉了两个政敌,又起到了杀鸡做猴的作用。
武安好奇地问道:“上官家能跟裴家比吗?”
上官婉儿:“
上官家能在唐代起家,本质上就是因为上官仪足够优秀努力。
他青年时期家破人亡,曾经扮作僧人避祸,最终在贞观年间考中了进土,得以授弘文馆学士,然后又靠著文华扬名天下、最终一步步走到了宰相之位,堪称励志的典范,然后.:::.满门抄斩。
简单来说,上官氏发跡甚至还不到三代。
“我之前跟在天后,天后反正是经常这么说的,她说那些世家大族早晚要彻底没落,
到时候她要让天下人都有机会来爭一个出头之日。”
天后还有这种胸襟?
先前和亲那件事发酵起来的时候,武安就立刻把手上一半的收益送入宫中,当夜就有宦官领著宫人来国公府慰问,同时赏赐金甲一副,御马一匹。
武安给了那么多钱,最终只换了个马回来。
这交易看上去似乎很不划算,但这也是天后的回应,表示先前的事情既往不咎。
上官婉儿最终还是警告道:“世家可大可小,在天后他们面前只能低头认小,但在你面前就未必了,金铸的世家铁打的门阀,碰到那些世家大族子弟,你要慎之又慎。”
“知道了。”
武安低下头继续看书,上官婉儿没有去书房里里间的榻上休息,而是走到武安身边坐下,抱著他的手臂,小脸蹭了蹭,轻轻打了个哈欠。
武安微微动了下身子,让她靠的更舒服些。
他翻了一页书,低头看见上官婉儿已经趴在自己身上睡著了。
天气渐暖,有血气旺盛的,甚至都能在屋外吹风睡午觉了。
黑齿常之坐在营帐外面,俯瞰著山岭之下的风光,在他身侧,程务挺著一身黑甲,面无表情地开口道:“不是说要继续打吗?”
新一轮的青海之战,黑齿常之疯狂撰取战功,而程务挺跟在他身边虽然也没少沾光但后者拿的毕竟是小头。
程务挺现在很渴望亲自带著部下再立一座京观,要不然他都觉得自己这功劳全都是水分。
跟看人家躺贏有什么意思?
“吐蕃那边確实是被打疼了。”
仅仅是第一轮交锋,唐军这边死伤的虽然也有数千人,但吐番那边的伤亡则是数以数万计!
赞普和吐蕃贵族们天天喊著兵力十倍优势在我,但现在他们真的战死了十倍的兵力。
黑齿常之吐出一口浊气,他感觉肩膀上的旧伤文在隱隱作痛,心里也不禁多了几分烦躁。
“吐蕃那边也是没人说和了,只能请一个女人出面当说客。”
“女人?
,
程务挺差点没气笑起来,现在青海第一能打和第二能打的战將被从前线调回来,居然就是因为一个女人?
我倒要看看是什么神通广大的贵妇人,居然能把手伸到.::::
“唐军什么时候需要听一个女人的命令了?”
黑齿常之忽视了程务挺的愤,淡淡道:“是你们唐人嫁出去的女人。”
程务挺愣了一下,在脑海里努力翻找著回忆。
片刻后,他抬眼看向远方,在山岭的尽头处,已经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殿下,前面就是大非川了。”
一名身著唐人仕女服饰的嬤嬤抬手掀起车帘,对著坐在里头的轻声唤道。
在她的声音里,有著压抑不住的激动。
坐在里头的同样是一个鬢髮斑白的老妇人,她抬起头,木然地看了一眼服侍自己大半辈子的嬤,却没说什么安慰的话,而是立刻搭住对方的手,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要离开车厢。
她终於脚踏实地的站在马车旁边,深吸一口山川间迎面而来的风,身子颤了颤。
围绕在不远处的吐蕃贵族和將领们立刻想过来扶她,但那名嬤嬤对他们摆了摆手,
然后看老妇人往前走了两步。
老妇人贪婪的嗅著风里的气息,最终,她轻轻推开旁边的嬤嬤,慢慢屈身对著佇立在山岭上的那面大唐旌旗跪伏下来。
三十八年前,她奉詔外嫁,路过此地十年前,吐蕃背盟,唐军兵败大非川,成建制的兵马被围歼於此,死伤逾十万。
一年前,两国开始正面血战。
从东风吹卷而来的柔风,让人想起临走时父母的怀抱,这三十多年来多少不满和愤怒,最终都变成了为了两国太平而做出的牺牲和努力,可到头来,自己又爭取到了什么?
老妇人抬起头来的时候,早已经泪流满面,声音硬咽,重重吐出一口气:
“故土啊......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